育路高考網,提供查院校、選專業、填志愿,高考擇校路線規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

江蘇省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說明

2006-09-22 14:57:28 來源:江蘇省教育廳 

江蘇省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說明

江蘇省教育廳廳長 王斌泰

(2006年9月22日)

經國家教育部批準,2005年秋季開始,江蘇省普通高中進入課程改革實驗。2005年3月,省教育廳組織力量,開始了2008年高考方案研究工作。按照改革的目標和要求,認真學習了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文件、資料,深入研究了國內外高考改革歷史和現狀,廣泛聽取了有關專家和社會各界的意見,經過若干次反復認真的研討,形成了現在公示的高考方案。

近幾個月來,我們曾分別向省政府和教育部作過專題匯報。前不久,教育部組織全國近二十位專家對江蘇省2008年高考方案進行了專題研討。研討會充分肯定了江蘇省所開展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下面,我代表省教育廳,就2008年高考方案作三點說明。

一、方案研制的基本原則

方案的研制,堅持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從我省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實際出發。高考方案的實施要有利于中學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有利于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利于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擇優選拔人才。在方案的研制過程中,始終堅持六項基本原則。

(一)公平性原則。根據高中教育面向大眾的特點,充分考慮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教育的差異性,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實際,在科目設置、報名、考試、評卷、錄取等各個環節構筑公平公正的平臺,確保方案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二)選擇性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盡可能滿足學生根據個人興趣、愛好、特長進行不同的科目選擇和學習需求;充分體現選拔性考試的特點,力求把基礎素質好、綜合能力強、德才兼備的學生選送到理想高校;注重選才方式的靈活性,針對不同高校的要求設置不同的選拔方式,支持各類院校多樣化選才。

(三)導向性原則。高考方案盡量與基礎教育改革、新課程改革的方向相一致,體現對新課程改革一定的導向作用,同時對新課程改革有較強的配套性和適應性。利用高考方案引導全社會科學評價學校和學生,引導中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引導高校摒棄“唯分錄取”,注重選拔綜合素質優秀的人才,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創新性原則。繼承現有高考模式的優點,借鑒和吸收國內外高考方案的成功經驗;既要體現江蘇教育基礎和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又要體現高考改革和進一步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的方向,力求在統考科目設置、測試方法、評價內容等重要環節有所突破。

(五)綜合性原則。注重過程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用綜合性評價代替一次性選拔考試;注重平時評價和學生成長記錄,建立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較為完整的評價制度,為今后真正實現高校和學生自主雙向選擇打好基礎。

(六)可操作性原則。充分考慮社會誠信基礎和社會對高考的認識,緊密結合招生錄取工作的特點研究和設計方案,確保好的方案理念能通過實際招生錄取工作得以體現。

二、方案研制的思路與基本內容

江蘇省2008年普通高考模式為 “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

方案設計的總體思路:一是按照國家“3+X”高考方案的總體框架,在“X”上做一些新的設計;二是根據國家高中課程改革的方案,與新課程“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相適應;三是保持與我省現行高考方案的銜接和平穩過渡。我省現行方案是“3+2+綜合”, 2008年高考方案對現行方案有繼承也有發展,但總體方向和設計思想基本一致。

第一,三門學科文化統考和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是一個完整的評價方案。它們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這樣的方案能夠全面考察和了解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的發展情況,而不只是幾門文化課的分數;能夠促進學生全面協調地而且是有個性地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能夠促進中學認真實施課程計劃,提高教育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應試教育”的傾向;分項評價在不同的階段、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而且讓學生有一定的自我選擇的空間,可以減輕學生學習和考試的負擔。

第二,語文、數學、外語為統考科目,突出了基礎學科的地位。國家統一高考和兄弟省(市)都把這三門作為必考科目。語數外三門學科在高等教育和學生終身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已經被社會廣泛認同。同時,考慮到學生不同的發展傾向,語文、數學設計了附加題,這與新課程標準和學生修習的實際情況也相一致。這樣的設計,既滿足了高校不同學科專業有不同選拔人才的要求,也為學生進一步發揮潛能提供了機會。外語考試含聽力(另外還安排專業口語加試),主要是為了加強學生外語聽說能力的培養。

語數外考試總分設計為每門150分,總分450分,加上語文或數學的附加分30分,共480分。以450分為總分(不計附加分)劃定每個錄取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數線,上線后再按考生報考的不同專業方向加上附加分投檔。既考慮到報考志愿的不同傾向,又能夠避免不同學科附加分簡單進入總分而引起的學科分數不等值問題。

語數外考試與全國高考同步進行,與全國保持一致,但我省考生只要考三門,切實減輕了學生高考與備考期間的負擔。

第三,學業水平測試是對高中生在校學習情況的全面檢測。學業水平測試與語數外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共同構成完整的高中學生綜合評價體系。學業水平測試是根據高中學生修習的要求設置。考慮到語數外已作為高考統考科目,藝術、體育、研究性學習等列入綜合素質評價,這些學科不再列入學業水平測試的科目。因此,學業水平測試只設計了7個科目,這樣也能適當減輕學生負擔。

學業水平測試設計了必修科目和選修科目,由學生自主選擇,體現了基礎性與選擇性相結合的原則,與新課程方案課程開設的要求相一致。由于這幾門選修科目都是在相應必修科目基礎上的延伸,因此,方案采用了選修科目覆蓋該科目必修內容的做法。這樣,學生測試的科目總數還是7門,減少了學生測試的科目和次數。選修科目2門,由考生在歷史、物理兩門中選擇一門,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中選擇一門。這樣的設計突出了歷史、物理分別在高校文科類、理工類中的基礎作用。7門學業水平測試科目中,2門選修科目之外的5門為必修科目。

學業水平測試單科進行,必修科目測試的時間為75分鐘,選修科目測試的時間為100分鐘,總量并不大。同時,必修學科學生在校期間有兩次測試機會,成績三年有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情況分散測試科目(幾個學科不集中在一次進行);也可以一個學科測試兩次,選擇自己滿意的成績。

學業水平測試按等級計分,淡化了“分分計較”的激烈競爭。必修等級按大家習慣的原始分數段轉換,體現了目標參照考試的性質,它的區分度問題可以通過控制命題的難度系數的辦法來解決。選修等級按學生測試成績分布的一定比例來轉換,這個比例是參照歷年來高考錄取不同批次的人數比例而確定的。這樣較好地體現了區分度,同時也能較好地避免了學科之間、幾次考試之間可能出現的分數不等值問題。學科之間與不同考試次數之間的分數等值問題,還將通過逐步建立題庫的辦法來解決。

學業水平測試結果的使用主要是與學生報考志愿掛鉤,報考不同層次的高校、報考不同的專業會有不同的要求。方案提出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統一的最低要求,不同的高校還可以在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提出各自的要求。對學業水平測試一次性全優的學生,方案還設計了加10分進線的辦法,以資鼓勵。

學業水平測試等級作為進入相應層次、相應專業的門檻,看起來不如分數的區分度大,實際上有時候發揮的作用比分數還要大。同時,高校也有提出等級要求的自主權。這樣應用學業水平測試結果,體現了學業水平測試在高校招生錄取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適度的。

學業水平測試由全省統一組織,嚴格要求,這樣有利于提高學業水平測試的可信度,建立良好的社會信譽。由于是等級計分,學生不必分分計較,預計不會加重學生負擔。

第四,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整體素質的綜合評價。綜合素質評價方案主要根據教育部的有關要求而設計。綜合素質評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既有對學生統一的綜合素質要求,又充分考慮學生個性發展的突出表現,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綜合素質評價以學生的成長記錄袋為基礎,通過對成長記錄的歸納與總結,形成直觀的表格,體現了評價的過程與結果的有機統一,并且將電子檔案與文字檔案統一起來,既便于資料的收集、整理、使用和全省統一管理,也有利于高校招生及錄取后使用。

綜合素質評價采用“合格加等級”的指標體系。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三方面的評定主要看是否合格,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三方面的評定等第分A、B、C、D四級。既有利于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的真實情況,操作起來又比較明確、簡便。

綜合素質評價的測試結果使用,方案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對綜合素質評價在高校招生中發揮的作用定位比較準確,突出了綜合素質評價的“有用性”。綜合素質評價中的“道德品德”和“公民素養”合格,作為考生填報志愿的必要條件。同時還規定,考生 “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單項達到A級且其他三項均為合格的,高校在同等條件下可以優先錄取;均為D級的,高校可以不錄取。

另外,我們還準備建立校長誠信承諾、相關項目抽測、年度非誠信學校公示和責任追究等保障制度,力求客觀、有效地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三、方案的主要特點

方案實行三門學科統考與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分數與等第相結合,統一測試與選擇性測試相結合,統一錄取與自主招生相結合,綜合考慮了課程改革的實際和高考的各個環節、各種因素,為高考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設置了較高平臺,預留了拓展空間。

(一)以統一考試成績作為錄取的主要條件。方案將語文、數學、外語作為統考科目,實行統一考試,把統考成績作為劃線、投檔和錄取的主要依據,既保證了加強基礎、突出重點,又有利于減輕學生高考負擔,特別是所有考生都考統一科目,保證了考分等值,最大限度地體現了公平、公正。

(二)變一次性考試為多樣化考試。除語文、數學、外語作為高考統考科目外,其他科目作為必修或選修科目,與高中課程教學安排相匹配,分兩次進行學業水平測試,測試成績與高校錄取掛鉤。這實際上使高考變一次性考試為多樣化考試,使高考成為一個過程,改變了過去“一考定終身”的弊端,有利于引導中學根據新課程改革要求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引導學生強化平時學習;注重學生發展特長和潛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將綜合素質考核納入高考。方案明確綜合素質考核是高考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考生綜合素質考核評價的情況是高校擇優錄取的基礎,并對考核內容和方法做了原則規定,主要目的同樣是發揮高考引導作用,推動中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四)把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作為改革方向。方案把中學組織教學、考試部門組織考試、高校組織招生三者有機結合,特別是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特點高校的要求,提出了分層次、分類別、按批次組織招生錄取的辦法,滿足不同層次院校對學生的需求,這是今后高考和招生改革的方向。因此,建立健全高校自主錄取機制是這一方案的重要內容。新方案具有“高端多元(重點院校)、中端穩定(一般本科院校)、低端開放(專科或民辦院校)”的高校招生改革取向,探索高校招生改革的空間較大。

綜上所述,高考方案的制定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盡管我們對方案作了多次研究,特別是對操作性的配套性工作也作了些探索研究,但仍然是初步的。我們誠摯地希望社會各界提出寶貴意見,使高考方案得到進一步完善。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高考低分擇校動態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AV秘一区二区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 亚洲顶级片在线免费播放 |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综合v日本 | 午夜精品第一区偷拍盗摄 | 亚洲日本香蕉视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