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名字生僻難辦身份證 父母擔心影響高考
本報訊 (記者 王玨 實習生 石毅捷) 一18歲的高三學生,因名字中帶有無法從字庫中查找到的生僻字,卻又不愿改名,至今沒有身份證。高考報名要開始了,父母擔心起來。
字庫里沒有這個字
昨日,家住南坪步行街萬壽一村12樓1單元的該學生家長張惠忠告訴記者,他兒子名叫張(王樂),18歲,就讀于重慶市一中高三。兒子名字中的(王樂)字與力同音,含義為珍貴的玉石。
“可沒想到在為兒子辦理身份證時,該字卻無法從字庫中查找。”張惠忠說,戶口上兒子的名字采用手寫,可由于身份證必須采用電腦打字,因此兒子本該在16歲時就辦理的身份證現在都辦不下來。派出所稱,需等新字庫下發下來后才可為其辦理身份證,不過新字庫何時下發卻不知道。
外出只能帶戶口本
張惠忠說,兒子曾告訴他,近段時間由于進行會考,經過學校允許兒子只能在本該填寫身份證號碼的位置上,將學生證號碼填寫上去。“平時兒子外出旅游,只有帶上戶口簿。”張惠忠說。
面臨高考不愿改名
“平時還可以用學生證與戶口簿應付,可高考報名必須使用身份證呀!”張惠忠說,如明年1月份身份證還未辦下的話,就將影響兒子的高考報名,可兒子卻不愿以改名字的方式來獲取身份證。
張(王樂)說,他以前叫張力,可他父母為體現其個性和與眾不同,這才將力字改為王樂字。“拿不到身份證就算了,反正我不想再改名字。”
新聞鏈接
憑派出所證明可報名高考
市招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若張(王樂)不愿改名,他只能讓當地派出所出具有關能證明其身份的證明,等到明年1月高考報名時,向當地招辦出示該證明也可獲得報名資格。
民警建議:為了方便,最好改名
南岸區公安分局戶籍民警則建議張(王樂),最好將名字改成通俗字,這樣才能及時獲得身份證,并為以后的生活、學習提供方便。
市社會科學院孫元明說,名字應個性與文化并存,但不能過分強調文字的怪異。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