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高三語文學習離不開閱讀積累
都說遠水難解近渴,于是好像約好一樣,高三的老師與學生對讀書不感興趣了。絕大多數(shù)學校高三的語文課都是按照考綱所列考點的順序一個接一個地練下來。對語知這一塊進行強化訓練是有必要的,但是我不認為用一個月或者二個月的時間來集中訓練現(xiàn)代文閱讀的解題技巧能有多大效果。
眾所周知,語文學習是水磨功,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而閱讀是一個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只有我們讀的文章夠多了,我們的眼界才夠開闊,答起題來才能得心應手。所以即使是高三,也要在閱讀上做長期的、大量的、不間斷的積累。
(一)閱讀提升。1、資料收集。生活中能提高閱讀能力與作文水平的閱讀材料有很多,留意處皆是好文章,如:①晚報副刊②美文選粹③《讀者》《青年博覽》類雜志。這其中,晚報副刊可大量收集,同學之間發(fā)揚集體精神,出錢出力,滾動閱讀。2、時間和閱讀量。每周抽出兩節(jié)課的時間,一節(jié)為正課(要與老師取得共識),一節(jié)為自習課或晚自修。每節(jié)課的閱讀量在8000—10000字,大約是10篇文章。這樣算下來,堅持一年可達80萬字,數(shù)量可觀。3、閱讀指導。每讀完一篇文章后回頭想一想這篇文章的亮點所在,是以情動人,還是以理服人?是文筆細膩還是有傳神的細節(jié)?分析作者寫作時的切入點,摘抄文中一二句有哲理的話。4、成果展示。每周選一篇文章寫讀后感,每個月選一篇文章模仿高考現(xiàn)代文命題方式命題做題,最好在老師的支持下在班級里舉行讀書報告會交流閱讀成果,分享閱讀樂趣。
(二)作文點撥。作文訓練務(wù)必要提升認識問題的能力。近兩年全國及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都很注重考查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這種命題思路應該說是體現(xiàn)了當今信息社會的能力需求,決定了今后高考作文的考查方向。1、非政治科類的同學要力求學深學透哲學中基本的認識論與辯證法。2、作文訓練要長期堅持,單靠一周一篇的課堂作文難以奏效,可結(jié)合“閱讀提升”版塊選編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美文在早讀課上閱讀并加以鑒賞,然后在課后以“讀后感”的形式寫三五百字。3、作文的硬件準備要足,包括“時令素材、經(jīng)典素材、佳詞麗句”。在平常的每次作文訓練中(尤其是在開頭)要養(yǎng)成必用的意識。讀書是語文的生命,是在寧靜中構(gòu)建思想的世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閱讀者,如一枚靜立的綠葉,生命中蘊含更高層次的意義。讀書,高考不拒絕你,多讀書,高考更需要你。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