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網,提供查院校、選專業、填志愿,高考擇校路線規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

2002年普通高等學校春季招生試卷

2006-12-15 18:50:52 來源:松鼠

2002年普通高等學校春季招生試卷
語文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30分,每小題3分)
1、  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與所給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A、 數 shǔ  數說  數伏  不可勝數  數典忘祖
B、 識 shí  識別  識破  博聞強識  遠見卓識
C、 橫héng 縱橫  橫行  妙趣橫生  專橫跋扈
D、模mó  模型  模具  模棱兩可  裝模作樣
 
2、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 百戰不怠  安詳  莫齒不忘  前途渺茫
B、 責無旁代  詭計  一張一馳  成績斐然
C、 恰如其分  取締  喋喋不休  大壩合龍
D、味同嚼臘  參與  束之高擱  無人問津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話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在封建時代用于科舉考試。它必須“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須遵守一些死板的______。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止科舉考試制度,八股文隨之推動它的實際效用;新文化運動興起時,它作為封建舊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嚴厲______;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成了無人肯說的______話題。
   A、限定  抨擊  生僻     B、限制  批評  生僻
   C、限制  批評  冷僻     D、限定  抨擊  冷僻
 
4、  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最恰當的一句是:
A、 昨天晚上,忽然狂風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聾發聵的雷聲驚醒了。
B、 《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實為依據的鴻篇臣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時所有的重大歷史事件。
C、 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場上情緒低落,心不在焉,傳球和防守都差強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D、當年中國音樂家往外走,現在世界著名音樂大師趨之若鶩地進入中國。
 
5、  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A、 目前,電子計算機已經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盡快提高和造就一批專業技術人員。
B、 水稻基因組在已知的各類植物基因組中是最大的,共4.3億對堿基,約為人類基因組的七分之一。
C、 世界銀行指出,美國發生的“9.11”恐怖襲擊事件將會延長東南亞地區經濟蕭條的時間,從而對該地區的貧困人口造成傷害。
D、不久前,中國入世談判代表龍永圖做客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就入世后人才問題發表了獨到的見解。
 
6、  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作用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個手術我來給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話語經柔得像一團云,一團霧。不,像一團松軟的棉球,輕輕地擦著疼痛的傷口。
       --------“棉球”這個喻體貼切,不僅符合醫生職業的特點,而且切合患者當時的心態。
B、哦!我突然感覺到,我是看到了一個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靜、溫和、誠摯的外表里,卻有一顆無比堅強的心。
   --------后一個“巴金”指代巴金的風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對象的特征,給人印象鮮明深刻。
C、目前,我正興致勃勃地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減肥”,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絕不吝惜。
   --------將作品擬人化,把刪削冗繁說成是“減肥”,生動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飯,就跑到海邊,把自己焊在礁石上,聽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擬物的方法夸大聽潮觀海的癡迷程度,生動形象,有感染力。
 
7、  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 七言古詩是長短隨意、聲律比較自由的詩體,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的《長恨歌》都是用這種詩體寫成的杰作。
B、 明清兩代出現了《琵琶記》《牡丹亭》《桃花扇》等一批優秀劇作,它們題材各異,風格有別,在中國戲劇史上放射著熠熠光彩。
C、 《雷雨》《日出》《北京人》是著名戲劇家曹禺的代表作,在中國話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法國十八世紀著名作家巴爾扎克創作的主要小說總稱為《人間喜劇》,其中包括《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等。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第8-9題
村  行   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8、  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 首聯照應題目,點明地點和時令,寫出了詩人信馬徐行、觀賞山野景色的悠然興致。
B、 第二聯上下句構成對比,生動地表現出山中有時喧響有時靜穆的景象。
C、 第三聯以“胭脂”和“白雪”為喻,形象地描繪出山村絢麗多彩的秋景。
D、最后兩句設為問答,抒發了詩人由外界景物所觸發的濃濃的思鄉之情。
 
9、  對這首詩的分析,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全詩抒發的是詩人觀賞山村美麗景色時悠然自得的心情。
B、 詩的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美麗幽靜山村的由衷贊美與向往。
C、 全詩情景交融,詩人思鄉的惆悵心情已經滲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寫之中。
D、詩中通過情緒的陡然轉折,表現了詩人深藏于內心、隨時會被會觸發的懷鄉之情。
 
10、對下面一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我們天天走著一條小路  馮至
 
我們天天走著一條熟路
回到我們居住的地方;
但是在這林間里面還隱藏著
  許多小路,又深邃、又生疏。
 
  走過一條生的,便有些心慌,
怕越走越遠,走入迷途,
但不知不覺從樹疏處
忽然望見我們住的地方。
 
像座新的島嶼呈在天邊,
我們的身邊有多少事物
向我們要求新的發現:
 
不要覺得一切都已熟悉,
到死時撫摸自己的發膚
  生了疑問:這是誰的身體?
A、 這首詩表達了一個哲理,司空見慣的事物并不一定就是被認識了的事物。
B、 作者通過生活化的詩歌情境啟示人們:輕車熟路固然不會迷途,但要有新的發現,就必須走出生活的慣性。
C、 作者通過“到死時撫摸自己的發膚/生了疑問:這是誰的身體?”,表達了人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的這一深刻主題。
D、這首詩寫的是日常小事,卻揭示了生活中熟悉與陌生的辯證關系。
 
二、(18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題
孫登字子高,(孫)權長子也。魏黃初二年,以權為吳王,拜登東中郎將,封萬戶侯,登辭疾不受。是歲,立登為太子,選置師傅,銓簡秀士,以為賓友,于是諸葛恰等以選入,侍講詩書,出從騎射。登待接寮屬,略用布衣之禮,與恰等或同輿而載,或共帳而寐。黃龍元年,權稱尊號,立為皇太子,以恰為左輔,休右弼,譚為輔正,表為翼正都尉,是為四友,而謝景、范慎、刁玄等皆為賓客,于是東宮號為多士。
登或射獵,當由徑道,常遠僻良田,不踐苗稼,至所頓息,又擇空閑之地,其不欲煩民如此。嘗乘馬出,有彈丸過,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彈佩丸,咸以為是,辭對不服,從者欲捶之,登不聽,使求過丸。比這非類,乃見釋。又失盛水金馬盂,覺得其主,左右所為,不忍致罰,呼責數之,長遣歸家,敕親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賤,夫人少有母養之恩,后徐氏以妒廢處吳,而夫人最寵。步氏有賜,登不敢辭,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賜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將拜太子,辭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權曰:“卿母安在?”對曰:“在吳。”權默然。
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臨終,上疏曰:“竊聞郡縣頗有荒廢,民物凋弊,奸亂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聞為政聽民,律令與時推移,誠宜與將相大臣詳擇時宜,博采眾議,寬刑輕賦,均息力役,以順民望。陸遜忠勤于時,出身憂國,謇謇在公,有匪弓之節。諸葛瑾、步騭忠于為國,通達治體。可令陳上便宜,蠲除苛煩,愛養士馬,撫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內,遠者歸復,近者盡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聽采,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既絕而后書聞,權益以摧感,言則隕涕。謚登曰宣太子。
 
1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共帳而寐。           B、拜受而已
C、出身憂國。             D、通達治體。
 
1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銓簡秀士。      銓簡:選拔
B、當由徑道      徑道:小路
C、登所生庶賤。    所生:指生母
D、登辭疾不受。    疾:急速
 
13、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       銓簡秀士,以為賓友,于是諸葛恰等選入。
懷王不知忠奸之分,故內惑于鄭袖
B、       登不聽,使求過丸。比這非類,乃釋。
秦城恐不可得,徒欺。
C、       以恰為左輔……為四友
說也,人常疑之。
D、       使求丸。
行過夷門,過侯生。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不忍致罰,呼責數之----不忍心處罰,只是把他叫來責備了一番。
B、  有一人操彈佩丸,咸以為是----有一個人拿著彈弓,帶著彈丸,大家都認為他就是那個射彈丸的人。
C、  登待接寮屬,略用布衣之禮----孫登對待下屬,少用平民的禮節。
D、  既絕而后書聞,權益以摧感----孫登死后,這篇上疏才被孫權看到,孫權更加悲痛。
 
15、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現孫登“待人接物”態度的一組是:
     登待接寮屬,略用布衣之禮
     遠者歸復,近者盡力
     所賜衣服,必沐浴服之
     拜登東中郎將,封萬戶侯,登辭疾不受
     登不敢辭,拜受而已
     辭對不服,從者欲捶之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1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孫登是孫權的長子,后立為皇太子,他平易近人,在身邊聚集了一批人材。
B、  孫登愛護百姓,不擾民,明辨是非,寬以待人。
C、  孫登孝順母親,特別是對養母徐夫人恭敬有加,他堅決要求孫權立徐夫人為后。
D、  孫登盛年而卒,臨終上疏對國事多有建議,特別提出國家的政令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而變化。這篇上疏感人至深。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題。
美國時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類文明史圖鑒》一書顯示,史學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觀者。就拿鴉片戰爭來說,作者談到英國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難以展開時寫道:“在馬戛爾尼大使擴大英國與中國貿易行動失敗的情況下,該公司只好自己想辦法來維持貿易平衡。但東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來打開中國市場呢?答案就是鴉片。”
看來其中的因果關系是很明顯的:因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減低稅率、設立租界等)未獲應允,東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鴉片。
其實,即使清政府當初一切按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鴉片貿易仍無法避免。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后,英方的要求悉數滿足,鴉片交易還是不能禁絕,這是最能說明問題的例證。而且,《人類文明史圖鑒》一書并不諱言:清朝政府早在1729年就頒布了禁煙詔令。嘉慶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煙,但在“十八世紀末”,每年仍有大約一千二百箱的鴉片運銷中國,其中大部分來自孟加拉,東印度公司壟斷了那里的鴉片生產。
“十八世紀末”,這一表達方式比較模糊。實際上,在馬戛爾尼大使出使中國(1793年)之前,鴉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紀七十年代初,東印度公司因經營不善而岌岌可危。黑斯廷斯在1774年擔任英屬印度總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鄰為壑的政策:如果聽任印度農民吸食當地盛產的鴉片,財政上當然不無小補,但東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終將受到損害,即失去健壯的勞動力;在他的堅持下,東印度公司壟斷的鴉片銷往中國,于是偷運“福壽膏”逐漸成為東印度公司的支柱產業。盡管這位黑斯廷斯在1785年遭受彈劾,但他的鴉片走私政策卻留給東印度公司滾滾不斷的財源,直到二十世紀仍有英國史學家對黑斯廷斯當年的“遠見”大加贊賞。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到了十九世紀初,英國在印度的統治是靠中國的銀兩來維持的。
伯克在彈劾黑斯廷斯時稱東印度公司是“有史以來最墮落的公共機構”,其成員系“人類的垃圾、渣滓”。當時鴉片問題尚未浮現在公眾的視野之內,伯克即使有所聽聞大概也不會就此問罪。至于馬戛爾尼,使華前曾任東印度公司的要職,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鴉片貿易一直在進行嗎?
 
17、下面不屬于《人類文明史圖鑒》一書觀點的一項是:
A、  清朝政府禁煙的詔令并沒有收到實際效果。
B、  歷史學家不可能只是歷史的旁觀者。
C、  鴉片貿易應該由清朝政府負主要責任。
D、  東印度公司向中國偷運鴉片是不得已的選擇。
 
18、下面關于黑斯廷斯的敘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  黑斯廷斯采取的鴉片貿易政策是具有歷史遠見的。
B、  黑斯廷斯以鄰為壑的政策是指:讓東印度公司把鴉片銷售給印度農民。
C、  黑斯廷斯因為推行以鄰為壑的政策,而遭受彈劾。
D、  最晚從黑斯廷斯擔任英屬印度總督時起,鴉片就已經銷往中國。
 
19、下面關于“東印度公司”的敘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  當初如果在印度本地大量銷售鴉片,最終將使東印度公司獲得更大的利益。
B、  東印度公司被看作“最墮落的公共機構”的主要原因是向中國偷運鴉片。
C、  在孟加拉的鴉片生產和向中國銷售鴉片兩方面,東印度公司都占有壟斷在位。
D、  十八世紀七十年代,東印度公司因把鴉片大量銷售給印度農民而一度岌岌可危。
 
20、下面對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  馬戛爾尼使華時對鴉片貿易的存在并不知情。
B、  《人類文明史圖鑒》一書是在為英國方面推卸責任。
C、  本文反駁了《人類文明史圖鑒》一書的觀點。
D、  本文證明,對一些重大歷史問題,即使歷史學家也會有偏見。
 
第Ⅱ卷(共90分)
四、(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題。
讓香格里拉發現自己
第一次接觸香格里拉(Shangri-la)這個詞還是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本簡易英語課外讀物中,“香格里拉”即世外桃源。但事實上,香格里拉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地方,它就在中國滇西北一帶。納西話叫香格里;拉,只是詞的后綴,中旬一帶康巴藏民稱它香巴拉。它開始被世人關注,是緣于一位俄國導演1937年拍的電影《被遺忘的王國》。影片中這個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有高原雪山、藍月亮峽谷、森林牧場牛羊,還有與自然和諧依存的民風。它激起了世人尋夢的熱情,人們這才發現了一個名字:美籍奧利地學者約瑟夫·洛克。
洛克1884年出生于維也納,1905年去美國求學。1922年他以植物學教授的身份去云南麗江采集植物標本。這一方水土立刻迷住了他,從此他把靈魂融入了這方水土,一住就是二十年,從事納西族民風、民俗、文化、宗教研究。和以往一些西方探險家不同,洛克對他的考察對象不只是好奇,更沒有白種人的偏見和野心,而是充滿感情。他有過“與我的納西族朋友共存亡”的諾言,并帶著偏愛稱納西人是“純樸的大自然之子”。
洛克無疑是可敬的。但是香格里拉是一個客觀自然的存在,洛克到來之前,納西就有了自己的學者和文化人。換一個角度講,正是香格里拉的一方水土,改變了一個西方學者的命運,塑造了一個全新的洛克,為什么不能說香格里拉發現了洛克呢?我看就像他評價他的納西兄弟一樣,稱他為“大自然之子”更平等一些,更合適一些。由此,我們得到一種啟示:香格里拉發現了洛克,也同時發現自己。
“讓香格里拉發現自己”,這是套用了一個現成句式。拉美的烏拉圭作家加萊亞諾寫過一篇散文《讓美洲發現自己》,他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數百年的偏見而寫的。在哥倫布的船隊到達美洲之前,那片大陸就自然地存在著,后來者占有了“發現”的專利權。“從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為終身有罪”,遭到滅絕性的殺掠。所以他說“1492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發現”。而美洲的希望則是在它“自己發現自己的時候”。同樣,“讓香格里拉發現自己”,也是把香格里拉當成主體,而不是被動面對世界的客體。因而,對香格里拉來說,問題關鍵就在于,它是不是真是一個美好的真實的存在,這也許是“自己發現自己”的含意。
人們通常把美好的地方都比做世外桃源,可見人類對自己居住的地方抱有懷疑。人們說世外桃源,就是說世上沒有,這說法本身就意味著對現實的批判。“世外”,可以理解成人類還沒有實現的理想,若說哪里是世外桃源,就是說哪里已接近或實現了理想的藍圖,那它其實就是世上的桃源了。一旦回到世上,就是人類的勢力范圍了。那么世上桃源還可以叫做世外桃源嗎?或者說世上可能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嗎?
如今的香格里拉是行進在通往理想境界的路上。什么時候,人們的精神世界能夠做到和那里的自然風光一樣美麗,“恢復人和大自然之間和諧一致的關系”了,什么時候可以說它真是,或接近香格里拉了。
到那時香格里拉的詞義應該發生變化,無論英語還是漢語,都可以把它譯做世上桃源。
 
2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4分):
A、  本文的寫作目的是為了證明香格里拉就在云南麗江。
B、  洛克是為了“把靈魂融入這方水土”而來到麗江的。
C、  對“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發現”的觀點,本文作者是贊同的。
D、  本文認為,“香格里拉發現了洛克”,但香格里拉的確又是被洛克第一個發現的。
E、  香格里拉在漢語中的意思并非是“世外桃源”。
 
22、作者說:“香格里拉發現了洛克,同時也發現自己。”請根據文意回答下面問題(4分)。
(1)“香格里拉發現了洛克”的含意是什么?
    答:                                                                 
 
(2)香格里拉“發現自己”的含意是什么?
    答:                                                                  
 
23、作者認為加萊亞諾的散文《讓美洲發現自己》,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數百年的偏見而寫的。請根據文意寫出“偏見”的含意(4分)。
    答:                                                                     
 
24、這篇散文中,(1)為什么作者認為“世外桃源”的說法意味著對現實的批判?(2)什么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6分)
    答:(1)                                                                 
 
       (2)                                                                
 
五、(12分)
25、為下面的報道擬一條標題(不超過12個字)(3分)
    近日,新會市博物館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這是畫在一幅木質門板上的油畫,畫的是兩個與真人一般大小、身著漢式服飾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認為,這幅“木美人”是我國最早的油畫作品,其藝術性不遜于意大利著名油畫家達·芬奇的杰作《蒙娜麗莎》。據傳,這副“木美人”門板,是明朝時一位新會籍人士從福建帶回來的。木門所屬的屋子因失火而燒毀,畫有美人的門板是屋子里唯一沒有被燒毀的東西,距今至少有500多年歷史。這幅畫究竟是何人何時所作?為何畫中女子身著漢人服裝,面部卻有明顯的西洋人特征?這些問題至今還不清楚。
    答:

 

 

 

 

 

 

 

 

 

 

 

 

 
26、在下面橫線處填入適當的語句,組成前后呼應的排比句(3分)
    即使書中沒有黃金屋、顏如玉,書籍仍舊是精神追求者的寵兒,因為讀書不僅僅是一種需要,更是一種性情的愉悅,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隆冬爐火旁的傾談,它是心緒的慰籍,             ,
    是生命的落腳處。
 
27、根據以下規定的情境,以“免疫力”為中心,分別擴展成一段話,每段40個字左右(6分)
    情境一:身體健康方面

 

 

 

 

 

 

 

 

 

 

 

 

 

 

 

 

 

 

 

 

 

 

 

 

 

 

 

 

 

 

 

 

 

 

 

 

 

 

 

 

 

 

 

 

 

 

 

 

 

 

 

 
    情境二:社會生活方面

 

 

 

 

 

 

 

 

 

 

 

 

 

 

 

 

 

 

 

 

 

 

 

 

 

 

 

 

 

 

 

 

 

 

 

 

 

 

 

 

 

 

 

 

 

 

 

 

 

 

 

 
六、(60分)
28、閱讀下面一首詩,根據要求作文。
                  一個海員,
                  他最喜歡的是起錨所激起的
                  那一片潔白的浪花……
                  一個海員,
                  最使他高興的是拋錨所發出的
                  那一陣鐵鏈的喧嘩……
 
                  一個盼望出發,
                  一個盼望到達。
 
         “一個盼望出發/一個盼望到達”,詩中的“出發”、“到達”引發你想些什么呢?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
(1)       立意自定。
(2)       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3)       題目自擬。
(4)       不少于800字。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高考低分擇校動態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日产在线首页 | 西西人体44rt高清大胆亚洲 | 中文字幕中字在线视频 | 在线的Av免费观看 | 在线看黄a∨无毒网站免费 永久A电影三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