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自強不息長輩送考鼓勁
他們,沒有家長送考
宏志班女生:19只手疊到一起 關鍵詞——自強:家境貧寒,但學習都很刻苦
“加油!加油!”6月7日,武漢市第十五中理科考點前,進考場的鈴聲打響,19個女孩將手疊到一起,高喊加油,為自己鼓勁。這是一群宏志班的考生。沒家長送考自己給自己打氣
“我們班有23個女孩(4人在湖大附中考試),都沒有家長送考。”該班班主任沈艷瓊告訴記者,孩子們都是農家子弟,成績都不錯,但家境很貧寒,家長到武漢來一趟,路費最少也要百來塊錢,加上正農忙,家長無法來送考。家長們只能給孩子們打來電話,囑咐幾句。
“我爸爸叫我好好考,要對得起資助我上高中的人。”班長帥友霞紅著眼睛說,看到這么多同齡人由家長送著來考試,說實話也希望家里有人來送考,但她知道家人的確有困難。“沒有家長送考也好,我們的壓力不那么大了。”幾名女生呵呵笑著。
考前生病硬挺了過來
學習委員周陽月家在恩施,三年里,她最怕的就是生病,因為一生病,她就格外想家。不巧的是,離高考只有半個月時,她因為過度緊張,吃不下東西,引發了胃病,當時她生怕趕不上高考。周陽月說,好在老師們送她去了醫院,還熬稀飯給她調養,這兩天才恢復,“我相信好事多磨這句話,對高考,我會盡全力的。”
怕學生暈車老師陪同步行
6月7日清早,沈老師專程趕到學校接兩個孩子,一起步行前往15中考點。這是兩個暈車的孩子,沈老師擔心暈車影響考試,于是就帶著她們步行趕考。從39中走到15中,要走40多分鐘,下午考完了,沈老師擔心學生安全,又陪著兩個女孩走回了學校。
兩個女生感動地說,為了確定出發時間和最佳線路,在考前,沈老師就在這條路上走了3個來回。
西藏班考生:打出勝利手勢 關鍵詞——祝福:出發前,考生互贈哈達
6月7日,集體乘坐校方“送考巴士”進出考場的41名來自武漢西藏高中的藏族考生,無疑是馬房山中學考點外家長們關注的焦點。提起這次高考,藏族學生們充滿了信心。
6月7日上午語文考試結束后,考生陸續走出考場,而藏族班的學生則顯得更有秩序,他們在考點操場上排好隊,集體登上送考專車,像“明星”一般在校門外家長們的注目中,緩緩離開考點。藏族考生們在車上顯得很興奮,三三兩兩地笑著、議論著;一名女生還微笑著,伸出中指和食指,隔著車窗玻璃向車外看著他們的家長們做出了一個代表勝利的“V”字形手勢。
“今早離開寢室前,我們寢室六名男生按照藏族的風俗,相互贈送了白色的哈達祝福對方,沒想到果然考得挺順”。提起6月7日的高考感受,武漢西藏高中高三(一)班體育委員丹增平措一臉輕松表情,用流利的漢語說:“考試題型都是平時復習過的,考試結束后,同學們都沒有表現出很大壓力。”
19歲的卓瑪來自西藏林芝地區,她想上政法大學法律專業,理想是成為一名法律工作者。她說,由于怕造成緊張情緒,考試的前一天,她和寢室同學們誰都沒有提起高考,大家只是在睡前相互提醒和祝福一下。“今天參加考試時,我心情很平靜,答題也很迅速,高考不像其他人說的那么可怕嘛。”卓瑪笑著說。
他們,沒有因病痛退縮
重癥初愈的少年 關鍵詞——心愿:做個醫生救助病人
“媽媽,別擔心,我挺好的。”6月7日下午,數學考試結束的時候,十九中考場外,一名穿紅上衣、牛仔褲,臉色略顯蒼白的少年懂事地安慰母親王秀蓮,然后體貼地接過媽媽的自行車。
“老天為什么偏偏要為難這么好的孩子。”王秀蓮的眼睛紅了。原來,兒子徐躍龍已經與病魔搏斗了兩年多,今年他堅持要參加高考。
今年19歲的徐躍龍在武漢市12中讀書。2005年9月,18歲的徐躍龍剛剛升入高三,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到他身上——他被醫院確診為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
王秀蓮告訴記者,因為造血功能喪失、白細胞劇減,當時徐躍龍的生命已經危在旦夕了,為了挽救孩子,徐躍龍做了骨髓移植。近20萬元的醫藥費一半是家里從親朋好友處借的,一半是社會各界的好心人捐助的。手術后,經過一陣治療,徐躍龍的病情逐漸穩定下來。
2006年9月,徐躍龍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學校,重新讀高三。高考前,媽媽擔心他由于身體原因在錄取時會受歧視,但徐躍龍堅持要參加高考,他說:“我要讀醫學專業,將來好幫助跟我一樣受病痛折磨的人們。”
肺部插著導管的堅強女孩 關鍵詞——關愛:監考方準其提前入場
6月7日,武漢市第二十三中學的考場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考生娜娜(化名),她因左肺被壓迫40%的空間,帶著一根穿透肋間的引流管和外置的水封瓶進場趕考。
娜娜是漢陽墨水湖中學的高三學生,學習非常刻苦。正在她緊張備考時,5月29日突然覺得胸悶、呼吸困難,父母將她送往醫院。經查,娜娜屬突發自發性液氣胸,左側肺部壓縮90%,需要馬上手術。娜娜怕不能參加高考,當場痛哭不已。
醫生一邊開導娜娜,一邊加緊治療。接診醫生陳啟建告訴記者,醫院給娜娜做了胸腔閉式引流,手術后的第二天,小娜娜就開始在病房里看書備考。
6月7日早晨臨考前,娜娜的左肺仍有40%空間擠壓,呼吸還是沒完全順暢,為了確保娜娜參加高考,醫院決定讓娜娜帶著穿過第六和第七肋骨間的導管,連同水封瓶一起,用120急救車將娜娜送進考場。
娜娜所在的考場是六樓,監考方特事特辦,讓娜娜提前進入考場。6月7日上午考試完畢,娜娜留在了學校,學校校醫又前來悉心照顧。6月7日下午考試結束前,120急救車早已等候在校門口,接上表情輕松的娜娜直奔醫院。
微笑入場的骨折考生 關鍵詞——教訓:考前要格外注意安全
武漢六中高三學生段舟,兩個月前,因下樓不慎造成骨折,在家復習直到高考。復習期間,各科老師和好友定時到段舟家中對他進行輔導,這讓段舟滿懷信心。6月7日,80多公斤的小伙子在兩個表弟和考點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微笑著被抬上了位于4樓的考室。
同樣,武漢市第30中學的女生戴揚,在“五一”期間不慎弄傷了踝關節,只得每日拄著拐杖上學。6月7日,家長將她送到考點門口,女孩放下拐杖,由六中考點工作人員將其扶到考室。戴揚的班主任肖秋云說,這女孩狀態不錯,傷病對她沒有太大影響。
華師一附中考生張踏陌在學校打球時發生意外,造成腓骨骨折、踝骨粉碎性骨折。6月7日,他坐在輪椅上,被武漢市十五中考點的工作人員推進了考點,85公斤的他被幾名工作人員抬進了6樓的考室。
“這是個很堅強的學生!愿他能考出好成績!”華師一附中高三年級主任汪新華說。
他們,目送孫子進場
年近八旬的老爹爹
關鍵詞——幸運:他送考的四個孫子都進了名校
五個孫子,其中四個都由自己送考,而且都考取了名牌大學。今年幺孫參加高考,八旬老爹爹不顧勞累,頂著炎日堅持送考,希望自己能給孫子帶來好運。
6月7日,黃岡高中考點外,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原來,老爹爹姓吳,今年已經80歲了,家住在黃州市三醫院附近,特地趕來為孫子送考。
盡管走路已有些顫顫巍巍,耳力也有些弱了,吳爹爹仍堅持要等到孫子出考場。老爹爹驕傲地告訴記者,自己有五個孫子,其中四個都由自己送考,孫子們也很爭氣,都考上武大、華中師大等重點大學。現在,三個孫子已經參加了工作,還有一個孫子仍在讀書。今年參加高考的是小兒子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幺孫,家住武漢,一直在黃岡高中住讀。兒子兒媳都在珠海工作,無法趕回來陪孩子。
高考期間,孫子吃住都在學校,吳爹爹看到孫子的機會并不多,但老爹爹堅持要守在考點外。“有自己陪著,希望孫子考得安心些。”爹爹說,希望能繼續帶給孫子好運。
年逾七旬的老婆婆
關鍵詞——拮據:送完孫女,老人在場外撿起廢品
6月7日上午開考后,武鋼三中考點外一位特殊的送考家長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是一位年逾七旬的太婆,目送孫女進入考場后,老人轉身低著頭,默默地拿起放在考點角落的拾荒袋,開始沿街撿拾廢紙、塑料瓶。
提起孫女小穎,太婆滿是皺紋的臉上綻出了笑容,說:“伢懂事哦,早上我送她來考試,她心疼我,進考場前還拉著我的手叮囑我,說下午太熱,讓我不要送她了,說她自己能行。”
采訪中,記者得知,太婆的兒子、兒媳都在外地打工,留下一個寶貝孫女與她相守度日,為了補貼生活開支,老人每天都要拾荒換錢。雖然答應了孫女馬上回家,但老人看到考點周圍有不少其他送考家長丟棄的飲料瓶,忍不住拾撿起來。
古稀老人拍照記錄高考
關鍵詞——紀念:他是五十年前的高考考生
6月7日早上7:45,武鍋退休職工、69歲的閻老挎著相機來到了武漢市十五中學考點,他找到大門一側的有利地形,舉起相機用鏡頭記錄“趕考眾生相”。1957年,閻老參加了高考,今年是他參考50周年,他選擇以這樣的方式來紀念。
“家長別太緊張了,越緊張孩子壓力越大啊……”閻老拍著拍著,放下相機說,半世紀前,自己參加高考時單槍匹馬,哪需家長來接送!那一年,閻老考上了武漢藝術師范學院(現湖北美術學院),后來參加工作,一晃50年就過去了。
(責任編輯:李芳芳)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