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考狀元性別構成
1999-2007中國高考狀元性別構成
2008年6月5日,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發布《1999-2007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報告對我國1999-2007年高考狀元的性別構成、姓氏構成,就讀高校、就讀專業、就讀中學等狀況展開調查分析。報告顯示,“狀元情結”驅動高考狀元之爭,北大、清華和香港高校“三足鼎立”;報告呼吁國家、地方改革高校招生制度,聯合企業等設立專業獎學金,積極引導高分考生選擇就讀國家急需發展的專業。
《1999-2007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是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雜志和21世紀人才報等聯合編制完成,這是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連續第2年發布高考狀元調查報告。課題組組長趙德國總編介紹說,調查報告目的在于為即將參加中、高考的考生及家長,為基礎教育工作者、高考研 究人員,為有關部門教育資源分配與決策提供參考。
女狀元比例上升迅猛,未來將“獨霸天下”
調查發現,在調查到的我國1999-2007年高考狀元中,女狀元略多于男狀元,女狀元約占51.45%,男狀元約占48.55%,總體來看,男女狀元仍處于平分天下的局面。1999-2004年,男狀元還占有相當的優勢,除2002年外基本上都在50%以上;但自2005年開始,男狀元人數所占比例逐年減少,截至2007年,男狀元比例不足40%,僅占37.21%。而女狀元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已經從1999年的33.82%上升至2007年的62.79%,上升近一倍,勢頭迅猛令人刮目相看。將來幾年,可能會出現高考女狀元“獨霸天下”的態勢。
1999-2007年我國高考狀元性別構成
時間 | 性別 | 所占比例 |
合計 | 男 | 48.55% |
女 | 51.45% | |
2007 | 男 | 37.21% |
女 | 62.79% | |
2006 | 男 | 40.00% |
女 | 60.00% | |
2005 | 男 | 43.24% |
女 | 56.76% | |
2004 | 男 | 51.43% |
女 | 48.57% | |
2003 | 男 | 55.88% |
女 | 44.12% | |
2002 | 男 | 35.38% |
女 | 64.62% | |
2001 | 男 | 54.05% |
女 | 45.95% | |
2000 | 男 | 56.16% |
女 | 43.84% | |
1999 | 男 | 66.18% |
女 | 33.82% |
理科狀元男生“獨霸”,文科狀元女生“稱雄”
在調查到的我國1999-2007年高考狀元中,全國高考理科狀元中男狀元還處于領先優勢,約占63.47%,女狀元約占26.53%,男狀元僅堅守著理科狀元的陣地。但是全國高考文科狀元中女狀元已處于領先地位,約占64.43%,男狀元僅占35.57%,文科狀元已是女狀元的天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男生在理性思維上更占優勢,女生在感性思維上優勢明顯。
1999-2007年我國文理科高考狀元性別構成
理科狀元 | 所占比例 | 文科狀元 | 所占比例 |
男 | 63.47% | 男 | 35.57% |
女 | 36.53% | 女 | 64.43% |
備注:以上高考狀元統計結果不包括西藏與港澳臺地區
理科狀元“巾幗不讓須眉”,文科狀元“男生狀態低迷”
分析1999-2007年全國理科高考狀元性別構成發現,1999年男狀元處于絕對的領先優勢,約占當年的理科狀元86.11%,但是到了2007年已下降至53.06%;而女狀元比例則由13.89%上升至46.94%,上升近3倍,令人刮目相看。
1999-2007年我國高考理科狀元性別構成
時間 | 性別 | 所占比例 |
2007 | 男 | 53.06% |
女 | 46.94% | |
2006 | 男 | 54.55% |
女 | 45.45% | |
2005 | 男 | 57.78% |
女 | 42.22% | |
2004 | 男 | 65.85% |
女 | 34.15% | |
2003 | 男 | 64.10% |
女 | 35.90% | |
2002 | 男 | 51.35% |
女 | 48.65% | |
2001 | 男 | 73.81% |
女 | 26.19% | |
2000 | 男 | 69.05% |
女 | 30.95% | |
1999 | 男 | 86.11% |
女 | 13.89% |
分析1999-2007年全國理科高考狀元性別構成發現,1999年男女狀元還“旗鼓相當”,男狀元47.06%,女狀元52.94%;但是到了2007年男狀元僅占20.93%;而女狀元占79.07%,女性在文科狀元中與男性相比的優勢相當明顯。
1999-2007年我國高考文科狀元性別構成
時間 | 性別 | 所占比例 |
2007 | 男 | 20.93% |
女 | 79.07% | |
2006 | 男 | 32.61% |
女 | 67.39% | |
2005 | 男 | 35.71% |
女 | 64.29% | |
2004 | 男 | 40.00% |
女 | 60.00% | |
2003 | 男 | 55.00% |
女 | 45.00% | |
2002 | 男 | 21.62% |
女 | 78.38% | |
2001 | 男 | 33.33% |
女 | 66.67% | |
2000 | 男 | 36.11% |
女 | 63.89% | |
1999 | 男 | 47.06% |
女 | 52.94% |
針對1999-2007年全國高考狀元中,女狀元占高考狀元比例逐年增加的趨勢,課題組認為:
其一,男女的社會地位越來越平等,是我國社會文化進步的必然結果
女狀元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這說明我國自上世紀50年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社會和家庭給予了女性前所未有的支持和重視,使女性接受基礎教育的學生比例接近男女性別比例,女性接受教育機會越來越多,近10年、20年、30年來大大地提高了。女性狀元增加無疑彰顯了男女越來越平等的社會發展趨勢,是社會進步的一個具體體現。
其二,女性身心特征決定其在現行的高考標準化考試中處于有利位置
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差異明顯、各有所長,男性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強,善于動手與實踐;而女性的語言表達能力更為突出,細致和有耐心。目前我國各省市的高考實體實行的是標準化考試,語、數、外三門均是主科,其中語文、外語都注重考察語言能力,相對男性而言女性占有優勢,只要其他科目趨于平衡,女性在高考中脫穎而出的機會更大。
其三,對成就的需要、對自身價值的體現和渴求社會關注激發了女性更大的潛能
《2008中國兩院院士調查報告》顯示,女性院士的比例僅占兩院院士的5.01%,相對而言,國外的女院士比例更低。1955年中國科學院增選的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沒有一名女性。《2007中國杰出社會科學家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其中女性杰出社會科學家的比例也僅為4.36%,不足5%。同時在課題組近年來調查的我國各類杰出人才中(杰出企業家和政治家等),女性的比例更低均不到5%。可以看出,目前男性在我國杰出人才隊伍中仍占據絕對的優勢。
《2008中國兩院院士調查報告》顯示,女性院士的比例僅占兩院院士的5.01%,相對而言,國外的女院士比例更低。1955年中國科學院增選的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沒有一名女性。《2007中國杰出社會科學家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其中女性杰出社會科學家的比例也僅為4.36%,不足5%。同時在課題組近年來調查的我國各類杰出人才中(杰出企業家和政治家等),女性的比例更低均不到5%。
正是這種長期的男性占優社會背景激發了女性的潛能及對自身能力提升的渴望和動力,加之在國家倡導教育公平和社會鼓勵男女平等的情況下,女性不斷努力,自信心不斷提升,在高考中超越成為他們證明自己能力和才干的重要手段,并進而得到社會的認可。
但是,我們堅信:15-20年后,今天的高考女狀元們有望成為所在單位骨干力量,男性在我國杰出人才隊伍中占絕對優勢的局面能夠有所改善。當然,這一目標的實現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除依靠女性自身的努力外,還需要國家、社會、特別是家庭要給以積極的支持和關心。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