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肌肉緊張緩減心理緊張
鄭燦皓博士介紹說,他之所以選擇了現在的工作,是一直在想怎么才能提高學習成績,因為他小時成績也不是很好,為此很苦惱。而韓國學生和中國學生一樣,在重大考試前都會感到緊張不安。中學二年級時的一次考試中,他緊張得都暈了過去,被老師送到醫院。所以考前緊張每一位同學都會有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部分同學是進入考場時會緊張,但慢慢就不緊張了;而嚴重的就會像他那樣昏過去。無論同學們考試前的復習過程做得多么好,在進入考場后都會出現不安的現象,只是程度不同,這是鄭博士研究后得出的結果。
同學們有時也會有這種感覺,感覺自己考試應該能獲得90分,實際考下來只有70~80分,這是為什么呢?實際上就是考試時的不安引起的。韓國的大韓神經精神中醫學會曾經對即將參加考試的500名學生做過一個測試。測試分兩種,一種是讓學生主觀判斷自己考試時的不安,一種是通過心電圖測試學生考試時是否存在緊張,測試的結果有20%的學生會發生因為考試不安而成績降低的現象,其中有2%的學生處于嚴重緊張狀態,成績的平均降幅達到9分。對于參加中高考的學生來說,這9分的差距是很大的。緊張并不是完全的不好,成績和緊張度之間的關系就像一個曲線圖,在一定程度上,適當的緊張會讓成績提高,但是這是有個臨界點的,超過這個臨界點成績就會隨著緊張度的上升而下降,此時就很難取得理想的成績。
從醫學角度來看緊張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學們在面臨考試時感覺緊張,常表現為手心出汗、眼前發黑、大腦一片空白。這是因為在緊張狀態下會從交感神經中分泌出一種液體,這種液體適度地分泌可以促進應考狀態,但是分泌過多就會影響到記憶,就會覺得腦子里一片空白。因此說一定程度上的緊張能讓我們取得好成績,但是過度的緊張就會影響發揮。因此克服緊張感是很重要的。
考試緊張感比較容易出現在性格尖銳或者內向的同學身上,女同學比男同學的比例更高;家長、老師或者自己對于目標要求過高的同學,也容易出現緊張。如何克服緊張呢?最重要的是心理狀態,對此鄭博士建議同學們在考前這樣想:考試的內容都是我學過的,對自己要有信心。
鄭博士還介紹了一個解決心理緊張的小技巧———漸進式緊張緩減法,從頭到腳地放松,這個方法可以在各種場合適用。
■先從眉毛開始。下巴保持不動,眼睛看著天花板,此時眉頭就會皺起來,使點勁,心里默念1、2、3、4、5,然后放松,眼睛再往下看,以此反復。
■使勁閉上眼睛,心里也是默念1、2、3、4、5,然后再睜開眼放松,睜開眼后感覺眼前有星閃爍才表明使的勁足夠。
■低頭,將下巴盡量向胸口方向靠,這時要感覺脖子周圍的肌肉在用力才對。
■雙手交叉握緊,手臂盡量靠攏,向后伸,有挺胸的感覺。
■手握成拳,手臂彎曲向自己方向用力彎曲。
■吸氣,屏住呼吸,感覺腹部很硬的感覺,心里數1、2、3、4、5,然后再放松。
■雙腿并攏伸直,腳面向前繃直。
■雙腿并攏,腳跟點地,將腳掌盡力向后繃直。
采用這套漸進式緊張緩減方法,是將全身先緊張起來,然后再放松,利用身體緊張后的放松,起到更好地緩減心理緊張的作用。在考場上不用完全采用以上所有的緩減法,可以選擇自己能感受到但是別人卻發覺不了的緩減法。
另外一個克服考試緊張的方法比較簡單,但效果是一樣的。當考試感到緊張時,二氧化碳排量會增加,使呼吸急促,此時只需要用雙手圍住鼻子進行呼吸,可以減緩緊張。
如果通過上述方法還是不能克服心理緊張,這時需要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借助現代化儀器來緩減緊張感。
【專家小檔案】
鄭燦皓博士于1990年畢業于韓國中央大學,1999年獲得神經科專業醫師資格,并于2000年獲得了中央大學醫科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心享(意譯)神經精神科院長兼心享健康學習院長一職,并曾多次受邀參加過韓國KBS、MBC廣播等節目。他的著作有《可以丟掉一切,但萬萬不能丟掉這個》、《怎樣才能學得好》等。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