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09年高考方案引熱議 選修科目弱化讓人擔心
廣為矚目的08高考方案完善微調意見公布后,記者在第一時間分別采訪了學生家長、中學及高校的相關負責人。他們在對相關調整表示歡迎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擔心。
更加簡單明了,更加體現公平
“以前又是特征分,又是附加分,還有投檔分,搞得人頭發昏。調整后的方案將投檔分和特征分合二為一,簡單明了多了!睂W生家長孫女士告訴記者。高校有關人士也認為,投檔分和特征分合并,操作層面更加簡單,更加方便錄取。
南京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孫夕禮認為,08高考方案中的“6A加10分”導致部分學!八谰尽6A,增加了學生負擔。調整后的方案,必修科目測試等級4C1合格的要求不變,促使各中學和考生仍然要重視學業水平測試,防止偏科造成的不利影響和不良后果,確保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更重要的是,從2010年起采取“1A加1分、4A加5分”,與將6門科目捆在一起、一定要6A才加分相比,更加公平,也更利于學生發揮特長。
家長周先生表示,選修科目測試等級要求由高校自主確定的新規定,實際上對于去年出現的“C型高分”考生,從政策上保證了上本科的機會!爱斎,前提是有沒有高校提出C等級,又拿出多少計劃給C型考生!
高校自主權進一步增加
“高校招生自主權比原來擴大了,一方面是等級‘門檻’由高校自己設,另一方面體現在特長生的錄取上!蹦暇┠掣咝U修k主任認為,“高校在錄取時將有更大空間,更能突出學校特點。”不同的學校可以根據學校具體情況來選擇學生,看重語數外成績的,可能會把等級定低點;看重兩門選修科目的,可能會把等級定高點。有關專家預計,一本高校可能將選測等級定在2B及以上,少數二本高校會定在1B1C。
選測等級由高校定也可能帶來問題!拔覀冊诓恢烙卸嗌偃藞罂嫉那闆r下確定A或者B,這是個難題!蹦呈俑咝X撠熑苏f,“如果我校定2B,別的同檔次學校定B+,顯示我校檔次低;如果我校定B+,別的學校定2B,我校的生源又會受影響!
南京工業大學學生處吳勝紅處長認為,高校最希望有多種選擇,比如可以根據考生的分數確定不同的選測等級要求。“但這種愿望盡管合理,操作起來卻太困難。”
文理分開劃線早了一年?
對于“文科和理科實行分開計劃、分開劃線、分開錄取”,家長和學校都表示贊成。某高校招辦主任認為,文理不分造成一本錄取時高分的理科生集中,高分的文科生招不到,理科生落榜的幾率較大;但到二本三本錄取時,理科生源缺少,文科生源增加,文科生落榜的幾率又增大。文理分開劃線后,可減少考生在選科上的投機心理,考生如果理性選擇文理科,將有利于被錄取,也有利于生源和計劃更匹配。
“文理分開劃線好是好,但2010年就實行好像早了點,再往后一年就好了!眱鹤由细叨泥囅壬f,現在“小高考”報名已經結束,他們當時讓兒子選擇了文科,“如果早知道要分開劃線,還不如報理科,畢竟他對理科更感興趣!彼麚模赡苡胁簧倏忌鷷蟾目啤
擔憂:選修科目可能嚴重弱化
“兩門選修科目省里不作統一要求,好學校沒有關系,對中等學校負面影響可能非常大!睂O夕禮副校長表示。記者采訪發現,這也是眾多中學校長最大的擔憂。
一位四星級高中校長告訴記者,目前社會評價一所學校就是看本一本二上線人數,而方案調整后,本一本二上線人數就是以語數外3門成績為依據!笆侵貙W校利益還是重學生利益,這個問題更加突出地擺在了各個學校面前。如果重學校聲譽,就抓語數外,一味追求上線率;如果重學生利益,就抓兩門選修科目!
“學校最直接的也是最功利的變化,可能是放2門抓3門,即減少選修科目課程,增加語數外課程!币晃恢袑W校長擔心,選修科目教學可能會嚴重弱化,而學生負擔將空前加重,因為精力更多地集中在語數外3門上,大腦會過于疲勞。而且,語數外的任課老師也會不堪重負。更重要的是,學校評價只看語數外,而高校錄取時又要看選測等級,帶來“上線率很漂亮,錄取率很難看”的后果。(任松筠)
江蘇省高考方案微調
江蘇省教育廳昨天召開通氣會,正式公布08高考方案的完善微調意見。據省教育廳廳長沈健介紹,08高考方案的完善微調以“堅持改革,不斷完善;突出重點,刪繁就簡;積極探索,穩步推進”為原則,完善微調的內容主要有五個方面。
調整一:2009年將附加題40分計入總分,投檔分和特征分合二為一。
[解讀] 2008年的高考成績單上,既有特征分又有投檔分。特征分是考生語數外3門成績的總和,特征分加上語文或者數學的附加分形成投檔分。將附加分計入總分后,2009年高考普通類總分為480分,體育、藝術類總分為440分。取消附加分,將投檔分和特征分合二為一,使分數表達形式更為簡單明了,考生、家長和社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調整二:2009年選修科目測試等級要求由高校自主確定。
[解讀] 2008年高考中,“兩門選測科目達到B等級”是上本科的門檻,實際錄取過程中,不少高分考生就因為一個等級C被本科拒之門外。2009年選修科目等級“門檻”由高校自己設,考生按統考成績和高校選測等級要求自主填報志愿。經這一微調,2009年學業水平測試的等級要求并未取消,普通類考生必修科目測試等級4C1合格的要求不變,選修科目測試等級要求由高校自主確定。教育部門權威人士特別提醒,省控線仍然是“語數外三門總分”和“選測科目等級要求”這兩條線。
調整三:從2009年起,進一步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
[解讀] 2008年高考錄取時,藝術、體育類考生如兼報普通類專業,要上本一院校其選修科目也須達到2B。從2009年起,普通類招生在堅持考生必修科目測試等級達到4C1合格的前提下,對于有特長的學生錄取,各高校需將計劃、標準、程序列入招生章程,實行陽光操作。權威人士指出,高校招生自主權實際上比原來擴大了許多。
調整四:2010年“6A加10分”變為“1A加1分”。
[解讀] 2008年高考中,對第一次參加必修科目和選修科目測試,6門科目成績均達到A級且技術科目測試合格的考生,在劃線前加10分計入統考成績。2010年將這一規定調整為:對第一次參加必修科目測試且技術科目測試合格的考生,每1門必修科目成績達到A級,在劃線前加1分計入統考成績;如4門必修科目成績均達到A級,在劃線前獎勵1分,即加5分計入統考成績。選測等級A級不加分,一方面是因為選測科目參加高考錄取,已經起到了評測作用;另一方面是取消選測等級加分可以使考生在高二必修科目測試時即可得到相應的獎勵分數,緩解考生在高三時的應考壓力。
調整五:2010年起文理分開劃線。
[解讀] 目前我省部分地區、中學由于在選科引導上存在急功近利、片面追求上線率的現象,導致文理生源結構不盡合理,影響了高校人才選拔。從2010年起,文科和理科實行分開計劃、分開劃線、分開錄取。文理分科主要是引導學生按高校文理計劃進行選科,使考生選科更加科學,也進一步解決高校錄取中文理不平衡的矛盾。
據權威人士透露,2009年還有一個錄取批次的調整,即在錄取時分專一專二批次。這是由于專一專二合起來錄取,學生填報志愿時有多達7所學校可以填,對學校情況不了解的考生不適應,甚至不知道如何填報。分成兩個批次,將更有利于考生填報志愿。
沈健特別強調,2009年高校錄取體制和程序都未改變,考生按統考成績、必測科目等級要求和高校選測等級要求自主填報志愿;省教育考試院依據各高校招生計劃數和考生志愿,按照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總分和高校選測等級要求,向高校投檔并加強監督;高校按照招生章程,綜合考察考生的統考科目成績、學業水平測試等級和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任松筠)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