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浙江出了“蔣方舟第二”清華愿降60分錄取她圖
張祎喆,這個18歲的女孩昨天(22日)在杭二中出名了。記者跟著她一路走過學校的食堂、圖書館、教學樓,都有同學羨慕地對著她尖叫:你太強了!原因是什么?因為張祎喆被清華大學看中,這所中國一流的名牌大學愿意降60分錄取她,這在浙江還是第一次。 去年7月清華大學第一次降60分錄取湖北考生、“90后美少女作家”蔣方舟。“我也感覺自己像是被餡餅砸中了。我根本就沒想到能拿到這么多降分。”張祎喆對于自己成為“蔣方舟第二”也是一臉幸福的表情。由于跟記者是第一次見面,張祎喆在介紹自己的時候考慮得特別周到:我叫張祎喆,“祎”字跟“衣”同音,“喆”字跟“哲”同音。 毛遂自薦去清華 張祎喆是1990年12月出生的。小學就讀嘉興市實驗小學,中隊長,擅長電子琴、聲樂;初中就讀嘉興一中實驗學校,副班長;2006年參加嘉興市中考,全市第6名。 由于父親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到杭州,于是張祎喆跟母親也來到了杭州,她就轉(zhuǎn)學到了杭二中。 如果要說張祎喆給人的第一印象,應(yīng)該是“開朗”。她中等個子,齊耳短發(fā),戴著眼鏡,說話時總是笑聲朗朗,是心態(tài)特別積極的女孩。 去年清華大學進行自主招生報名,張祎喆作為文科生在年級里排第6名,沒有能夠進入校薦的程序,于是她就毛遂自薦向清華大學發(fā)去了材料。 今年元旦,在清華大學組織的自主招生筆試中,張祎喆一鳴驚人:拿到了A+。 什么是A+?所有參加清華大學自主招生筆試的學生,按照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隊,分別確定為A(含A+、A、A-)、B、C、D4個等級,其中居前10%左右的考生等級為A。 當然,張祎喆在杭二中的學習排名就一直是居前的,尤其文綜更是她的強項。 面試時告訴考官:我知識全面 上周末,張祎喆去清華大學參加面試,由于她的筆試成績是A+,所以獲得了單獨面試的機會:5位考官面試她一個人,時間半小時。 “我們(清華)憑什么要招你?而且要降分招你?簡單一點說,兩三句話……”主考官發(fā)問了。 張祎喆坐在5位考官面前,她不太緊張,從小到大她都是這樣。“第一我知識面比較廣,第二我工作經(jīng)驗豐富……” “你說你知識面比較廣,你說話要負責的啊。”主考官“刁難”地說。 “我在同齡人中間還可以的。”張祎喆笑答。 “你知道《四庫全書》嗎?哪朝、誰編的?” 張祎喆答:“清朝、紀曉嵐。” “《四庫全書》是哪四庫?” “‘經(jīng)庫’里有什么?” “史部有什么?” “你知道二十四史嗎?” …… 一陣抵擋之后,張祎喆終于喘了一口氣。 每天愛看參考消息 再換考官,接著提問。 “你向往的專業(yè)是新聞傳播或國際關(guān)系?” 是的。從初中開始,張祎喆就迷上了白巖松,最喜歡他主持的《中國新聞周刊》;進入高中階段,每天都看《參考消息》,鳳凰衛(wèi)視時事評論員阮次山也是她的偶像。 考官的問題像連珠炮。 “你了解新媒體嗎?” “你對人肉搜索怎么看?” “中美關(guān)系的主要問題在哪里?” “巴以問題為什么由來以久?” …… 張祎喆答得頭頭是道,因為她關(guān)注國際時事、希望自己能夠有責任感。 “應(yīng)該做的事情,我會沖出去做。” 張祎喆笑著說,她讀初二的暑假,被父親逼著跑步,結(jié)果現(xiàn)在耐力非常好,能跑。 “我覺得應(yīng)該做的事情,我就會沖出去。”她是這樣形容自己的性格的。 由于父親曾經(jīng)是軍人,所以張祎喆能跟他討論政治、軍事;由于母親是學經(jīng)濟的,所以張祎喆能跟她說說金融危機。 “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記者看著眼著這個性格開朗的女孩,真不知道若干年后,她是否會成為像閭丘露薇一樣的戰(zhàn)地女記者。 ( 來源: 錢江晚報 作者: 沈偉紅)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