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虛詞
一、虛詞用法要明析
①參加研討會的全體學者對漢語或英語都很精通。
②既有豐富的知識和較強的能力,又有較高素質的人,才能稱為完全的或健全的人才。(2001年春招卷)
句①的“或”不能與“都”搭配,改為“和”。句②的“或”表選擇,使用正確。
二、虛詞搭配要正確。
③由于《古文觀止》具有特色,自問世以后近三百年來,廣為傳布,經久不衰,至今仍不失為一部有價值的選本。(2000年春招卷)
④他的話方音很重,何況又說得快,我幾乎沒有聽懂。
虛詞大多數是單獨使用,也有配套使用的,出題人往往在這個配套上做文章。句③的連詞“由于”后面分句缺少表結果的照應連詞,應在“至今”前加上“所以”。句④中“何況”與“況且”都表遞進,但“何況”引出的后分句重在與前句構成對比:“況且”引出的后分句重在舉例(程度比前分句更重的例子),所以此句應改為“況且”。
三、虛詞位置要正確
⑤過去產品的質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⑥3月17日,6名委員因受賄丑聞被逐出國際奧委會。第二天,世界各大報紙關于這起震驚國際體壇的事件都作了詳細報道。(1999年全國卷)
句⑤中前后分句主語不一致,所以前一分句的關聯詞“不是”應放在“產品的質量”前。句⑥中“關于”的位置不當,如果說要保留“關于……”這一介詞結構,那就應將它移到主語“世界各大報紙”的前面去,否則就將“關于”改為“對于”。
四、虛詞不能濫用
⑦他的藝術見解獨到、深刻,近年來,常被應邀到許多高校發表演講,深受學生歡迎。(2001年春招卷)
⑧問題的嚴重性還在于對種種不愛惜人民幣的錯誤做法,以及隨意將人民幣放大后銷售的違法行為,尚未引民社會的廣泛關注。(1997年全國卷)
句⑦“應邀”就已包含了被動的成分,再用“被”重復多余,應刪掉“被”。句⑧的主干是“嚴重性在于對種種不愛惜人民幣的錯誤做法……廣泛關注”,顯然介詞“對”是多余的,應刪掉。
正確使用虛詞
正確使用虛詞,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那就是關聯詞的運用。
一、看詞義
一部分關聯詞意思較為接近,它們的用法也頗為相似。但另一部分關聯詞卻形似神神異,常由于沒有仔細辨別,造成關聯詞與所表達意思不一致。
①不管任務十分艱巨,大家的信心仍然很足。
②盡管任務多么艱巨,我們還是信心十足。
“盡管”與“雖然”相當,后面是表示確定事實的詞語,不能有選擇性,是讓步轉折關系的連詞:“不管”與“無論”相當,后面接表示假設性的詞語,有選擇性,是無條件復句的連詞,不可互換。
二、看位置
有些關聯詞在復句中的位置,由分句的主語是否相同而定。如果不慎誤用,便會出現位置不當的語病。
③既然你知道這件事,就不應該瞞我。
④學生不但要“勤學”,教師也要“勤學”。
③前后分句主語都是“你”,即主語相同,前一分句的關聯詞“既然”應放在主語之后;④的主語不一樣,“不但”應放在主語“學生”之前。
三、看搭配
在復句中,關聯詞連用時,都應有相應的搭配方式;彼此不能失應,否則就會將不能成對使用的關聯詞硬性搭配,造成語法錯誤,影響句意的準確表達。
⑤只要遇到數學公式,他心里才發怵。
⑥培養一代新風,不只是學校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事。
前句前后兩個分句表示充分條件關系,“才”應改為“就”,后句關聯詞“不只是”只能與“而且是”搭配。
四、看完整
復句多根據表述內容的需要而使用關聯詞,但該用不用,或不成對使用,勢必造成關聯詞語的不完整,從而影響分句間表意關系。
⑦小王雖然體育沒及格,語文考第一。
⑧由于各拱相連,這種橋叫做聯拱橋。
前句“雖然”之后應與“但是”相搭配,后句“由于”之后應與“所以”相搭配,這樣才能分別完整地表示出轉折關系和因果關系,句意才明確。
五、看習慣
在表示日常生活用語的復句中,本來關系十分清楚,不必再使用關聯詞語,如果用了,反而會使句子顯得啰嗦生硬。
⑨因為怕下雨,所以我還是把傘帶走。
⑩雖然他年紀很大,但本力仍十分充沛。
前句是日常生活用語,因果關系較為清楚,去掉“所以”句子顯得更簡潔自然。后句中轉折關系明確,可不用“雖然”。
六、看邏輯
復句內部的關聯詞用來表示分句間的邏輯關系,因此必須與分句間的意義關系相一致,否則會出現語病。
(11)雖然人人都能明了人生的意義在于付出而不是索取,但是好多事情就會好辦得多。
(12)我們應該注意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因此當別人用言語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受得起。
前句中的關聯詞是表示轉折關系的,但前后兩分句間并不存在轉折關系,而是存在假設關系,故應將這組關聯詞改為“要是……那么……”更好;后句使用了表示因果關系的關聯詞“因此”,但前后兩分句間不存在因果關系,而存在轉折關系,故應將“因此”改為“但是”。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