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專題講解]“題好一半文”后面的功夫
不好的作文題,會使學生感到頭疼,感到膩煩,感到是被逼著去寫作文,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的敷衍;而好的作文題目,則能引起學生的寫作沖動,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和熱情,讓學生感到是他們自己想寫,他們自己需要寫,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并很樂意地去寫作文。
給學生出作文題,當然要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與教材內容相切。但僅僅做到這一點是不夠的,還必須做到以下幾方面的功夫。
第一, 作文出題必須切近學生的生活,讓他們感到有東西可寫,有情可抒,有事可議。
作文最怕“假大空”,我們教師有時給學生所出的作文題卻偏偏犯了這個大忌。因為他們沒有去了解我們的學生,不了解學生的生活,甚至不了解學生的學習,更不了解學生的思想感情。不知其所喜,不知其所憂,只知道按照自己一貫的出題方法和教材內容的要求來給學生出作文題,讓學生寫。學生沒東西可寫出要硬頭來皮來敷衍,怎么不頭疼,怎么不感到厭煩呢?有的學生甚至就不寫,不交作文。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所以語文教師必須深入地了解我們的學生,關心他們,做學生的貼心人。不但要在學習上了解和關心我們的學生,而且要在生活上、思想上了解和關心他們。了解他們的苦樂、了解他們的悲喜,關心他們各方面的經歷和成長。這樣,在給學生出作文題的時候,就會貼近學生的生活,切近學生的思想和感情,讓學生寫他們自己和他們所熟知的人和事,讓學生寫出他們自己的內心世界來。這樣,他們就會有東西可寫,有情可抒,有事可議,寫出的作文也才會內容充實,言之有物,并且具有真情實感了。
有東西可寫,還要學生會寫得來才行。我在作文批改中常發現,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即便是表達能力差點的學生,也會寫得較好。只要他們想寫,愿意寫,再經過必要的寫作技能的輔導與訓練,他們就不但會寫得來,而且會寫得較好。因此,作文出題還要掌握學生的興趣,掌握好恰當的難易度,使學生肯寫、會寫。
第二, 作文出題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間。
世上的許多事情,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從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各人的經歷見識不同,所持的觀點、態度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在給學生出作文題時就不能限制學生的思想,更不能以我們的想法去代替學生的想法,限制學生只能按照我們的思路去想、去寫。而應在健康、合理的大前提下給學生留有充分發表他們自己的觀點,寫出他們自己的想法的余地。要用辯證的觀點來教育學生,啟發學生,這樣,不但能啟發學生的辯證思維,而且可以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判別能力,即使是同一個題目,同一類型的題材,他們寫出的作文也不會千篇一律,如出一轍了。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中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是十分豐富的。我們所給出的作文題不但要能勾起學生的聯想,還要能引發學生的豐富的想象。要讓學生展開智慧,翱翔于自己的想象空間。這樣出的作文題,學生不但會感興趣,而且往往也會寫出自己的真正水平。
第三,給學生出作文題,最好要具體化,形象化。
可以讓學生即景寫景,就事論事。當學生作文感到缺少素材時,我們應當指點學生如何去搜集一些素材。譬如,街頭巷尾的一則新聞,同學們中間的一個新話題,校園內的一個新鮮事等等,都可以當成作文素材來引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有時,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有意義并且很有趣的活動,如課堂上的一場小辯論,也可以當作學生作文的好素材。有時,還可以帶學生到校外去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如參觀某個市場、工廠,旅游點或娛樂場所等。這樣出的作文題,可以讓學生寫具體的人,具體的事,描繪具體的景,抒發自己真實的感受,既有趣又有意義,也是最受學生歡迎的。
第四,作文題目既要新穎,又要讓學生感到不陌生,才容易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
只有新穎,才能使學生有新鮮感,引起學生的興趣;只有不陌生,是學生所熟悉的題材,才會讓學生有東西可寫,并且樂意去寫。作文出題最忌諱老生常談,司空見慣的那一套,讓學生寫多了,寫煩了,一看就膩。我們教師應當多花點心思,多做些構想,即使很普通的題材,很一般的類型,我們也要用富有新意,有新鮮感的辦法來吸引學生。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心思要巧,胸中羅錦繡,這樣才能拋梭織彩虹,才能給學生出好的作文題,引導學生寫出好的作文來。
第五,給學生出作文題要有時代感,要緊跟時代步伐,表現時代的最新精神。
歷史的車輪在不停地轉動,時代的潮流在不斷地翻新。所謂“李杜文章千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教師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要培養并推出一代可領風騷的新人來。因此,我們要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時代精神,接受新生事物,理解新人新事;要不斷地改造自己,更新自己,充實自己。只有站在時代的最前面,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并帶領學生追趕時代新潮,到中流擊水,做時代的弄潮兒。也只有具備這樣的思想和素質,才能給學生出好的具有時代感的作文題。有時代感的作文題,是有朝氣的,有生機的。學生在寫作的時候,也才會朝氣勃發,生機盎然,寫出的文章有奮發精神,激發向上的意義。
總之,給學生出作文題,既要讓學生有東西可寫,又要使學生會寫得來;既要能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出他們自己的思想感情,又要能充分發揮他們的聯想和想象能力;既要引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又要能體現時代的精神和朝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肯寫作文,愛寫作文,并且寫出興趣,寫出成績來。
“題好一半文”,它背后的功夫很深,很深,值得每一個語文教師探究探究再探究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