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指點 識記考點要抓重整理
語文
識記考點要反復抓重整理
高三語文備課組長趙功海
一、針對考點,求“實”求“活”。識記能力的考點(字音、名句):練要短平快,化整為散,要抓反復,抓訂正,重整理;記要記得死,背得硬,寫得準(特別是名句默寫),不死記硬背。分析、鑒賞能力的考點(古詩鑒賞、現代文閱讀):不貪多,力求一篇一得。
二、針對題干,求“辯”求“合”。答題從審題開始!要樹立審題意識。題目“無一字無來由”,審題要準確全面,防顧此失彼,防掛一漏萬。審題重在“辯”,要辯識題干中的關鍵詞及其相互關系,明確答題要求,讓審題之得與題干要求相“合”。
三、針對閱讀,求“靜”求“效”。“靜”心地讀,有“效”地寫。“靜”心地讀,才能有“效”準確把握題干要求,才能全面了解原文大意,才能快速確定答題區間,才能做到答題有“效”。
四、針對作文,求“思”求“深”。“思”是思考、思辯。“深”是深入、深刻。作文要在“思”中求“深”,在“深”里顯“思”。既要在“思”中有效且高效地審題立意,又能在“深”里,真實生動地表情達意。
數學
解答題得分空間大
高三數學備課組長胡一農
一、加強填空題和解答題前三題的練習,在這類題上,得分空間很大。下一個階段,一要加強填空題的專項訓練,強調正確率的前提下,提升速度;二要加強解答題前三題的專項訓練,圍繞三角、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簡單的應用題(包括函數、導數、概率、三角等知識)展開,題目不要難,做完后,交流和反思解決這些問題的常規方法。
二、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強化計算。對計算,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算”,它更是一個“理”,要通過自身的實踐,同學之間的對比,感受不同的算法,進而體會到“算在想之后,想在算之前”的重要,提高運算能力。
三、進一步強調解題規范,務必要將解題過程寫得層次分明,結構完整。平時做題應做到,想明白、說清楚、算準確,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維的嚴密性,敘述的條理性,結果的準確性。在解答題的書寫中,考查基本知識點、基本方法的簡單題要詳寫,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難度稍大的題目可以適當省去一些計算的中間過程,保留一些關鍵步驟。
四、理科的考生還應重視高考附加題的復習,高考附加題由6題構成,其中必做題2題,選做題4題(學生從中選擇2題)。分析2008年的考題、2009年的《考試說明》、江蘇省的《教學要求》以及考試的形式,這些題的難度應該不會很大,學生只要在這上面投入一點時間和精力,應該會有一個不錯的收獲。
地理
重視空間判斷能力
高三地理備課組長鄂傲君
一、重視必修模塊基本內容的基礎性訓練。一部分學生地理總分不高,原因主要是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扎實,特別是對一些自然地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把握不準,不注重知識的生成和聯系,就知識講知識,聯系少、拓展少。要認識到基礎知識的復習不等于知識的單純記憶。二輪復習必須加強基礎知識過關訓練,同時在訓練中注意比較,通過比較,從地理知識的意義及內在聯系上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形成結構,這樣學生對基本知識內容才能理解準確,印象深刻。
二、重視地理空間判斷能力的分層訓練。二輪復習中,學生要注意運用地圖構建空間概念,以專題引領區域地理的復習,著重于分析區域特征和差異,掌握地理要素間的聯系,適當拓寬“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劃”方面的知識復習,選擇不同能力水平層次的訓練題,進行地理空間判斷能力的分層訓練,鞏固地理空間判斷能力。
三、重視地理信息的獲取、分析與運用能力的循環訓練。學生從掌握基礎知識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需要經歷一個訓練過程,教師應借助專題訓練時,著重對學生地理信息的獲取、分析與運用能力相關內容進行有計劃的循環與反復訓練,而不是無目的地重復訓練。要讓學生能正確理解考查題型所提供的地理信息涵義,能將試題與所學過的地理知識信息之間進行有效的鏈接,能基本掌握試題審題的思路與程序,自主尋找出問題解決的切入點,知道怎樣有序解決問題。
四、重視學生答題的規范化訓練。二輪復習的重點不是以“題海”來解決一輪復習中的薄弱環節,進行模擬訓練,要精挑細選,適度適量。現階段,高三學生地理是因為不懂、不會造成丟分的內容并不太多,更多的丟分主要在非知識性方面造成的題目會解卻不能得分問題。比如,答題不規范,答題時運用的地理語言不科學性,缺乏有序性。不少學生對試題中信息的判斷或定位不準,導致回答問題不完整,或回答要點有缺漏;有些學生在答題時,組織答案缺乏條理性,以為寫得越多越好,其實不然。因此,在二輪復習的專題訓練時,要防止學生答題抓不住重點,將不相干的答案寫得很多,影響整卷的完成速度與質量。另外,答題訓練時,也要注意一些技巧,答案力求知識要點條目清晰,解題規范有序、書寫整潔干凈,減少錯別字,做到“該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一分不能丟”。此階段不要盲目大題量訓練,把握好求快與求準的關系,要留下一定思考時間,自我反思,進行查漏補缺。
英語
單詞進行第二輪記憶
高三英語備課組長劉蘇萍
一、單詞復習要常抓不懈。本階段,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趁熱打鐵對單詞進行第二輪背誦和記憶是極其有價值的。背單詞要注意:1.要選一本有例句和上下文語境的詞匯書照著背誦,不要簡單地列條目背誦。2.每天都要背30-50個詞,并且要不斷循環。3.在閱讀之中鞏固單詞。平時做閱讀理解題時,注意收集掌握得不好的詞或詞組,查明讀音和意思、用法,進行鞏固和加深記憶。
二、通過收集和翻閱錯題集對語法知識查漏補缺。這個時期暫緩大量做題,對一輪復習時做過的語法題目整理歸類,將易錯題目抄錄下來,做到懂、會、熟,確保不一錯再錯就是非常有效的復習策略。
三、每天堅持限時的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訓練。注意完形填空的語感和閱讀理解策略的培養。可以將做完的完形填空的正確答案填上,然后大聲朗讀,在朗讀中,慢慢領悟,培養語感。閱讀理解要強化“跳讀,略讀,抓主題句,抓關鍵段落”等方法的訓練。培養快速的瀏覽能力;巧妙的猜詞能力;獨立的分析能力;準確的捕捉主題句的能力;合乎邏輯的判斷能力。
四、熟悉各種體裁的寫作套路,突破寫作。中學課文有記敘文、描寫文、說明文和應用文等。縱觀近幾年高考題,寫作體裁至少出現了應用文、說明文和記敘文三種,因此,比較全面地進行各種體裁的練習是備戰高考寫作的關鍵。但重點應側重半開放及開放性作文。多向寫得好的同學學習,閱讀他們的習作,博采眾長。每種題材,選擇適當的范文進行背誦,有了足夠的量的積累,高考時才能有靈感。
三、重視地理信息的獲取、分析與運用能力的循環訓練。學生從掌握基礎知識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需要經歷一個訓練過程,教師應借助專題訓練時,著重對學生地理信息的獲取、分析與運用能力相關內容進行有計劃的循環與反復訓練,而不是無目的地重復訓練。要讓學生能正確理解考查題型所提供的地理信息涵義,能將試題與所學過的地理知識信息之間進行有效的鏈接,能基本掌握試題審題的思路與程序,自主尋找出問題解決的切入點,知道怎樣有序解決問題。
四、重視學生答題的規范化訓練。二輪復習的重點不是以“題海”來解決一輪復習中的薄弱環節,進行模擬訓練,要精挑細選,適度適量。現階段,高三學生地理是因為不懂、不會造成丟分的內容并不太多,更多的丟分主要在非知識性方面造成的題目會解卻不能得分問題。比如,答題不規范,答題時運用的地理語言不科學性,缺乏有序性。不少學生對試題中信息的判斷或定位不準,導致回答問題不完整,或回答要點有缺漏;有些學生在答題時,組織答案缺乏條理性,以為寫得越多越好,其實不然。因此,在二輪復習的專題訓練時,要防止學生答題抓不住重點,將不相干的答案寫得很多,影響整卷的完成速度與質量。另外,答題訓練時,也要注意一些技巧,答案力求知識要點條目清晰,解題規范有序、書寫整潔干凈,減少錯別字,做到“該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一分不能丟”。此階段不要盲目大題量訓練,把握好求快與求準的關系,要留下一定思考時間,自我反思,進行查漏補缺。
英語
單詞進行第二輪記憶
高三英語備課組長劉蘇萍
一、單詞復習要常抓不懈。本階段,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趁熱打鐵對單詞進行第二輪背誦和記憶是極其有價值的。背單詞要注意:1.要選一本有例句和上下文語境的詞匯書照著背誦,不要簡單地列條目背誦。2.每天都要背30-50個詞,并且要不斷循環。3.在閱讀之中鞏固單詞。平時做閱讀理解題時,注意收集掌握得不好的詞或詞組,查明讀音和意思、用法,進行鞏固和加深記憶。
二、通過收集和翻閱錯題集對語法知識查漏補缺。這個時期暫緩大量做題,對一輪復習時做過的語法題目整理歸類,將易錯題目抄錄下來,做到懂、會、熟,確保不一錯再錯就是非常有效的復習策略。
三、每天堅持限時的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訓練。注意完形填空的語感和閱讀理解策略的培養。可以將做完的完形填空的正確答案填上,然后大聲朗讀,在朗讀中,慢慢領悟,培養語感。閱讀理解要強化“跳讀,略讀,抓主題句,抓關鍵段落”等方法的訓練。培養快速的瀏覽能力;巧妙的猜詞能力;獨立的分析能力;準確的捕捉主題句的能力;合乎邏輯的判斷能力。
四、熟悉各種體裁的寫作套路,突破寫作。中學課文有記敘文、描寫文、說明文和應用文等。縱觀近幾年高考題,寫作體裁至少出現了應用文、說明文和記敘文三種,因此,比較全面地進行各種體裁的練習是備戰高考寫作的關鍵。但重點應側重半開放及開放性作文。多向寫得好的同學學習,閱讀他們的習作,博采眾長。每種題材,選擇適當的范文進行背誦,有了足夠的量的積累,高考時才能有靈感。
化學
加大專題訓練
高三化學備課組長劉燕
一、熟悉教材與《測試說明》,知道考什么。化學新課程是按照模塊進行學習的,一些相關的知識分散在不同模塊不同章節出現。我們希望學生熟悉教材也就是讓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清晰明朗,這樣可以按照需要,隨時組合成大家想要的內容,從而達到對所需掌握內容自主的全面熟悉和系統復習,形成化學知識體系,掃除知識盲點。在此基礎上,依據《測試說明》中的要求,明確哪些是要考的,哪些是不考的,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測試說明》中明確了“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等內容不做要求,增加了“鈉離子鉀離子的檢驗方法”等內容,刪去了“了解活化能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等內容。
二、科學地進行專題強化,突破重難點。在系統復習的基礎上,針對重點和難點進行科學有效地專題復習是必需的。專題復習包括選擇題(這一專題可能很多學生在上學期已經針對性鞏固訓練過),無機框圖推斷,化工流程分析,有機合成與推斷,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實驗,化學計算等專題的復習。專題的復習會以知識為載體,訓練基本技能,提煉化學觀念與思想方法,并應用它們來分析解決典型化學問題。我們強調大家重視化學反應原來內容在專題中的滲透與運用。
三、及時地糾錯反思,減少失誤率。糾錯反思是學生有效復習環節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錯誤可以充分暴露學生的漏洞,及時地矯正并進行認真反思,可以彌補復習過程中的疏漏部分,減少答題失誤。建議大家能準備錯題本,主動地收集自己的答題錯誤,經常溫習這些錯誤,引以為鑒,減少考試中的失誤率,高效地提升自己的化學實力。
政治
《經濟生活》要多投入
高三政治備課組長王曉燕
一、復習中要對《考試說明》所列知識點落實到位。完整、準確地把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做到“點點清”;構造知識網絡,增強調動知識的能力;嘗試運用知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提高描述和闡釋問題的能力。
二、重點放在“理解”、“評析”、“說明”、“運用”上。《經濟生活》內容多、要求高,是歷年考試的重點,需要用更多的精力打牢基礎。《生活與哲學》靈活度高、掌握難度大,在考試中所占比例也較大,應放在復習的突出位置。《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所占比例相對較小,但知識點較為散亂、要求記憶的內容多,應著重理清結構、突出重點。《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僅以簡析題的形式進行考查,應注意練習的針對性。從2008年考試情況來看,必修2與選修3相關內容在考查中互不交叉,應把握好各自不同的側重點。
三、注意關注新課程高考的發展趨勢,研究其典型題示例。精選題目,提高訓練的有效度;嚴格規范語言,提高表達的準確性、簡潔性、條理性。
四、關注身邊的生活,對社會熱點進行整理,排出關鍵詞;如: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紀念、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球金融危機等。
歷史
關注長效熱點問題
高三把關教師吉健
一、《考試說明》是高考命題的依據,要認真領會《考試說明》的要求,明確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建議將通史復習與專題復習相結合,以通史為線索,以歷史階段為依托,注重政治、經濟、文化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構建主干知識框架。
二、(1)關注《考試說明》的增刪部分和表述變化之處,注意對比人教版和人民版教材的重合點和不同點,將教材提綱化,條理化,這樣更加便于記憶和理解;(2)關注長效熱點問題:有些熱點問題與歷史聯系緊密,將長期成為高考命題的熱點。如“三農”問題、民本思想及民生問題,國際關系中的大國崛起,中外歷史上的政黨,中外歷史上的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進程問題等。
三、(1)加強專項訓練和限時訓練:我們反對“題海戰術”,但在精選試題的前提下,進行專項訓練和限時訓練是完全必要的。通過訓練可以發現備考中的不足,以便查漏補缺,舉一反三,另外同學們要注意錯題和難題的整理;(2)加強解題能力,總結答題技巧:選擇題解題要慢,須認真審題,看全并看懂設問與選項;材料題要先剖析設問,搜索有效的材料信息并結合教材,規范化答題,做到要點化、段落化、序號化;(3)加強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歷史思維能力是學習、研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如用辨證法看待歷史人物和事件,以文明史觀分析世界文明的演進與交融,以全球史觀解釋經濟與政治等。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