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盲目和功利 文理分科還是暫時不分為好
即使國家實施文理不分科,但是高一、高二的學生會有文理的傾向,這種傾向是自己產生的,在潛意識中會實行“分科”。比如一名生想報考會計學專業,那么數學就必須好,其他課程成績往往會不如數學,這些都是個人意愿阻擋不住的。
如果用政策手段規范文理不分科,從目前來看具有一定盲目性和功利性。從提高國民整體素質來考慮,文理精通并有一定側重和專業方向很重要,這也利于孩子在大學畢業后的職業生涯發展。前些年,遼寧省實現的大綜合300分卷,每科50分,這樣很不利于人才選拔。同樣考入大學的物理專業,但是學生之間的專業基礎是有差距的。
其實,文理是否分科并不是問題癥結所在,最關鍵的是要改革高考制度,實行高考社會化。首要的一點便是實行“考”、“教”分離,具體地講就是中學只負責把學生培養合格的中學生,至于高考則完全是政府和大學的事,中學只要向大學提供必要的學生資料或證明材料就行了。
其實,實行高考社會化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大學升學競爭同樣激烈,但由于人家實行的是“考”、“教”分離,所以這些國家的中學就能從升學競爭中“全身”而退,學校上下既沒發瘋也不發狂,而是從容地關注人的全面發展。
新東方銘師堂副校長兼教研中心主任王旭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