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網,提供查院校、選專業、填志愿,高考擇校路線規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

《院校錄取線差排序表》說明

2009-02-25 09:39:55 來源:

根據歷年各院校招生情況,運用 “3/8線差法”理論,可以直接定量推測今年各院校在本省的錄取線差,指導考生根據自己的成績定位,快速篩選目標院校,科學填報志愿,達到以較少的分數余量錄取到較為理想的大學之目的。根據往年實際錄取情況檢驗,預測成功率可達90%以上,這對考生填報志愿無疑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和非常大的實用價值。為加深理解,提高大家的實際操作能力,現對《排序表》所涉及的指標及使用方法介紹如下(參見《排序表》表1及表5:即遼寧一本文史類及遼寧二本文史類)。

一、排序表指標及結構介紹

1.錄取數據

本表列示了以往各年度的錄取數據,其意義如下:

錄取人數——院校當年在該省實際錄取人數。

一志愿上線數——第一志愿報考某校并達到該院校所在批次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數。

高分段——錄取到該院校成績最好的考生所處分數段。

錄取分數線——院校錄取考生的最低分數。

補報志愿錄取分——院校通過志愿表所列各志愿順序未能完成計劃,而采取征集志愿方式錄取考生的最低分數。

2. 相關概念:

錄取線差——院校錄取分數與院校所在批次控制分數線的差值。也即院校錄取分數比所在批次控制分數線高出多少分。比如:北京大學文史類2008年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為622分,則北京大學的錄取線差為622-538=84分(遼寧文史類2008年一本控制分數線為538分)。

權數和加權指標——《統計學》是如此定義權數的:在統計計算中,用來衡量總體中各單位標志值在總體中作用大小的數值叫“權數”。權數用相對數表示時又稱比重,如50%。

在綜合分析院校錄取數據時,一般都要以近若干年度的錄取數據為依據。為了使分析結果更符合實際情況,我們一般不應簡單地取各年度數據的平均值,而應按照年度越近其錄取數據對我們的重要程度越大,年度越遠其錄取數據對我們的重要程度越小的原則賦予各年度不同的比重,這個年度比重就是權數。

根據這些“年度權數”計算的各項平均指標就叫“加權指標”。比如:根據各年度權數計算的平均3/8線差叫做“加權3/8線差”,根據各年度權數計算的平均一愿上線率叫做“加權一愿上線率”。

加權指標的基本計算公式是:A=∑ai•xi (A:加權指標 ai:第i年度權數 xi:第i年度指標)。

本《排序表》在計算歷年加權指標時,是按自近而遠遞減的原則賦予“年度權數”的。

3.排序表指標:

“序號”列是對同一錄取批次的所有招生院校按A列的“2009參考報考線差”指標進行降序排列后產生的順序號。比如北京大學“2009參考報考線差”為103分,是最高的,所以排在第1行,往后按序號依次遞減。而且自二本批次開始,各批次院校都是按往年在第一志愿能否完成招生計劃而分別排序的,共分三類:如二本文史類1-88號是近幾年在第一志愿即可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89-259號是近幾年有的年度曾在第一志愿完不成招生計劃的院校;260號以后是近幾年第一志愿均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

“院校層次”對985、211工程院校進行了標注。985(1)表示第一批985院校。

“A、B、C”三列是根據往年錄取數據整理的“2009參考報考線差”、“往年平均報考熱度”、“往年平均分數優勢變化率”指標,是本排序表重要的分析結果,是對考生填報志愿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定量指標。

2009參考報考線差(A列)——也叫加權3/8線差,是以院校往年若干年錄取數據為依據,計算的3/8線差加權平均值(本表對部分院校的該指標進行了經驗修正)。它是今年報考各院校的參考線差,是我們給大家提供的最為重要的定量分析指標。比如北京大學文史類“2009年參考報考線差”為103分,意為單從定量分析的角度看,今年遼寧文史類考生如果能比一本文史類控制分數線高出103分,則報考北京大學應該有很大把握被錄取。

往年平均報考熱度(B列)——是往年若干年一愿上線率的加權平均值。一愿上線率是院校第一志愿上線人數與實際錄取(或計劃)人數的比值。主要用于判斷院校的報考熱度,如院校能否在第一志愿完成招生計劃,考生報考該校上線后錄取的可能性有多大(參見《常用高考術語》——“一愿上線率”)。

往年平均分數優勢變化率(C列)——是往年若干年分數優勢變化率的加權平均值。分數優勢變化率是反映分數優勢率在錄取區間內變化速度的指標。我們可以根據它知道在錄取區間內每增加或降低1分對于分數優勢的影響程度。如表1中北京大學的加權分數優勢變化率為3.6%,意為報考北大的考生每增加1分約能增加3.6%的分數優勢;同理,每減少1分約會降低3.6%的分數優勢(參見《常用高考術語》——“分數優勢率”、“分數優勢變化率”)。

第1-3列是“歷年錄取線差余量”數據,若與A列的“2009參考報考線差”結合起來分析,將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意義。

歷年錄取線差余量——意為如果往年按照排序表中所列的2009參考報考線差這個指標去報考,會有多大分數余量。即若能錄取,將超過院校當年錄取分數線多少分被錄取;若不能錄取,將差多少分(以負數表示)。

二、排序表主要功能

本排序表資料權威,數據齊全,方法科學,可以滿足考生填報志愿時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不同分析的需要,其主要功能如下:

1、預測院校錄取分數。填報高考志愿關鍵在于對院校當年錄取分數進行準確判斷,這是最困擾考生及家長的問題,也是在“3/8線差法”誕生前尚未有人很好解決的問題。本排序表的最主要功能就在于此,它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定量指標——2009年參考報考線差(A列),并依次排序,考生只需根據自己的實力進行簡單對比,即可迅速準確地篩選出目標院校。

2、判斷院校報考熱度。可以根據“往年平均報考熱度”對考生報考這所院校的熱度進行判斷。如遼寧省一本文史類中國人民大學的“往年平均報考熱度”為261%,復旦大學的“往年平均報考熱度”為185%,我們可據此得出兩個結論:一是這兩所院校都比較受考生青睞,一愿上線人數都超過了招生計劃很多。二是若不考慮其他因素,單就 “往年平均報考熱度”這個指標分析,很顯然,遼寧文史類考生報考復旦大學的競爭強度要比報考中國人民大學小一些,當然錄取概率也就相對高一些(即中國人民大學約是2.61個上線考生競爭1個招生指標,而復旦大學約是1.85個上線考生競爭1個招生指標)。

3、為選擇非一志愿院校提供依據。可根據各年度“一愿上線人數”(b列)與“實際錄取人數”(a列)逐年考察二者的大小關系,判斷院校今年在第一志愿能否完成招生計劃。凡“一愿上線人數”>=“實際錄取人數”,則該校這個年度在第一志愿就應該能完成招生計劃,否則,則在第一志愿不能完成招生計劃(2008年第一志愿是否完成計劃,尚需查閱省招辦匯編的《2009年普通高考指導》)。顯然,如果某校往年各年度在第一志愿都沒有完成招生計劃,那么就可以作出該校今年在第一志愿仍然可能完不成招生計劃的判斷。這是選擇第二志愿及后續志愿院校的重要依據,如排序表二本文史類260號后的院校就大多屬此類院校。這些院校也是各批次剛“貼線”的考生選擇第一志愿院校的重要參考,如遼寧2009年文史類剛貼二本線的考生若以第一志愿直接填報本排序表表5中309號-—綏化學院之類院校,則幾乎不可能不錄取。

4、比較院校招生人數。招生人數的多寡也是我們填報志愿時應該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排序表詳列了往年各年度的實際錄取人數,可供參考。

5、考察考生的分數優勢。分數優勢率對于幫助考生選擇報考院校以及填報專業志愿都是極具參考價值的指標。根據前面的介紹,3/8線差的分數優勢率是25%。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加權分數優勢變化率”利用下式很方便地計算出任一分數的分數優勢率。

所求分數的分數優勢率=25%+(所求分數線差-2009參考報考線差)×加權分數優勢變化率

式中25%為加權3/8線差(即“2009年參考報考線差”)的分數優勢率,“加權分數優勢變化率”(即往年平均分數優勢變化率)可從第“C”列查取。

三、排序表使用方法

本排序表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從能否被錄取的角度幫助我們科學合理、方便快捷地篩選報考院校。當已知考生的基本實力(即考生高考分數相對于當年控制線的線差)后,它可以告訴我們報考哪些院校比較有把握錄取,報考哪些院校有可能錄取,報考哪些院校錄取的可能性不大,報考哪些院校根本不可能錄取。

具體使用方法分三個步驟:

第一步:計算考生分數線差。根據考生高考分數(或估分)及當年各批次控制分數線(或估測的各批次控制分數線)計算考生分數線差。假設遼寧2009年度文科考生A,高考分數590分,若遼寧2009年度一本理工類控制分數線為530分,則該考生相對于一本控制線的分數線差是60分;若遼寧2009年度一本理工類控制分數線為550分,則該考生相對于一本控制線的分數線差是40分。

對于知道分數及分數線后填報志愿的考生來說,考生的分數線差很好計算,并且是一個確定的值。但對于考前填報志愿或考后估分填報志愿的考生來說,千萬不能只將考生定位到一個固定的點或線上,而一定要將考生定位到一個合理的區間,除把握住考生的基本水平外,還要充分考慮到考生最好的可能和最差的可能,即在計算出考生的基本分數線差的基礎上,也要計算出考生的最高分數線差和最低分數線差,以便制定科學的填報策略和方案,確保萬無一失。如某考生平均具有40分線差,最好時可能具有60分線差,最差時可能僅具有20分線差。這一點,對于成績不太穩定的考生尤為重要。

第二步:確定可選院校范圍。根據考生的分數線差確定可選院校的大致范圍。假若按線差60分給考生A選擇一本A段院校,則應根據線差60分,與一本A段文史類《排序表》第“A”列的“2009參考報考線差”進行比較。從定量分析的角度說,凡該列“2009參考報考線差”指標等于或小于60分的院校(即表1第30號——天津大學)以后都可列入可選院校范圍之內。當然稍高于60分的部分院校也可列入其內,只不過是在一般情況下,序號越靠前的院校風險越大,錄取概率越小;反之,風險越小,錄取概率越大。

第三步:調整擬報院校的參考線差。主要是根據第1-3列的“歷年錄取線差余量”對擬報院校第“A”列“2009年參考報考線差”的可靠程度逐一進行判斷,并據此調整報考的參考線差。1-3列的誤差數據是這樣計算出來的:

某年錄取誤差=2009參考報考線差 + 某年控制分數線 -某年錄取分數線

所以有

第1列:北京大學文史類2008年的錄取誤差=103+538-622=+19分

第2列:北京大學文史類2007年的錄取誤差=103+538-624=+17分

第3列:北京大學文史類2006年的錄取誤差=103+538-631=+10分

這些錄取線差余量的含義就是:2008年如果按照103分的線差報北京大學文史類,能錄取,并且會高于北京大學當年錄取線19分被錄取;2007年如果按照103分的線差報北京大學文史類,能錄取,并且同樣會高于北京大學當年錄取線17分被錄取;2006年如果按照103分的線差報北京大學,能錄取,并且會高于北京大學當年錄取線10分被錄取。

所以“2009參考報考線差”告訴我們應該按多少線差去報,而“歷年錄取線差余量”數據則告訴我們這樣去報在往年會有多大分數余量。顯然,我們應該認真分析“歷年錄取線差余量”情況,來調整今年報考各院校的參考線差。可按以下兩種情況分別處理:

1、如果院校各年度的錄取線差余量都為正數,且都具有一定的分數余量(如15分以上),那么,可以認為“A”列的“2009參考報考線差”是可靠的,可以直接作為我們今年填報該校的參考線差。如如表1:一本A段文史類第17號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如果院校各年度的錄取線差余量不穩定,相互間偏差很大(甚至有正有負),那么,就應該結合您對該院校當年錄取線差變化趨勢的定性判斷來確定。這就是所謂明顯具有“大小年”特征的院校,必須先對其將是“大年”還是“小年”作出基本判斷(多為自己的主觀判斷,實際上帶有很大 “賭”的成份),再確定填報該校的參考線差。如表6:本科二批理工類第6號院校——南京審計學院即屬此類。

將通過以上方法確定的參考線差再與考生所具有的分數線差一一比較,就能很容易地篩選出哪些院校門檻太高,不適合填報;哪些院校門檻適中,適合填報;哪些院校門檻太低,不屑于填報;哪些院校錄取數據不穩定,風險太大,須謹慎填報。

例:假設為考后估分填報志愿,遼寧理工類考生張某,高考估分580分。填報步驟簡介如下:

1.判斷今年理工類一本控制分數線。主要聽取高中學校的判斷和建議(凡估分填報志愿的省份,高考后各地區高中學校都會互相溝通,對各批次控制分數線進行會商,并將會商結果通報給考生。根據往年的實踐檢驗,會商的各批次控制線多數年度誤差較小,一般不會超過10分,可以滿足考生填報志愿的需要;但也有個別年度個別批次出現較大誤差的情況,千萬要慎重)。假設會商的理工類一本控制分數線為530分。

2.計算考生高考線差。線差:580-530=50分

3.分析考生高考線差的可信度。即根據其平時成績判斷(參見志愿指導篇•操作方法介紹——方法2:怎樣給考生準確定位)。假設其平時各次考試的線差也在50分左右,成績波動不大,則可按50分的報考線差篩選院校(如果平時成績高于或低于50分線差,則應充分考慮平時的成績,確定合乎實際的報考線差)。

4.確定可選院校范圍。查表2,可知第72號——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2009參考報考線差”為50分)以后的院校都可以列為預選范圍(通常可將考生報考線差減20左右分來確定院校范圍下限,即到第112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當然稍高于50分線差的部分院校只要具有足夠的錄取線差余量也可考慮。

5.判斷報考各院校的風險。主要根據1——3列“歷年錄取線差余量”數據分析。通過比較,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判斷出第72號以后的多數院校錄取線差余量都較穩定,各年度錄取線差波動不大。這樣,第一志愿報考院校即可根據考生好惡在這個范圍內選定(當為平行志愿時,可根據“2009參考報考線差”的大小,按一定的梯度依次遞減來確定報考院校)。至此,一本A段院校的選擇即告結束。重復前面的過程,分別填報一本B段、二本批次的志愿(建議一本考生的志愿都要填報到二本批次,以防萬一)。

四、特別提示

1.由于數據量很大,在收集、抄錄、整理、計算過程中難免有誤。鑒此,請務必對您最后選定院校的錄取數據與本省招生辦公布的原始數據進行核對,以免因個別錯誤數據而誤導你的填報策略。更望能及時反饋您發現的錯誤以便再版時更正。

2.雖然多數院校各年度的錄取數據相對比較穩定,但高考錄取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就單個院校而言,什么意外都可能發生,而且每年都有意外發生。因此,填報高考志愿必須綜合分析,決不能機械地使用本排序表提供的定量參考指標,而且志愿表的各批次、各個志愿間應該相互補充,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以保證萬無一失。

3.本排序表的“2009參考報考線差”僅是從盡量少浪費分數而又保證以較大的概率進入院校錄取門檻角度考慮的,若還想錄取到較熱門的專業則須根據院校往年各專業錄取情況對該指標進行相應調整。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高考低分擇校動態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日本欧美视频网站 | 亚洲国产福利网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福利精品视频 |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