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北大附中遠程教育網資料文學常識和名句一
2009-02-19 09:47:54
來源:
題型提示
《考試說明》對這一部分考查要求有四項:
1.識記中國重要作家的時代及代表作。
2.識記外國重要作家的國別及代表作。
3.識記文學體裁常識。
4.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所謂“重要作家”,是指初、高中語文課本所涉及的一流作家,或選用其作品,或在單元知識短文和課文注釋中介紹過的(這里也包括一些古今中外作家,知名度較高但沒有文章入選課文的)。中學課本涉及的古今中外的作家,將近300人,應識記每位作家的姓名、國別、代表作等,其中的中國作家還要記住原名、筆名、字、號等。
所謂“文學體裁”,是指常見的文學體裁: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所謂”常識”,是指體裁的概念、分類、發展、藝術特點等。
考查“作家作品”和“文學體裁”,以往高考中采用選擇題這一題型,將兩者結合起來考。
在以往的高考試卷中,曾經考過“默寫中國名言、名句”這一內容。由于有不同意見,高考就取消了這一內容。經過幾年的調查研究,人們逐漸形成了共識:背誦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名句名篇具有永恒的思想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背誦名句名篇對于幫助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陶冶情操、增強語言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很有幫助。因此,《考試說明》中又恢復了這一內容。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考查一般采用填空題這一題型。
《考試說明》對這一部分考查要求有四項:
1.識記中國重要作家的時代及代表作。
2.識記外國重要作家的國別及代表作。
3.識記文學體裁常識。
4.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所謂“重要作家”,是指初、高中語文課本所涉及的一流作家,或選用其作品,或在單元知識短文和課文注釋中介紹過的(這里也包括一些古今中外作家,知名度較高但沒有文章入選課文的)。中學課本涉及的古今中外的作家,將近300人,應識記每位作家的姓名、國別、代表作等,其中的中國作家還要記住原名、筆名、字、號等。
所謂“文學體裁”,是指常見的文學體裁: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所謂”常識”,是指體裁的概念、分類、發展、藝術特點等。
考查“作家作品”和“文學體裁”,以往高考中采用選擇題這一題型,將兩者結合起來考。
在以往的高考試卷中,曾經考過“默寫中國名言、名句”這一內容。由于有不同意見,高考就取消了這一內容。經過幾年的調查研究,人們逐漸形成了共識:背誦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名句名篇具有永恒的思想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背誦名句名篇對于幫助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陶冶情操、增強語言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很有幫助。因此,《考試說明》中又恢復了這一內容。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考查一般采用填空題這一題型。
典例解析
【例1】 2001年高考試題第7題:
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左傳》、《史記》等歷史散文作品,以“實錄”的筆法將人物寫得真實豐滿,有血有肉。
B.《項脊軒志》以清淡樸素的筆法寫身邊瑣事,親切動人。它的作者歸有光被認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駱駝祥子》以及葉圣陶的《倪煥之》是我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長篇小說。
D.馬克?吐溫和歐?亨利都擅長寫諷刺小說。馬克?吐溫的《競選州長》、《百萬英鎊》和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等都深受讀者的喜愛。
【答案】 B
【解析】 文學常識的考查,一般是以中學語文教材中出現過的作家作品為考查范圍,把有關作家的基本情況,包括年代、國別、代表作品、文學史以及文學體裁等方面的內容加以編排,讓考生判斷正誤。本題要求從四個選項中選出錯誤的一項,答案應為B項。歸有光(1506~1571),字熙甫,號震川,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散文家。他的著名散文《項脊軒志》選入中學語文教材!巴┏桥伞眲t是清代的文學流派,代表作家方苞、姚鼐都有作品入選中學教材。A、C、D三項涉及的文學常識,也均沒有超出中學語文教材的范圍。只要對有關課文資料或注釋文字稍加留意,應該是不難選出正確答案的。
【例2】 2001年全國高考試題第7題(江西、山西、天津卷):
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先秦散文包括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歷史散文有《左傳》、《國語》、《戰國策》等,諸子散文有《論語》、《孟子》、《莊子》等。
B.元雜劇是一種歌舞劇,有三個構成部分:賓白、唱詞、科介。三者交相配合,推動劇情發展,刻畫人物性格。
C.話劇《日出》以都市生活為背景,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初期中國社會的黑暗現實,是曹禺繼《雷雨》之后的又一部優秀作品。
D.《歐也妮?葛朗臺》的作者巴爾扎克、《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作者莎士比亞、《項鏈》的作者莫泊桑,都是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解析】 本題的正確選項為D項,也就是說,D項的表述是錯誤的。因為巴爾扎克、莫泊桑是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但莎士比亞是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戲劇家、詩人,把莎士比亞說成是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顯然是錯誤的。D項涉及的幾個作家作品,在高中語文第四冊教科書中出現過A、B、C三項的表述均是正確的。A項關于先秦散文的內容在高中語文第一冊教科書中出現過,B項關于元雜劇的內容,C項關于《日出》的內容,均見于第四冊《語文讀本》。
【例3】 1997年全國高考試題第29題:
補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選三句)。
(1) ,無以至千里。(《茍子?勸學》)
(2) ,教然后知困。(《禮記?學記》)
(3) ,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寄意寒星荃不察, 。(魯迅《自題小像》)
【答案】 (1)不積跬步 (2)學然后知不足 (3)停車坐愛楓林晚 (4)我以我血薦軒轅
【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內容,都是學生學過的、常見的名言警句!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出自高中教材《勸學》;“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兩句魯迅的詩在初中學習《藤野先生》和高中的《〈吶喊〉自序》等課文時,可能了解到。“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則是小學就學過的詩句。另外,試題要求從四句中選擇三句回答,難度并不大。只是“跬”、“坐”、“軒轅”等詞語容易寫錯。
【例4】 1998年全國高考試題第29題:
寫出下列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選三句)
(1) ,人不學不知義。(《禮記?學記》)
(2) ,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贈花卿》)
(3)舊時王謝堂前燕, 。(劉禹錫《烏衣巷》)
(4) ,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答案】(1)玉不琢不成器 (2)此曲只應天上有 (3)飛入尋常百姓家 (4)小荷才露尖尖角
【例5】 2002年全國高考試題第18題:
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選兩小題)
(1)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 !(白居易《琵琶行》)
(2)千古江山, 。舞榭歌臺, 。(辛棄疾《永遇樂?京回北固亭懷古》)
(3)故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荀子《勸學》)
【答案】(1)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2)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3)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寫,能力層級為A。
2001年的《考試說明》中列入了“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內容,這不是對以前《考試說明》中要求默寫“名言名句”簡單的恢復,而是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名篇”中既有詩歌也有散文。這次試題中出了三段:(1)是白居易《琵琶行》一詩中的四句,要求考生寫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兩句,這兩句是膾炙人口的佳句。(2)是辛棄疾《永遇樂?京回北固亭懷古》一詞開首的兩句,要求學生默寫出“英雄無覓孫仲謀處”“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兩句。(3)是荀子《勸學》中的一段,要求學生默寫出“不積小流……”“駑馬十駕……”兩句。這一段以幾個比喻來說明學習的方法,認為成功必須要靠不斷的努力。
【例6】 2002年全國高考試題第18題(兩省一市題):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段中的空缺部分。(只選2小題)
(1)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 。(杜甫《登高》)
(2)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蘇武《念奴嬌?赤壁懷古》)
(3)古之圣人, ;今之眾人,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韓愈《師說》)
【答案】(1)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2)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人生如夢,一尊還樽江月
(3)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寫,能力層級為A。
這次試題中出了三段:(1)是杜甫《登高》一詩中的前兩聯,要求學生默寫出“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兩句。這兩句是膾炙人口的佳句。(2)是蘇軾《念奴橋?赤壁懷古》中的下半闕,要求學生默寫出“羽扇綸巾……”、“人生如夢……”兩句。這下半句是從周瑜的功業寫到了自己的感慨,“一樽還酹江月”寄托了作者的感情。(3)是韓愈《師說》中的一段,要求學生默寫出“其出人也遠矣……”、“其下圣人也亦遠矣……”兩句。這段話充分說明了“圣益圣”、“愚益愚”的道理。
【例1】 2001年高考試題第7題:
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左傳》、《史記》等歷史散文作品,以“實錄”的筆法將人物寫得真實豐滿,有血有肉。
B.《項脊軒志》以清淡樸素的筆法寫身邊瑣事,親切動人。它的作者歸有光被認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駱駝祥子》以及葉圣陶的《倪煥之》是我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長篇小說。
D.馬克?吐溫和歐?亨利都擅長寫諷刺小說。馬克?吐溫的《競選州長》、《百萬英鎊》和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等都深受讀者的喜愛。
【答案】 B
【解析】 文學常識的考查,一般是以中學語文教材中出現過的作家作品為考查范圍,把有關作家的基本情況,包括年代、國別、代表作品、文學史以及文學體裁等方面的內容加以編排,讓考生判斷正誤。本題要求從四個選項中選出錯誤的一項,答案應為B項。歸有光(1506~1571),字熙甫,號震川,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散文家。他的著名散文《項脊軒志》選入中學語文教材!巴┏桥伞眲t是清代的文學流派,代表作家方苞、姚鼐都有作品入選中學教材。A、C、D三項涉及的文學常識,也均沒有超出中學語文教材的范圍。只要對有關課文資料或注釋文字稍加留意,應該是不難選出正確答案的。
【例2】 2001年全國高考試題第7題(江西、山西、天津卷):
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先秦散文包括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歷史散文有《左傳》、《國語》、《戰國策》等,諸子散文有《論語》、《孟子》、《莊子》等。
B.元雜劇是一種歌舞劇,有三個構成部分:賓白、唱詞、科介。三者交相配合,推動劇情發展,刻畫人物性格。
C.話劇《日出》以都市生活為背景,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初期中國社會的黑暗現實,是曹禺繼《雷雨》之后的又一部優秀作品。
D.《歐也妮?葛朗臺》的作者巴爾扎克、《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作者莎士比亞、《項鏈》的作者莫泊桑,都是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解析】 本題的正確選項為D項,也就是說,D項的表述是錯誤的。因為巴爾扎克、莫泊桑是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但莎士比亞是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戲劇家、詩人,把莎士比亞說成是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顯然是錯誤的。D項涉及的幾個作家作品,在高中語文第四冊教科書中出現過A、B、C三項的表述均是正確的。A項關于先秦散文的內容在高中語文第一冊教科書中出現過,B項關于元雜劇的內容,C項關于《日出》的內容,均見于第四冊《語文讀本》。
【例3】 1997年全國高考試題第29題:
補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選三句)。
(1) ,無以至千里。(《茍子?勸學》)
(2) ,教然后知困。(《禮記?學記》)
(3) ,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寄意寒星荃不察, 。(魯迅《自題小像》)
【答案】 (1)不積跬步 (2)學然后知不足 (3)停車坐愛楓林晚 (4)我以我血薦軒轅
【解析】 本題所考查的內容,都是學生學過的、常見的名言警句!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出自高中教材《勸學》;“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兩句魯迅的詩在初中學習《藤野先生》和高中的《〈吶喊〉自序》等課文時,可能了解到。“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則是小學就學過的詩句。另外,試題要求從四句中選擇三句回答,難度并不大。只是“跬”、“坐”、“軒轅”等詞語容易寫錯。
【例4】 1998年全國高考試題第29題:
寫出下列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選三句)
(1) ,人不學不知義。(《禮記?學記》)
(2) ,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贈花卿》)
(3)舊時王謝堂前燕, 。(劉禹錫《烏衣巷》)
(4) ,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答案】(1)玉不琢不成器 (2)此曲只應天上有 (3)飛入尋常百姓家 (4)小荷才露尖尖角
【例5】 2002年全國高考試題第18題:
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選兩小題)
(1)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 !(白居易《琵琶行》)
(2)千古江山, 。舞榭歌臺, 。(辛棄疾《永遇樂?京回北固亭懷古》)
(3)故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荀子《勸學》)
【答案】(1)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2)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3)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寫,能力層級為A。
2001年的《考試說明》中列入了“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內容,這不是對以前《考試說明》中要求默寫“名言名句”簡單的恢復,而是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名篇”中既有詩歌也有散文。這次試題中出了三段:(1)是白居易《琵琶行》一詩中的四句,要求考生寫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兩句,這兩句是膾炙人口的佳句。(2)是辛棄疾《永遇樂?京回北固亭懷古》一詞開首的兩句,要求學生默寫出“英雄無覓孫仲謀處”“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兩句。(3)是荀子《勸學》中的一段,要求學生默寫出“不積小流……”“駑馬十駕……”兩句。這一段以幾個比喻來說明學習的方法,認為成功必須要靠不斷的努力。
【例6】 2002年全國高考試題第18題(兩省一市題):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段中的空缺部分。(只選2小題)
(1)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 。(杜甫《登高》)
(2)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蘇武《念奴嬌?赤壁懷古》)
(3)古之圣人, ;今之眾人,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韓愈《師說》)
【答案】(1)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2)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人生如夢,一尊還樽江月
(3)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寫,能力層級為A。
這次試題中出了三段:(1)是杜甫《登高》一詩中的前兩聯,要求學生默寫出“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兩句。這兩句是膾炙人口的佳句。(2)是蘇軾《念奴橋?赤壁懷古》中的下半闕,要求學生默寫出“羽扇綸巾……”、“人生如夢……”兩句。這下半句是從周瑜的功業寫到了自己的感慨,“一樽還酹江月”寄托了作者的感情。(3)是韓愈《師說》中的一段,要求學生默寫出“其出人也遠矣……”、“其下圣人也亦遠矣……”兩句。這段話充分說明了“圣益圣”、“愚益愚”的道理。
方法指津
1.注重積累。文學常識的積累,應當課內、課外結合,點面結合。要盡可能多讀作品,使“文學常識簡表”所列的作家作品,變成鮮活可感的具體形象。
2.及時梳理。平時積累的知識可能是分散的、凌亂的,及時梳理則能形成一定的系統,顯示出較為清晰的脈絡,這樣能便于識記。
3.先理解后識記。我們在學習文學常識時,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并力求準確無誤,切不可模棱兩可。感覺到的東西,并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準確地記住它。
4.善于辨析。高考文學常識題多在人們熟知的作家作品和文學體裁的范圍內取材,但又往往在命題角度上變化出新。因此,善于比較辨析是正確答題的關鍵。
1.注重積累。文學常識的積累,應當課內、課外結合,點面結合。要盡可能多讀作品,使“文學常識簡表”所列的作家作品,變成鮮活可感的具體形象。
2.及時梳理。平時積累的知識可能是分散的、凌亂的,及時梳理則能形成一定的系統,顯示出較為清晰的脈絡,這樣能便于識記。
3.先理解后識記。我們在學習文學常識時,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并力求準確無誤,切不可模棱兩可。感覺到的東西,并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準確地記住它。
4.善于辨析。高考文學常識題多在人們熟知的作家作品和文學體裁的范圍內取材,但又往往在命題角度上變化出新。因此,善于比較辨析是正確答題的關鍵。
專題訓練
(一)
1.依次寫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及其所處的時代。
①《離騷》 ( ) ②《養生主》 ( )
③《淮南子》 ( ) ④《后漢書》 ( )
⑤《樂府詩集》 ( ) ⑥《觀滄! ( )
⑦《桃花源記》 ( ) ⑧《世說新語》 ( )
⑨《滕王閣序》 ( ) ⑩《黃鶴樓》 ( )
○11《蜀道難》 ( ) ○12《兵車行》 ( )
○13《長恨歌》 ( ) ○1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
○15《游子吟》 ( ) ○16《馬說》 ( )
○17《三戒》 ( ) ○18《陋室銘》 ( )
○19《秋聲賦》 ( ) ○20《傷仲永》 ( )
○21《夢溪筆談》 ( ) ○22《赤壁賦》 ( )
○23《容齋隨筆》 ( ) ○24《劍南詩稿》 ( )
○25《天凈沙?秋思》 ( ) ○26《西廂記》 ( )
○27《牡丹亭》 ( ) ○28《聊齋志異》 ( )
○29《官場現形記》 ( ) ○30《老殘游記》 ( )
2.寫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及其國別。
①《奧德賽》 ( ) ②《哈姆雷特》 ( )
③《人間喜劇》 ( ) ④《歐根?奧涅金》 ( )
⑤《丑小鴨》 ( ) ⑥《草葉集》 ( )
⑦《湯姆?索亞歷險記》 ( ) ⑧《柏林之圍》 ( )
⑨《羊脂球》 ( ) ⑩《變色龍》 ( )
○11《麥棋的禮物》 ( ) ○12《紅與黑》 ( )
○13《堂?吉訶德》 ( ) ○14《戰爭與和平》 ( )
○15《巴黎圣母院》 ( ) ○16《雙城記》 ( )
○17《我的百花故事》 ( ) ○18《牛虻》 ( )
○19《神曲》 ( ) ○20《浮士德》 ( )
○21《偽君子》 ( ) ○22《老人與海》 ( )
○23《毀滅》 ( ) ○24《簡?愛》 ( )
○25《巨人傳》 ( ) ○26《三個火槍手》 ( )
○27《愛彌兒》 ( ) ○28《唐璜》 ( )
○29《陰謀與愛情》 ( ) ○30《復活》 ( )
○31《獵人筆記》 ( ) ○32《怎么辦》 ( )
○33《靜靜的頓河》 ( ) ○34《茶花女》 ( )
○35《源氏物語》 ( ) ○36《蟹工船》 ( )
○37《苦難的歷程》 ( ) ○38《十日談》 ( )
○39《玩偶之家》 ( ) ○40《變形記》 ( )
3.在括號里寫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①《嘗試集》 ( ) ②《女神》 ( )
③《倪煥之》 ( ) ④《朝花夕拾》 ( )
⑤《子夜》 ( ) ⑥《紅燭》 ( )
⑦《義勇軍進行曲》 ( ) ⑧《四世同堂》 ( )
⑨《寄小讀者》 ( ) ⑩《二月》 ( )
○11《莎菲女士的日記》 ( ) ○12《家》 ( )
○13《小二黑結婚》 ( ) ○14《暴風驟雨》 ( )
○15《日出》 ( ) ○16《圍城》 ( )
○17《保衛延安》 ( ) ○18《一代風流》 ( )
○19《李自成》 ( ) ○20《燕山夜話》 ( )
○21《紅旗譜》 ( ) ○22《青春之歌》 ( )
○23《創業史》 ( ) ○24《鐵道游擊隊》 ( )
○25《花城》 ( ) ○26《林海雪原》 ( )
○27《白毛女》 ( ) ○28《紅巖》 ( )
○29《李雙雙》 ( ) ○30《班主任》 ( )
(一)
1.依次寫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及其所處的時代。
①《離騷》 ( ) ②《養生主》 ( )
③《淮南子》 ( ) ④《后漢書》 ( )
⑤《樂府詩集》 ( ) ⑥《觀滄! ( )
⑦《桃花源記》 ( ) ⑧《世說新語》 ( )
⑨《滕王閣序》 ( ) ⑩《黃鶴樓》 ( )
○11《蜀道難》 ( ) ○12《兵車行》 ( )
○13《長恨歌》 ( ) ○1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
○15《游子吟》 ( ) ○16《馬說》 ( )
○17《三戒》 ( ) ○18《陋室銘》 ( )
○19《秋聲賦》 ( ) ○20《傷仲永》 ( )
○21《夢溪筆談》 ( ) ○22《赤壁賦》 ( )
○23《容齋隨筆》 ( ) ○24《劍南詩稿》 ( )
○25《天凈沙?秋思》 ( ) ○26《西廂記》 ( )
○27《牡丹亭》 ( ) ○28《聊齋志異》 ( )
○29《官場現形記》 ( ) ○30《老殘游記》 ( )
2.寫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及其國別。
①《奧德賽》 ( ) ②《哈姆雷特》 ( )
③《人間喜劇》 ( ) ④《歐根?奧涅金》 ( )
⑤《丑小鴨》 ( ) ⑥《草葉集》 ( )
⑦《湯姆?索亞歷險記》 ( ) ⑧《柏林之圍》 ( )
⑨《羊脂球》 ( ) ⑩《變色龍》 ( )
○11《麥棋的禮物》 ( ) ○12《紅與黑》 ( )
○13《堂?吉訶德》 ( ) ○14《戰爭與和平》 ( )
○15《巴黎圣母院》 ( ) ○16《雙城記》 ( )
○17《我的百花故事》 ( ) ○18《牛虻》 ( )
○19《神曲》 ( ) ○20《浮士德》 ( )
○21《偽君子》 ( ) ○22《老人與海》 ( )
○23《毀滅》 ( ) ○24《簡?愛》 ( )
○25《巨人傳》 ( ) ○26《三個火槍手》 ( )
○27《愛彌兒》 ( ) ○28《唐璜》 ( )
○29《陰謀與愛情》 ( ) ○30《復活》 ( )
○31《獵人筆記》 ( ) ○32《怎么辦》 ( )
○33《靜靜的頓河》 ( ) ○34《茶花女》 ( )
○35《源氏物語》 ( ) ○36《蟹工船》 ( )
○37《苦難的歷程》 ( ) ○38《十日談》 ( )
○39《玩偶之家》 ( ) ○40《變形記》 ( )
3.在括號里寫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①《嘗試集》 ( ) ②《女神》 ( )
③《倪煥之》 ( ) ④《朝花夕拾》 ( )
⑤《子夜》 ( ) ⑥《紅燭》 ( )
⑦《義勇軍進行曲》 ( ) ⑧《四世同堂》 ( )
⑨《寄小讀者》 ( ) ⑩《二月》 ( )
○11《莎菲女士的日記》 ( ) ○12《家》 ( )
○13《小二黑結婚》 ( ) ○14《暴風驟雨》 ( )
○15《日出》 ( ) ○16《圍城》 ( )
○17《保衛延安》 ( ) ○18《一代風流》 ( )
○19《李自成》 ( ) ○20《燕山夜話》 ( )
○21《紅旗譜》 ( ) ○22《青春之歌》 ( )
○23《創業史》 ( ) ○24《鐵道游擊隊》 ( )
○25《花城》 ( ) ○26《林海雪原》 ( )
○27《白毛女》 ( ) ○28《紅巖》 ( )
○29《李雙雙》 ( ) ○30《班主任》 ( )
(二)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名 ,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思想核心為“仁”,F存《 》,記錄了孔子的言行,為其弟子及再傳弟子編集。
2.老子:春秋時思想家、學派創始人。一說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主張清靜無為! 》是道家典籍,有81章。
3.墨子:春秋時思想家、墨家學派創始人。魯國人。主張“兼愛”! 》是墨家的典籍,為墨子及其弟子所寫。
4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于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的又一最有影響的大師,封建時代被尊為“亞圣”,又與孔子并稱“ ”。主張實行“仁政”、“王道”,與弟子著書7篇261章,即《孟子》!睹献印肥侨寮业慕浀渲髦,也是先秦的杰出著作。
5.莊子:戰國時期思想家。名 ,繼承老子之“道德自然”觀!肚f子》是道家著作,也稱《南華經》。
6.荀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名 ,韓非和李斯之師,《荀子》為儒家著作,現存32篇。
7.韓非:戰國末年的哲學家和政治家。著有《孤憤》、《五蠹》、《說難》等,《韓非子》是 家代表作,后人集韓非之作及評韓之文而成,55篇。韓非是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
8.《列子》:相傳為戰國鄭人 所作。原存本子已經遺失,現存本子由東晉張湛輯注!队薰粕健烦鲇诖吮。
9.《呂氏春秋》:一名《呂覽》,先秦雜家代表作,戰國末年秦相 集門客編寫。
10.諸子散文:先秦時期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或他們的著作。先秦諸子有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農、雜、小說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 家、 家、 家和 家,其代表著作分別為《論語》、《孟子》、《荀子》、《老子》、《莊子》、《韓非子》、《墨子》。在各學派中,首先興起的是由孔子創立的儒家,繼起的是墨家,然后是其他各家。
11.三教九流:三教指 。九流指儒家者流、陰陽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縱橫家者流、雜家者流、農家者流。
12.屈原:戰國末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平,字 。是我國古代 主義詩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主要代表作品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他的作品語言優美,想像豐富,感情奔放。他的作品千古傳誦,對后世影響極大,他的詩篇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寶庫的偉大貢獻。1953年,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士,曾把他推舉為 。
13.李斯: 代政治家。他建議對六國采取各個擊破的政策,對秦始皇統一六國起了較大的作用。著有《諫逐客書》。
14.《戰國策》:國別體史書,共33篇。雜記東西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中山諸國之事,以記敘謀臣策士的說辭書信為主。是西漢 編修,相傳曾鞏作了補訂。
15.劉向: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著有《新序》、《說苑》等。編修《 》。
16.賈誼:西漢 家、 家,代表作有《論積貯疏》和《過秦論》等。
17.司馬遷:中國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字子長。所著史籍人稱為《太史公書》,后稱《史記》,是中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由本紀(12篇)、表(10篇)、書(8篇)、世家(30篇)和列傳(70篇)五部分組成。本書傳記語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傳記文學作品。對后世史學和文學均有深遠影響,魯迅先生稱其為“ ”。
18.班固:東漢的史學家和文學家。著有《 》,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19.曹操: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字孟德,現存20余首樂府詩,代表作是《 》、《龜雖壽》和《短歌行》。
20.諸葛亮: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字 ,人稱“臥龍”。《出師表》是千古名作。
21.酈道元:北朝魏地理學家、散文家。字善長。著有《水經注》40卷。闡述《 》中1000多條水道的源流及沿岸風土景物,并訂正《水經》中的謬誤。
22.陳壽:西晉哲學家。字承祚,著有《 》,它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合稱為“前四史”。
23.傅玄:西晉哲學家和 家。字休奕。封鶉觚(gū)子。著有《傅子》、《傅玄集》,《馬均傳》是其作品之一。
24.李密:西晉武陽人,字 ,一名虔。有《陳情表》。
25.范曄:南朝著名史學家和文學家。字蔚宗,著有《后漢書》,“前四史”加上從 的二十個朝代的紀傳體斷代史,合稱“二十四史”。
26.劉勰: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字彥和。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龍》,發展了前人進步的文學理論批評,體系比較完整,是我國古代 的巨著。
27.陶淵明:東晉文學家、詩人。一名潛,字 ,私謚靖節。其詩以《歸去來兮辭》、《飲酒》、《桃花源詩》、《詠荊軻》、《讀山海經》等為代表,今存《陶淵明集》。
28.王羲之:東晉著名書法家,有“ ”之稱。字遺少。曾任右軍將軍,人們常稱他為“王右軍”。著有《王右軍集》,《蘭亭集序》是其中的著名序文。
29.吳均:南朝梁文學家。字叔癢!杜c 書》是其代表作。
30.丘遲:南朝梁文學家。字范希。明人輯有《丘司空集》,《與陳伯之書》是 文中之佳作。
31.徐陵:南朝詩人。若有《玉臺新詠》,它是繼《詩經》《楚辭》之后的又一本詩歌總集。《孔雀東南飛》出于此。它是我國古代最長的詩,與北朝民歌《木蘭詩》(見南朝宋郭茂倩《樂府詩集》中)并稱“ ”。
32.魏徵:初唐政治家。字玄成,封鄭國公! ,亦能覆舟”;“居安思危,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等是他的名句。主編有《群書治要》。
33.王勃:初唐四杰之一(盧照鄰、駱賓王、楊炯),著名文學家,字子安,《滕王閣序》是其代表作。“ ,天涯若比鄰”是他寫的名句。
34.賀知章:唐朝詩人。字季真,自號 !痘剜l偶書》是其代表作,其中的“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是膾炙人口的名句。
35.王之渙:唐朝詩人。字季陵。與高適、王冒齡等唱和,長于歌詠邊塞題材。《登鸛雀樓》和《涼州詞》是其代表作!坝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 》中膾炙人口的名句。
36.高適: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字達夫!秳e 》、《燕歌行》等是他的代表作!澳钋奥窡o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是他的名句。
37.孟浩然;唐朝詩人。與 并稱“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哆^故人莊》是其代表作。
38.岑參: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 》是其代表作,其中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9.崔顥:唐朝詩人!饵S鶴樓》是其代表作。“黃鶴一去不復返, ”是其中的名句。
40.王昌齡:唐朝詩人。字少伯,《芙蓉樓送辛漸》中的“洛陽親友如相問, ”是千古名句!稄能娦小贰ⅰ冻鋈肥瞧浯碜。
41.王維:唐朝詩人、畫家。字摩詰。開元中進土,累官至給事中,后官至尚書右丞。現存《雪溪圖》、《寫濟南伏生像》相傳是他的作品。今存《 集》。
42.李白:唐朝大詩人。字太白,號 。有“詩仙”之稱,著有《 全集》!秹粲翁炖岩髁魟e》、《靜夜思》、《望廬山瀑布》等是他的名篇。
43.杜甫:唐朝大詩人。字 ,自號 。世稱杜少陵。有“詩圣”之稱,著有《杜工部集》!锻馈、《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是他的名篇。
44.劉禹錫:唐朝文學家。字 。人稱“詩豪”。著有《劉夢得文集》和詩集《劉禹錫集》,“ ,病樹前頭萬木春”是他的名句。
45.陳子昂:唐朝詩人。字伯玉。武則天當政時,曾任右拾遺。著有《 集》(陳伯玉集)! 》中的“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是他的名句。
46.孟郊:唐朝詩人。字東野。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說,著有《孟東野詩集》,《 》中的“誰言寸草心,”是歌頌母愛的佳句。
47.韓愈:唐朝著名文學家。字 ,號 ,卒謚“文”,因此,世人稱其為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共同倡導古文運動。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師說》、《馬說》、《答李翊書》等是他的名作。
48.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學家。字 ,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縣)人,世稱“ ”,又稱“柳柳州”。著有《柳河東集》。柳宗元是古文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并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種樹郭橐駝傳》、《梓人傳》、《段太尉逸事狀》、《捕蛇者說》、《小石潭記》等。
49.白居易:唐朝大詩人。字 ,號 。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為其代表作。著有《白氏長慶集》。
50.李商隱:唐朝詩人。字義山,號玉 先生,有《玉 生詩》,后人輯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李商隱與杜牧齊名,人稱“小李杜”,以別于李白和杜甫。又與溫庭筠齊名,稱為“溫李”。“身無彩鳳雙飛翼, ”、“春蠶到死絲方盡, ”,均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51.杜牧:唐朝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因晚年居住在長安城南祖父留下的別墅中,故號為 ,與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阿房宮賦》、《江南春絕句》是他的名作。
52.柳永:北宋 派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他開創了慢詞,擴充了詞體的容量,故有“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之說。著有《樂章集》,《雨霖鈴》為其代表作。
53.范仲淹:北宋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字希,謚文正,后世稱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文集》,抒發個人政治懷抱的《 》為其代表作。
54.歐陽修: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 ,號醉翁、六一居士。他是北宋文壇古文運動的代表人物。列為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宋祁合修《新唐書》,自撰《新五代史》。有《 集》,《醉翁亭記》、《賣油翁》等是他的名作。
55.蘇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號老泉。與兒子蘇軾和蘇轍都以文學著名,世稱“三蘇”,著有《 》,《六國論》是他的名作。
56.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字 ,晚號半山,臨川(今江西)人,故人稱臨川先生,生前封荊國公,故又稱王荊公,死后謚“文”,因而稱王文公。著有《臨川先生文集》,《游 記》是他的名作。
57.沈括:北宋科學家、政治家。字存中,因作者在潤州夢溪園寫成他的著作,《夢溪筆談》故得名。這部涉及天文、地理、數學、化學、生物、地質和文學等方面的書,被李約瑟譽為“ ”。
58.周敦頤:北宋哲學家。原名敦實,字茂叔。因筑室于廬山蓮花峰下小溪邊,以家鄉故居濂溪名室,晚年在此講學,世稱“ 先生”。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后人編為《周子全書》!稅凵徴f》是其名作。
59.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 派詞人。字 ,號東坡居士,散文、詩詞、書法,都獨具風格,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著有《東坡全集》,《念奴嬌?赤壁懷古》、《石鐘山記》等是他的名作。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名 ,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思想核心為“仁”,F存《 》,記錄了孔子的言行,為其弟子及再傳弟子編集。
2.老子:春秋時思想家、學派創始人。一說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主張清靜無為! 》是道家典籍,有81章。
3.墨子:春秋時思想家、墨家學派創始人。魯國人。主張“兼愛”! 》是墨家的典籍,為墨子及其弟子所寫。
4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于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的又一最有影響的大師,封建時代被尊為“亞圣”,又與孔子并稱“ ”。主張實行“仁政”、“王道”,與弟子著書7篇261章,即《孟子》!睹献印肥侨寮业慕浀渲髦,也是先秦的杰出著作。
5.莊子:戰國時期思想家。名 ,繼承老子之“道德自然”觀!肚f子》是道家著作,也稱《南華經》。
6.荀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名 ,韓非和李斯之師,《荀子》為儒家著作,現存32篇。
7.韓非:戰國末年的哲學家和政治家。著有《孤憤》、《五蠹》、《說難》等,《韓非子》是 家代表作,后人集韓非之作及評韓之文而成,55篇。韓非是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
8.《列子》:相傳為戰國鄭人 所作。原存本子已經遺失,現存本子由東晉張湛輯注!队薰粕健烦鲇诖吮。
9.《呂氏春秋》:一名《呂覽》,先秦雜家代表作,戰國末年秦相 集門客編寫。
10.諸子散文:先秦時期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或他們的著作。先秦諸子有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農、雜、小說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 家、 家、 家和 家,其代表著作分別為《論語》、《孟子》、《荀子》、《老子》、《莊子》、《韓非子》、《墨子》。在各學派中,首先興起的是由孔子創立的儒家,繼起的是墨家,然后是其他各家。
11.三教九流:三教指 。九流指儒家者流、陰陽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縱橫家者流、雜家者流、農家者流。
12.屈原:戰國末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平,字 。是我國古代 主義詩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主要代表作品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他的作品語言優美,想像豐富,感情奔放。他的作品千古傳誦,對后世影響極大,他的詩篇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寶庫的偉大貢獻。1953年,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士,曾把他推舉為 。
13.李斯: 代政治家。他建議對六國采取各個擊破的政策,對秦始皇統一六國起了較大的作用。著有《諫逐客書》。
14.《戰國策》:國別體史書,共33篇。雜記東西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中山諸國之事,以記敘謀臣策士的說辭書信為主。是西漢 編修,相傳曾鞏作了補訂。
15.劉向: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著有《新序》、《說苑》等。編修《 》。
16.賈誼:西漢 家、 家,代表作有《論積貯疏》和《過秦論》等。
17.司馬遷:中國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字子長。所著史籍人稱為《太史公書》,后稱《史記》,是中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由本紀(12篇)、表(10篇)、書(8篇)、世家(30篇)和列傳(70篇)五部分組成。本書傳記語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傳記文學作品。對后世史學和文學均有深遠影響,魯迅先生稱其為“ ”。
18.班固:東漢的史學家和文學家。著有《 》,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19.曹操: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字孟德,現存20余首樂府詩,代表作是《 》、《龜雖壽》和《短歌行》。
20.諸葛亮: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字 ,人稱“臥龍”。《出師表》是千古名作。
21.酈道元:北朝魏地理學家、散文家。字善長。著有《水經注》40卷。闡述《 》中1000多條水道的源流及沿岸風土景物,并訂正《水經》中的謬誤。
22.陳壽:西晉哲學家。字承祚,著有《 》,它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合稱為“前四史”。
23.傅玄:西晉哲學家和 家。字休奕。封鶉觚(gū)子。著有《傅子》、《傅玄集》,《馬均傳》是其作品之一。
24.李密:西晉武陽人,字 ,一名虔。有《陳情表》。
25.范曄:南朝著名史學家和文學家。字蔚宗,著有《后漢書》,“前四史”加上從 的二十個朝代的紀傳體斷代史,合稱“二十四史”。
26.劉勰: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字彥和。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龍》,發展了前人進步的文學理論批評,體系比較完整,是我國古代 的巨著。
27.陶淵明:東晉文學家、詩人。一名潛,字 ,私謚靖節。其詩以《歸去來兮辭》、《飲酒》、《桃花源詩》、《詠荊軻》、《讀山海經》等為代表,今存《陶淵明集》。
28.王羲之:東晉著名書法家,有“ ”之稱。字遺少。曾任右軍將軍,人們常稱他為“王右軍”。著有《王右軍集》,《蘭亭集序》是其中的著名序文。
29.吳均:南朝梁文學家。字叔癢!杜c 書》是其代表作。
30.丘遲:南朝梁文學家。字范希。明人輯有《丘司空集》,《與陳伯之書》是 文中之佳作。
31.徐陵:南朝詩人。若有《玉臺新詠》,它是繼《詩經》《楚辭》之后的又一本詩歌總集。《孔雀東南飛》出于此。它是我國古代最長的詩,與北朝民歌《木蘭詩》(見南朝宋郭茂倩《樂府詩集》中)并稱“ ”。
32.魏徵:初唐政治家。字玄成,封鄭國公! ,亦能覆舟”;“居安思危,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等是他的名句。主編有《群書治要》。
33.王勃:初唐四杰之一(盧照鄰、駱賓王、楊炯),著名文學家,字子安,《滕王閣序》是其代表作。“ ,天涯若比鄰”是他寫的名句。
34.賀知章:唐朝詩人。字季真,自號 !痘剜l偶書》是其代表作,其中的“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是膾炙人口的名句。
35.王之渙:唐朝詩人。字季陵。與高適、王冒齡等唱和,長于歌詠邊塞題材。《登鸛雀樓》和《涼州詞》是其代表作!坝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 》中膾炙人口的名句。
36.高適: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字達夫!秳e 》、《燕歌行》等是他的代表作!澳钋奥窡o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是他的名句。
37.孟浩然;唐朝詩人。與 并稱“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哆^故人莊》是其代表作。
38.岑參: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 》是其代表作,其中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9.崔顥:唐朝詩人!饵S鶴樓》是其代表作。“黃鶴一去不復返, ”是其中的名句。
40.王昌齡:唐朝詩人。字少伯,《芙蓉樓送辛漸》中的“洛陽親友如相問, ”是千古名句!稄能娦小贰ⅰ冻鋈肥瞧浯碜。
41.王維:唐朝詩人、畫家。字摩詰。開元中進土,累官至給事中,后官至尚書右丞。現存《雪溪圖》、《寫濟南伏生像》相傳是他的作品。今存《 集》。
42.李白:唐朝大詩人。字太白,號 。有“詩仙”之稱,著有《 全集》!秹粲翁炖岩髁魟e》、《靜夜思》、《望廬山瀑布》等是他的名篇。
43.杜甫:唐朝大詩人。字 ,自號 。世稱杜少陵。有“詩圣”之稱,著有《杜工部集》!锻馈、《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是他的名篇。
44.劉禹錫:唐朝文學家。字 。人稱“詩豪”。著有《劉夢得文集》和詩集《劉禹錫集》,“ ,病樹前頭萬木春”是他的名句。
45.陳子昂:唐朝詩人。字伯玉。武則天當政時,曾任右拾遺。著有《 集》(陳伯玉集)! 》中的“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是他的名句。
46.孟郊:唐朝詩人。字東野。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說,著有《孟東野詩集》,《 》中的“誰言寸草心,”是歌頌母愛的佳句。
47.韓愈:唐朝著名文學家。字 ,號 ,卒謚“文”,因此,世人稱其為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共同倡導古文運動。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師說》、《馬說》、《答李翊書》等是他的名作。
48.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學家。字 ,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縣)人,世稱“ ”,又稱“柳柳州”。著有《柳河東集》。柳宗元是古文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并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種樹郭橐駝傳》、《梓人傳》、《段太尉逸事狀》、《捕蛇者說》、《小石潭記》等。
49.白居易:唐朝大詩人。字 ,號 。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為其代表作。著有《白氏長慶集》。
50.李商隱:唐朝詩人。字義山,號玉 先生,有《玉 生詩》,后人輯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李商隱與杜牧齊名,人稱“小李杜”,以別于李白和杜甫。又與溫庭筠齊名,稱為“溫李”。“身無彩鳳雙飛翼, ”、“春蠶到死絲方盡, ”,均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51.杜牧:唐朝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因晚年居住在長安城南祖父留下的別墅中,故號為 ,與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阿房宮賦》、《江南春絕句》是他的名作。
52.柳永:北宋 派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他開創了慢詞,擴充了詞體的容量,故有“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之說。著有《樂章集》,《雨霖鈴》為其代表作。
53.范仲淹:北宋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字希,謚文正,后世稱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文集》,抒發個人政治懷抱的《 》為其代表作。
54.歐陽修: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 ,號醉翁、六一居士。他是北宋文壇古文運動的代表人物。列為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宋祁合修《新唐書》,自撰《新五代史》。有《 集》,《醉翁亭記》、《賣油翁》等是他的名作。
55.蘇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號老泉。與兒子蘇軾和蘇轍都以文學著名,世稱“三蘇”,著有《 》,《六國論》是他的名作。
56.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字 ,晚號半山,臨川(今江西)人,故人稱臨川先生,生前封荊國公,故又稱王荊公,死后謚“文”,因而稱王文公。著有《臨川先生文集》,《游 記》是他的名作。
57.沈括:北宋科學家、政治家。字存中,因作者在潤州夢溪園寫成他的著作,《夢溪筆談》故得名。這部涉及天文、地理、數學、化學、生物、地質和文學等方面的書,被李約瑟譽為“ ”。
58.周敦頤:北宋哲學家。原名敦實,字茂叔。因筑室于廬山蓮花峰下小溪邊,以家鄉故居濂溪名室,晚年在此講學,世稱“ 先生”。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后人編為《周子全書》!稅凵徴f》是其名作。
59.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 派詞人。字 ,號東坡居士,散文、詩詞、書法,都獨具風格,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著有《東坡全集》,《念奴嬌?赤壁懷古》、《石鐘山記》等是他的名作。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