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安徽2009年高考歷史考試說明:命題原則上“不跨學科”
通讀歷史學科高考說明,不難發現具有以下特點。
一、難度適中。從考試性質來看,歷史試題“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這說明今年高考歷史試題的命題非常注重試題的科學性、可行性,難易適中。
二、選修內容占10分。從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來看,文科綜合歷史科目100分,歷史試題“只涉及本學科內容,原則上不跨學科綜合”。試卷Ⅰ卷為選擇題,從歷史說明規定“第Ⅰ卷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三個科目的單項選擇題,共計約130分”中,我們不難發現,今年文科綜合選擇題的總題量可能是33題,也就是說歷史科目選擇題11題,每題仍然為4分,共44分;第Ⅱ卷非選擇題為56分。其中必修內容的分值約占90%,選修內容的分值約占10%,也就是說歷史必修①、②、③的內容可能占90分,選修內容占10分。
三、從考核目標與要求來看,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一)獲取和解讀信息、(二)調動和運用知識、(三)描述和闡釋事物、(四)論證和探討問題。涉及到要求考生對圖文材料的閱讀、理解、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對歷史事物、歷史事實和歷史現象的客觀敘述、準確描述、解釋、理解和證明,對歷史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論證歷史問題、評論歷史觀點,獨立地對歷史問題和歷史觀點提出不同看法。
四、試題按由易到難分布,對考生答題有利。從考試內容來看,歷史說明把三本必修內容和一本選修內容整合成為三個部分即古代部分、近代部分和現代部分,并且相關部分內容進行中外歷史對照。“說明”提供的信息可能是今年歷史試題的命題至少在選擇題部分按照歷史順序來命題,“試題按題型、科目內容等進行排列,選擇題在前,非選擇題在后;同一題型中同一學科的試題相對集中,同一學科中的不同題目盡量按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試題盡量減少人為的障礙,體現公正、公平和對廣大考生的人文關懷。
五、刪節部分內容。選修內容《歷史上的重大改革與回眸》中的第六單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不在今年的高考要求之列,考生可以不用復習該單元內容。
六、從題型示例來看,選擇題21題,非選擇題9題。由此可見,今年高考“歷史命題不拘泥于歷史教科書的具體表述,古今貫通、中外關聯,把握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重視‘新材料’‘新情境’的創設與運用”。非選擇題可能由兩道大題構成,一道屬于選修內容的,分值在10分左右。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