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三語文二輪復習:切塊打磨細水長流(2)
1.首先解決作文"無米之炊"、"'陳米'之炊"的問題:
①發動學生搜集、整理素材,課前預備時間在班上朗讀交流。
②每周印發一定數量的作文素材、優秀作文,給學生充電。"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有"活水",材料陳舊的問題才有可能根除。這方面的工作由我們備課組長金修傳老師親自把關,確保材料新鮮,好記,有效。
③三年如一的閱讀課開設。每個學生一份報紙,一本雜志。
2.為了解決扣題不緊的問題,我們進行專項審題訓練,擬寫提綱。同時也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寫不同話題文章的訓練。
3.從高二起,每一次大型考試前后,我們都要搞作文專題電視講座,用同學的佳作來樹立典范,用精要的點評來引導文風,用獨到的技巧指導來提升能力。
三.幾個技術性問題
1.語言應用、名句默寫宜"細水長流不斷流"地練、測;須將語言應用的兩道表述題分別穿插在其中,這樣就在日常訓練中各個擊破(輪流覆蓋:擴展語句,壓縮語段;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簡明、連貫、得體)。
2.古文閱讀解題
一要重視"讀文"(平時復習時應誦讀,以強化語感;利用第三題先行梳理文意);二要聯系學過的課文,強化文言知識的積累和遷移(實詞、虛詞、不同用法及句式等);三要重視翻譯。我們知道,文言句子翻譯的得分率不高,必須下功夫突破。一要反復強調高考《說明》的要求(簡括地說是三點:直譯為主,字字落實;譯句力求通順;譯對句式和語氣),二要在答案的文字表述上做足文章,盡量做到"板演"答案,共同推敲,強調四步驟:抄——切——譯——抄。
3.現代文閱讀解題
考試《說明》分必考(文學作品,主要是小說、散文)和選考(論述類、實用類)兩部分,應分別切塊進行訓練。
(1)各類文本閱讀中,文學類最薄弱,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需要切實的指導。文學類文本閱讀,就是解決三個問題:①寫什么-塑造什么形象,意義和作用是什么,反映出什么主題;②怎么寫-用什么手段來塑造形象、表現主題的;③讀出了什么-強調讀者的主體意識,實際就是對形象的認識和評價。
為此,我們用典型題領路(高考題,包括《說明·示例》),然后選與江蘇高考"等值"的文本、題目進行訓練(等值,即文本字數,散文800字左右,小說1000字左右。再者就是題目的分值分配,要符合江蘇的標準);在評講之后還須通過再練(即"二次練習")予以鞏固。
(2)對選練的文本,應堅持先"讀文"后讀題,不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先就集中到題目上。要克服"單純軍事觀點",應引導學生首先在文本上勾劃、圈點,分析、概括,較好地把握住文意,然后再讀題、做題。在鑒賞形象、表達技巧和概括主題等方面,要學會具體分析。
4.關于寫作訓練:
一要要深入了解我省的作文評分辦法(如何分等,如何賦分),做到有的放矢;二要保證作文訓練的量,提高訓練的密度;改進評改方法,摒棄"精批細改"的傳統做法,著眼于快速反饋,提高效率;三要重視"入格"(特別是議論文)和"升格"訓練;四要要兼顧幾種題型,不在審題上設置障礙。
四、復習課的基本套路
復習課要堅持八個字:不練不講,講過必練!一句話:練-講-練"結合,在可控制的時間內提高達成度。
以上是我們一中高三語文備課組的粗淺嘗試,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