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簡介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本科 四年 工學學士學位
我校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以無機非金屬材料為主要方向,以新型礦物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技術為特色,重點發展納米材料與技術、環境材料、先進陶瓷與耐火材料、礦物復合材料、材料結構與性能表征等領域。該專業學生掌握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基本理論與技術,具備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其復合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扎實基礎,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從業的適應面廣,能夠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及其相關領域從事教學、科研、技術開發、管理及營銷等工作。
通過四年學習,使學生掌握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屬材料及其它高新技術材料科學(重點為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基礎理論及材料合成與制備、材料設計、性能檢測、應用和產品質量控制等專業基礎知識,具有研究開發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以及從事工業生產控制、技術管理、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無機非金屬材料學及材料復合的基礎理論;掌握無機非金屬材料合成與制備的方法與技術;
2.掌握材料結構和性能研究的基礎理論和現代方法,具有通過正確選用原材料和設備及優化工藝過程來改善材料性能和開發新材料的能力;
3.掌握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工業生產過程、設備和生產工藝的專業基礎知識,具有工程設計的基本能力;
4.掌握本專業所需的機械、電器、自動化控制和計算機應用的基本知識技能,具有組織制品的工業生產、產品的質量控制和技術管理的基本能力;
5.了解無機非金屬材料學科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產業的發展狀況;
6.掌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備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基本能力。
專業主干課:無機化學、物理化學、無機材料物理化學、固體物理、材料物理、材料化學、材料科學概論、材料工程基礎、材料工藝學、技術陶瓷導論、現代測試技術、結晶學與礦物學通論、工業礦物與巖石、材料科學前緣與工程設計、納米材料、復合材料學、材料復合新技術、無機材料顯微結構、人工晶體材料、藝術陶瓷、特種玻璃、特種耐火材料、新型裝飾材料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材料研究系列實驗、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論文等。
畢業去向:學生畢業后能在材料的合成與制備、結構與性能檢測、新材料設計、研發與應用等領域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工藝設計、技術改造、生產和營銷管理等方面工作。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