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廣東卷)
本試卷共8頁,24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試室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A)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 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目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作答選做題時,請先用2B鉛筆填涂選做題的題組號對應的信息點,再作答。漏涂、錯涂、多涂的,答案無效。
5.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組是
A.崢嶸 猙獰 慎重 縝密周全 B.詛咒 趔趄 狙擊 神情沮喪
C.譏誚 眉梢 俏麗 峭拔剛勁 D.輟筆 啜泣 拙劣 相形見絀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父親收藏的那些產于不同時代、具有不同造型、來自不同國家的玩具汽車,把小小的書房擠得滿滿當當,間不容發(fā)。
B.我們不能因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國NBA,就妄自菲薄地說,我國的籃球運動足以與歐美籃球強國抗衡了。
C.沈從文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因在《邊城》中描繪了一個獨特的湘西世界,展現了豪爽與浪漫的湘西風情而名噪一時。
D.我倆考慮問題時,他習慣從大的方面著眼,我總是從具體方法入手,雖然南轅北轍,但總能殊途同歸。
3.在下面各句橫線處依次填入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應該以實際運用能力來 我們的學習效果。
②老百姓說得好, 常年無災情,不可一日不防備。
③這小伙子整體素質的確不錯, 誠實溫和。
A.考查 寧可 品性 B.考察 寧愿 品性 C.考查 寧愿 品行 D.考察 寧可 品行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考古學家對兩干多年前在長沙馬王堆一號墓新出土的文物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對墓主所處時代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B.縱觀科學史,科學的發(fā)展與全人類的文化是分不開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國也是如此。
C.讀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讀者就會被這詩一般的語言所譜寫的回憶夢幻曲所感染,使讀者感到余味無窮,不忍釋手文。
D.王林呆在實驗室里半個月,好像與世隔絕了,所以他回到家,強迫著自己看了十天的報紙。
二、本大題7小題,共3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郭生,邑之東山人。少嗜讀,但山村無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畫多訛。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輒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讀,卷置案頭,狐涂鴉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擇其稍潔者輯讀之,僅得六七十首,心恚憤而無如何。又積窗課二十余篇,待質名流。晨起,見翻攤案上,墨汁濃泚殆盡。恨甚。
會王生者,以故至山,素與郭善,登門造訪。見污本,問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殘課示王。王諦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復視涴①卷,類冗雜可刪。訝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當即以為師。”過數月,回視舊作,頓覺所涂良確。于是改作兩題,置案上,以觀其異。比曉,又涂之。積年余,不復涂,但以濃墨灑作巨點,淋漓滿紙。郭異之,持以白王。王閱之曰:“狐真爾師也,佳幅可售矣。”是歲,果入邑庫。郭以是德狐,恒置雞黍,備狐啖飲。每市房書名稿,不自選擇,但決于狐。由是兩試俱列前名,入闈中副車。
時葉公文章,風雅絕麗,家弦而戶誦之。郭有抄本,愛惜臻至。忽被傾濃墨碗許于上,污蔭幾無余字,又擬題構作,自覺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漸不信狐。無何,葉公以正文體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見。然每作一文,經營慘淡,輒被涂污。自以屢拔前茅,心氣頗高,以是益疑狐妄,乃錄向之灑點煩多者試之,狐又盡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為狐設饌,取讀本鎖箱簏中。旦見封錮儼然,啟視則卷面涂四畫,粗于指,第一章畫五,二章亦畫五,后即無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兩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畫也。
異史氏曰滿招損謙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為是執(zhí)葉公之余習狃②而不變勢不至大敗涂地不止也滿之為害如是夫
(選自《聊齋志異·郭生》,有改動)
注:①沈:弄臟。②狃:因襲。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又積窗課二十余篇,待質名流 詢問
B.素與郭善,登門造訪 友好
C.王諦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味
D.乃錄向之灑點煩多者試之 記載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表現郭生虛心和驕傲態(tài)度的一組是(3分)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郭生家中經常鬧狐患,丟失了許多東西,不少習作也被弄得污濁不堪,難以閱讀,因此他非常怨恨狐貍。
B.老友王生前來拜訪,郭生向他傾訴了自己的煩惱。王生覺得狐貍不僅無惡意,而且還可以當郭生的老師。
C.葉公名氣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貍卻在抄本上潑墨,郭生便明白了葉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屢拔前茅之后,狐貍還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為然,就不再為狐貍設饌,并將讀本鎖在箱子里。
9.斷句和翻譯。(9分)
(1)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斷句。(3分)
(2)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但以濃墨灑作巨點,淋漓滿紙。郭異之,持以白王。
②郭以是德狐,恒置雞黍,備狐啖飲。
10.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穿落葉,閑坐數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1)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其情感?(2分)
(2)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中“穿”、“數”二字的藝術效果。(4分)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選則按前3題計分)(6分)
(1)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 。(王灣《次北固山下》)
(2)間關鶯語花底滑, 。 ,凝絕不通聲暫歇。(白居易《琵琶行》)
(3)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 ?(杜牧《阿房宮賦》)
(4) , 。人道寄奴曾住。(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三、本大題4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
創(chuàng)新與想象 王生平
藝術貴在創(chuàng)造,科學貴在創(chuàng)新、藝術是情感的表達,追盔盟是奏{科學是理性的事業(yè),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離不開人類的想象力,是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
藝術不是科學,但藝術創(chuàng)作卻具有科學的品格,所謂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就是這個意思?古人的“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深沉慨嘆;今人把“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中的“是”改成“這”,而提議者被尊為“一字之師”;著名鋼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鋼琴曲錯了一音而后悔:這一切都說明了藝術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強弱的構成因素、決定成分。盡管藝術采用的是形象的表達方式,但它的表達也有一個基本的技巧適中問題,也要符合客觀的規(guī)律即科學問題。無科學性,藝術表達就不會有美感,也就難以為人所理解。
科學不是藝術,但科學發(fā)現也常有某種藝術創(chuàng)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價值和意義,也會是“睫在眼前常不見”,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東西,還是不能說清楚、道明白。楊振寧20世紀50年代關于“交換規(guī)范場論”的論文就經歷了一個由不理解到理解的過程。“在20世紀50年代,我們只覺得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覺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認識到它跟數學的關系:”(《楊振寧文集》)電報的發(fā)明者美國人莫爾斯原本就是畫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國返回美國的輪船上,一名叫杰克遜的醫(yī)生在介紹一種叫“電磁鐵”的新器件時說:“實驗已經證明,不管電線有多長,電流都可以神速地通過。”正是這句話使莫爾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膽設想:既然電流可以在瞬間通過導線,那么我們是否可以用電流來遠距離傳輸信息呢?這個想法使他坐臥不安,從此以后,他告別了藝術,投身到科學領域,專門研究電流傳輸信息的問題,最終發(fā)明了電報:美國發(fā)明家郝奧發(fā)明縫紉機的針頭,德國化學家凱庫勒發(fā)現“苯環(huán)”結構,都是在“無意識”的夢中完成的?鋼筋混凝土的發(fā)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師,也不是卓越的力學家,而是一位整天擺弄花草的法國園藝家約瑟夫·莫尼埃。這些事例意味著,科學發(fā)現并不只是理性思維的產物,它還依賴于藝術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依賴于人們的靈感和頓悟。
上述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現說明,藝術與科學、美與真,有重疊、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維與理性思維的統(tǒng)一。王國維曾提到了這一現象,他通過討辛茅蒺詢。《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的研究,認為“詞人想象,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1964年8月,毛澤東在同周培源、于光遠談哲學時也認為,“這首詩含有地圓的意思”。西方物理學家海森堡說“美是真理的光輝”,而愛因斯坦直接把科學發(fā)現稱為“自由創(chuàng)造”,表達的均是同樣的意思。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審美與科學殊途而同歸:同歸于歷史、實踐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與求美、具體的社會分工上。分工的優(yōu)點是產生了專業(yè)和特長,缺欠是出現了職業(yè)的癡呆:中外先賢、學者給了我們以忠告。達爾文說,若有來生,不再成為制造公司的機器,每周要讀詩、賞畫、學音樂。工程院院士許國志詩云:“他生倘得從吾愿,甘為詩書再獻身:”由于社會在發(fā)展、歷史在前進,又由于生活、實踐是整體的、不能分割的,產生了專業(yè)和特長的強強聯盟,消化著消極的弊病,使二者互補成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學與藝術的相得益彰態(tài)勢。科技美學的誕生標志著這一點,而美育學科的建立,則意味著我國在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方面將大有作為。
藝術與科學的關系啟示我們,不論是理論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還是其他創(chuàng)新,都不僅需要科學的邏輯推理,而且需要藝術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不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覺、頓悟。因此,我們要不斷提高理性思維能力,不斷提高藝術品味和形象思維能力,這也是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內容。
12—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qū)”作答。
12.根據文意,以下說法正確的兩項是(6分)
A.藝術追求的是美,但也離不開真?。
B.有了科學性,藝術表達就會有美感。
C.科學家在追求“真”的同時,有時也會感受到“美”。
D.科技創(chuàng)新主要是形象思維的產物,但也離不開理性思維的輔助。
E.文中所說的“職業(yè)的癡呆”,是指對自己從事的職業(yè)缺乏了解。
F.科學與藝術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沒有本質的區(qū)別。
13.下列各項中不能作為論據證明“藝術與科學、美與真,有重疊、有交融”的是(3分)
A.美國人莫爾斯發(fā)明了電報。
B.毛澤東說,《木蘭花慢》含有地圓的意思。
C.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美學誕生了。
D.藝術創(chuàng)新需要感性、直覺與頓悟。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談到了藝術的科學性問題,這是重復嗎?請說明理由。(4分)
15.從事科學研究與藝術創(chuàng)作的人,要分別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才更有利于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5分)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
本大題的兩組試題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組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試題組。考生任選一組作答:作答前,務必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所選試題組對應的信息點。信息點漏涂、錯涂、多涂的,答案無效。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泥濘 遲子建
北方的初春是骯臟的,這骯臟當然緣自于我們曾經熱烈贊美過的純潔無瑕的雪。在北方漫長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場又一場的雪,它們自天庭伸開美麗的觸角,纖柔地飄落到大地上,使整個北方沉淪于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飛雪中行進在街頭,看著枝條濡著雪絨的樹,看著教堂屋頂的白雪,看著銀色的無限延伸著的道路,你的內心便會洋溢著一股激情:為著那無與倫比的壯麗或者是蒼涼。
然而春風來了。春風使積雪融化,它們在消融的過程中容顏蒼老、憔悴,仿佛一個即將撒手人寰的老婦人:雪在這時候將它的兩重性毫無保留地暴露出來:它的美麗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種靜止的美、脆弱的美;當寒冷已經成為西天的落霞,和風麗日映照它們時,它的丑陋才無奈地呈現。
純美之極的事物是沒有的,因而我還是熱愛雪。愛它的美麗、單純,也愛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當然,更熱愛它們消融時給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濘。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溝因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嘩嘩地響;燕子在潮濕的空氣里銜著濕泥在檐下筑巢;雞、鴨、鵝、狗將它們游蕩小巷的爪印帶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滿無數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樹龐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時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時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鬧時不慎將嘴里含著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著那泥水嗚嗚地哭,而窺視到這一幕的孩子的母親卻快意地笑起來……
這是我童年時常常經歷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個小山村,時間當然是泥濘不堪的早春時光了。
我熱愛這種渾然天成的泥濘。
泥濘常常使我聯想到俄羅斯這個偉大的民族,羅蒙諾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蒲寧、普希金就是踏著泥濘一步步朝我們走來的。俄羅斯的藝術洋溢著一股高貴、博大、陰郁、不屈不撓的精神氣息,不能不說與這種春日的泥濘有關。泥濘誕生了跋涉者,它給忍辱負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給苦難者以和平和勇氣?一個偉大的民族需要泥濘的磨礪和鍛煉,它會使人的脊梁永遠不彎,使人在艱難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愛、博大和不可喪失,懂得祖國之于人的真正含義:當我們愛腳下的泥濘時,說明我們已經擁抱了一種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濘已經不像童年時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時節(jié),我走在農貿市場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種久違的泥濘。泥濘中的廢紙、草屑、爛菜葉、魚的內臟等等雜物若隱若現著,一股腐爛的氣味撲入鼻息。這感覺當然比不得在永遠有綠地環(huán)繞的西子湖畔撐一把傘在煙雨淳淳中耽于幻想來得愜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種懷想,想起木輪車沉重地輾過它時所濺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艱難的背影,想起我們曾有過的苦難和屈辱,我為雙腳仍然能觸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我們不會永遠回頭重溫歷史,我們也不會刻意制造一種泥濘讓它出現在未來的道路上,但是,當我們在被細雨洗刷過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當我們面對著無邊的落葉茫然不知所措時,當我們的筆面對白紙不再有激情而蒼白無力時,我們是否渴望著在泥濘中跋涉一回呢?為此,我們真應該感謝雪,它誕生了寂靜、單純、一覽無余的美,也誕生了骯臟、使人警醒給人力量的泥濘。因此它是舉世無雙的。
16.文章在開頭花了不少筆墨描寫雪,這樣寫有哪些作用?(4分)
17.作者為什么說“我熱愛這種渾然天成的泥濘”?請聯系全文回答。(5分)
18.最后一段,作者既說“我們也不會刻意制造一種泥濘讓它出現在未來的道路上”,又提出“我們是否渴望著在泥濘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訪鋼琴演奏家傅聰
傅聰,鋼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譯家傅雷之子。1955年獲得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第三名和“瑪祖卡”演奏最優(yōu)獎。他以“鋼琴詩人”的稱號聞名于世。
你很小就開始學習鋼琴了嗎?
我的父親鐘情于法國文學,還把巴爾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譯介紹到中國來,他是羅曼·羅蘭和其他許多法國藝術家的密友。在我只有5歲的時候,他就影響乃至強迫我學習鋼琴。不過,到我17歲去波蘭學習鋼琴的時候,我已經真正愛上彈奏鋼琴了。
你最喜愛的作曲家是誰?
喔,太多了:像肖邦、貝多芬、舒伯特、瓦格納……他們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流傳后世的杰作。我們永遠不能用“完美”來形容音樂上的造詣,每種探索都是階段性的,每個新的時期對杰作都有新的定義。
我覺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運,我的天生的氣質,就好像肖邦就是我。我彈他的音樂,我就覺得好像我自己很自然地在說我自己的話。莫扎特是什么呢?那是我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世界在說話,他是我追求的理想。舒伯特像陶淵明,舒伯特的境界里頭有一些我覺得就像中國知識分子,尤其是文人傳統(tǒng)上特有的那種對人生的感慨?
我聽說現在數量驚人的中國家庭送孩子去學鋼琴,你怎么看這件事?
假如他們覺得這是一個成名成家的捷徑,那他們是不可能做到的!假如他所追求的就是這些的話,他所得到的價值就不是我認為的音樂藝術里面的價值,而是世俗觀念里面的價值,那是一種很危險的價值。假如不具備對音樂那種“沒有它就不能活”的愛,那還是不要學音樂,學電子、學醫(yī)、學法律成功的機會都要大得多!學藝術一定要出于對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愛之心”,然后愿意一輩子不計成敗地獻身。假如有這樣一個出發(fā)點,即使孩子不能夠成為一個專業(yè)的音樂家,可是他有了一個精神世界讓他可以在那兒神游,這也是一種很大的幸福!
你認為追求音樂更高境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在各國講學時經常舉個例子,那就是黃賓虹說的“師今人,師古人,師造化”。他拿莊生化蝶做一個比喻,說“師今人”就好像是做“蟲”的那個階段,“師古人”就是變成“蛹”那個階段,“師造化”就是“飛了”,也就是“化”了……偉大的作曲家寫的作品完成后還會不斷地發(fā)展,它會越來越偉大越深刻越無窮越無盡,所以“造化”跟自然一樣生生不息,不斷復活、再生、演變:真正的“造化”是在作品本身?
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天分?勤奮?一顆敏感而善良的心?還是思想?
可能這些都需要……但是現在我覺得,也許最重要的是勇氣,能夠堅持黑就是黑,就是白,永遠表里如一:這在音樂上也很難做到。
你經常提到“赤子之心”這四個字,這是不是你做人、彈琴的原則?
是呀,如果你的琴聲很純潔地發(fā)自內心,就會天然有一種感染力=我父親經常說,真誠第一:感人的音樂一定是真誠的,有的人可以彈得很華麗很漂亮,你也會欣賞,但被感動是另外一件事:科爾托就是這樣,他有很多毛病,但是他真實感人:
什么是你說的好的音樂?
對音樂內涵有真正的理解,而且真正有個性,有創(chuàng)造性:這種創(chuàng)造性并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有道理的,是真正懂了音樂之后的創(chuàng)造?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輩子的學問。
(節(jié)選自[法國]多米尼克·夏代爾《音樂與人生》)
19.統(tǒng)觀這篇訪談,采訪者所提的問題可以歸納為哪幾個方面?(4分)
20.傅雷曾對傅聰說:“做人,才做藝術家。”從全文看,傅聰認為藝術家應該怎樣做人?(5分)
21.根據傅聰的觀點,演奏家如何才能使偉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斷地發(fā)展”,“不斷復活、再生、演變”?(6分)
五、本大題2小題,共12分。
22.下面是2008年奧運會四個比賽項目的標識圖形:請你選取一個,圍繞圖形內容,緊扣動態(tài)特征,展開聯想,寫一段話。要求語言通順,運用兩種以上(含兩種)的修辭手法,不少于40字(含標點符號)。(6分)
23.下面的材料從四個方面對粵劇作了介紹?請篩選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內容,壓縮成一段文字,不超過90字(含標點符號)。(6分)
粵劇起源于明代,深受昆曲、南戲的影響,清朝順治之后,以梆子、皮黃為基礎,融合弋陽腔、昆曲之長,吸收了南音等廣東民間曲調,逐漸發(fā)展成為南方的一大劇種。它的唱腔豐富,以梆子、二黃為主,兼用民間說唱音樂。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調有正線、反線和乙反線之別:伴奏樂器原只有二弦、高胡等民族樂器,后來加進了小提琴等西洋樂器,對增強戲劇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粵劇的行當,原只有生、旦、丑、末、凈等十個,后來生角又演變?yōu)槲奈渖⑽渖⑿∥涞取;泟∈亲钅荏w現廣東特色的劇種。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萬物在傳遞中綿延不已,人類在傳遞中生生不息。技藝、經驗可以傳遞,思想、感情可以傳遞……
請以“傳遞”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標題自擬,文體自選(詩歌除外),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
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廣東卷)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1-8題、13題每題3分,多選、錯選不給分,12題6分,多選不給分,選對一項給3分。
題號
卷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2 | 13 |
A卷 | B | C | A | B | D | D | B | C | AC | D |
9.(9分)
(1)(3分)
異史氏曰/滿招損/謙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為是/執(zhí)葉公之余習/狃而不變/勢不至大敗涂地不止也/滿之為害如是夫
(2)(6分)
①(狐貍)只是用濃墨灑成大黑點,(弄得)滿紙都是。郭生對此感到奇怪,拿著紙來告訴王生。
但:只是,僅僅。
② 郭生因此感激狐貍,常常置辦(美味的)飯菜,供給狐貍吃喝。
德:感激,感恩
10.(6分)
(1)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葉 流螢 孤燈
(2)詩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樹,酒已半醒,周圍一片冷清幽寂。詩人獨自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傳達出詩人的孤獨、徘徊的情緒。詩人又坐在林中百無聊賴地“數”起了流螢,“數”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
11.(6分)
(1)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2)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
(3)奈何取之盡淄銖 用之如泥沙
(4)斜陽草樹 尋常巷陌
14.(4分)
不重復,第二段是說藝術的表達技巧需要適中,符合客觀規(guī)律,因而有科學性;第四段則說藝術作品表現的內容,能夠揭示事物的本來面目,因而有科學性。
15.(5分)
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應該學習藝術,以不斷提高形象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
從事藝術工作的人,應該學習科學,以不斷提高理性思維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藝術的規(guī)律。
一個既懂得自然科學,又有藝術素養(yǎng),二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發(fā)展。
16.(4分)
突出了雪美麗與丑陋的兩重性,從而為下文寫泥濘作鋪墊。(從寫熱愛雪到熱愛泥濘)
17.(5分)
因為泥濘帶來了鄉(xiāng)村質樸自然的生活氣息,泥濘誕生了“跋涉者”,“泥濘”使人自然回憶起了民族艱辛的歷史,“泥濘”自然使人想起了土地的廣博與祖國的含義。
18.(6分)
因為泥濘是渾然天成的,無法人為制造;而且泥濘象征著苦難與屈辱,沒必要在未來的路上人為地設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濘可以使人警醒,給人力量,可以促使人們重溫歷史,所以當我們在順境中茫然和麻木時,我們會渴望在“泥濘”中再跋涉一回。
19.(4分)
被訪者的基本情況;對音樂的認識和追求;怎樣成為一個藝術家。
20.(5分)
能摒棄世俗觀念,有“大愛之心”,有獻身藝術的精神;有堅持原則的勇氣;有“赤子之心”(真誠)。
21.(6分)
演奏家要經歷一個“師今人、師古人、師造化”的過程,在音樂上有很高的造詣;演奏家要對音樂的原作的內涵有真正的理解,領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個人體驗和追求融入作品,從而使作品具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地對作品進行演繹、闡釋和再創(chuàng)造)。
22.(5分)
(1)剎那間,只見他右手抓住籃球,一個箭步,然后如大鵬展翅,騰空而起,以千鈞之力將球穩(wěn)穩(wěn)扣入籃筐。
(2) 東方神鹿王軍霞像離弦之箭沖出了對手的“包圍”——她將里貝羅們意義拋在了身后,在萬米跑到上展現了萬米紅霞。
23.(5分)
所給材料按內容分為概念、起源與形成、唱腔(唱、調)與伴奏、行當四個部分。
(1)粵劇是吸收梆子、南戲等元素而形成的最具有廣東特色的劇種。唱腔以梆子、二黃為主,唱、調還有細分,伴奏用二旋等樂器;行當分生旦凈末丑等十余種。
(2)粵劇是以梆子、二黃為基礎,融合昆曲、南音等形成的最具廣東特色的劇種。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調有正線、反線、乙反線之別,伴奏用二旋等樂器;行當分生旦凈丑等。
(3)粵劇是起源于明代,受昆曲、南戲影響,最具廣東特色的劇種。唱腔以梆子、二黃為主,唱分大喉、平喉、子喉,調有正線、反線等。伴奏用二旋等樂器;行當分生旦凈丑等十余種。
24.(60分)
1.對自然、社會和生活的觀察與思考能力及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
2.記敘、描寫、議論或抒情等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能力。
3.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合理安排結構的能力。
4.調動語言及知識積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準確、鮮明、生動。
(廣東省吳川市振文中學)
(責任編輯:珍妮花公主)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1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2高鐵乘務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3互聯網金融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4酒店管理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5學前教育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6國際郵輪乘務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7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8動漫設計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9大數據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10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