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言文專題六“桃花”意象解讀
2007-09-21 00:00:00
來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作者游覽南城桃花時無限快樂,這種快樂是通過哪些細節表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末提到陶淵明的桃花源,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欣賞
與“桃花”意象有關的詩文名句。
1.自然渾成之美
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劉禹錫)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杜甫)
2.生命永恒之美
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 (李賀)
3.無限春愁染桃花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李賀)
風來吹葉動,風動畏花傷。紅英已照灼,況復含日光。(沈約)
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袁枚)
4.失意者的精神家園
《桃花源記》(略)(陶淵明)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謝枋得)
5.人面桃花俱憔悴
胭脂鮮艷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淚眼觀花淚易干,淚干春盡花憔悴。(曹雪芹)
6.懷才不遇托桃花
四月深澗底,桃花方欲然。寧知地勢下,遂使春風偏。(劉長卿)
曾向桃源爛漫游,也同漁父泛仙舟。皆言洞里千株好,未勝庭前一樹幽。帶露似垂湘女淚,無言如伴息媯愁。(韋莊)
7.惜春長怕花開早,執著愛桃情不休
茫茫天意為誰留,深染夭桃備勝游。未醉已知醒后憶,欲開先為落時愁。(李咸用)
緋桃一樹獨后發,意若待我留芳菲。清香嫩蕊含不吐,日日怪我來何遲。無情草木不解語,向我有意偏依依。(歐陽修)
8.人生易老天難老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劉希夷)
探究發現
7. 根據上面所列的桃花意象類型特點,選擇其中一種意象,看看在不同時代的作家筆下,這個意象是怎樣傳承的。
參考答案
1.本詩寫詩人見桃花開無主,故人已逝,惟有寂寞相隨,流露出無人賞識的淡淡哀愁。陸時雍認為,顏色紅,代表情深;顏色淺,頗有雅趣,都很可愛,都能表現對桃花的欣賞,所以深淺俱佳。有的版本末句作“可愛深紅愛淺紅”,連用兩個“愛”字,兩個“紅”字,皆有天然可愛之意,更能證明陸觀點的正確。
2.作者見桃花盛開,樹深藏鹿,清靄掩竹,碧峰掛泉,這種環境遠離塵世,當是道士所居之地。無人可打聽所訪對象的蹤跡,作者靠在松樹上歇息,心中很是失望,當然是不遇(沒遇到)了。
3.用珍寶字眼的詩句未必就有高貴氣質,真正的大家風度是境界的闊大。“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罷桃花扇底風。”這樣放縱恣肆的歌舞當然是富貴之家的事。
4.略
5.(1)①在;②表修飾;③招待;④美麗。(2)①又像猿猴又像鳥兒,在花果之間穿行,只擔心枝條脆嫩不經折。②自從我等去游玩之后,桃花下不數日就被眾多的游人踩出一條小路來。
6.(1)通過以下細節的描寫:呼朋呼友,攜酒看花,攀折桃枝,坐在花叢中玩游戲,探葉窺果,還將桃花插入發角,落得一身花瓣。(2)陶淵明的桃花源并非實有的桃源勝境,而是借桃源暗指一種遠離塵世的理想世界。作者提到它,是為了和自己游覽的真正的桃花源作對比,說明桃花近在城邊,大家應該都去體驗并珍惜現實的桃花美景。

7. 示例:作為“世外桃源”象征的桃花,從陶淵明開始,“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的桃花源就是世外凈土的象征。尋找桃花源,是他們遭受現世不如意后的自然反抗。
(閱讀次數: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