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08年高考數學備考:消除知識盲區 提高應試能力
2008-05-16 14:44:12
來源:考試大
高考命題有哪些特點高考命題的四個原則:重點內容重點考查,在知識的交匯點設計試題,加強思想方法的考查,不單純追求覆蓋面。
回顧一下我省4年的高考試題,有幾大特點:平均難度比較大,但沒有特別難的試題;概率統計,以冷出新,注重應用;傳統部分有模式化的趨向;不刻意追求知識覆蓋面;文字平實。
近年來,由于高考試卷具有“讀圖時代”的特點,結構呈現多樣化,尤其是伴隨“簡易邏輯”的出臺,試卷出現了“非”、“或”、“且”結構的試題。另外,設問方式的多樣化,除開放探索型試題外,還出現了類比推廣型試題,這種趨勢的特點是,不僅考查結論,還要考查過程。
三招助考生形成“知識網絡”
高考,考生須在有限時間內,通過有限的試題考查,必然要“提綱挈領”地抓住知識網絡的交匯點。因此,考生須在整合知識上下功夫,形成良好的“知識網絡”。
一、按主題的整合,比如圖象變換,涉及初中二次函數中的平移,高中函數奇偶性、反函數中的軸對稱和中心對稱,三角中的伸縮變換,向量中的圖形平移。這就要把它們整合起來,研究其通性,并拓展到各類函數與圖象、方程與曲線中去;
二、以問題為中心的跨學科“聯通”。比如函數的最值的解決,涉及代數、平面三角與幾何,導數的有關知識,產生最值的背景又可能與代數、三角、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及解析幾何相聯系,因此在復習中可以通過一題多解或多題一解歸納總結;
三、各知識板塊之間的交匯與融合。比如函數、數列、不等式,它們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三塊,復習時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來學,而不是分成幾塊。研究函數時以不等式為工具,討論不等式時運用函數的性質,數列可以從離散的角度刻畫函數,也可以視為特殊的函數,從而使三者構成自然聯系。
復習備考建議
1.時時溫故——以課本和筆記為藍本加強基礎知識的回顧與復習。多年來高考質量分析表明,相當一部分考生在答題中的一些失誤,并不是因為缺乏靈活的思維和敏銳的感覺,而恰恰是因為對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掌握還存在某些欠缺,甚至有所偏廢所致。復習目的就是克服遺忘。
2.力求知新——以課堂為復習“主陣地”,高效上課,力求知新。高三課堂內容多,講課速度快,一時難以消化和理解的,下課后要及時回味,對解題思路、數學思想、解題規律要認真加以總結,寫一點聽后感,幾句話就可以,課上沒解決的問題下課后要馬上解決。
3.消除盲區——利用試卷,以“錯”糾錯,查漏補缺,注重反思,及時歸納。考生要養成定時整理試卷的習慣。看看哪一類題做得好。哪一類試題作得差,做得差要分析原因,加以改正。做得好要總結經驗。
在整理中,除了把不同的問題弄懂外,還要學會“舉一反三”,對同一類型的試題要及時歸納,總結出共性,達到“多題一法”。另外,做一道題要從不同角度想出多種方法,這是“一題多法”,達到豐富解題經驗的效果。
4.學會應試——以考學考,提高應試能力。基礎好的學生做填空、選擇題可以控制在45分鐘左右,基礎較差的可能需要1小時甚至更多時間,主要是看怎樣處理效果最好。每次考完后,學生自己都應認真總結。
(責任編輯:liny)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