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剩余價值的本質和來源
①價值形成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一方面,雇傭工人的具體勞動創造出新的使用價值,同時,將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另一方面,雇傭工人的抽象勞動又凝結在 新產品上,形成新的價值。兩者之和構成商品的價值。在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轉移的價值 不會發生增殖。要使價值增殖,只有把雇傭工人的勞動時間延長到使工人新創造的價值超過勞動力價值以上。這個超過部分,就是剩余價值。所以,價值增殖過程就是超過一定點而延長的價值形成過程。這個一定點,就是工人再生產自身勞動力價值所需要的必要勞動時間。 這樣,工人的整個勞動時間就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時間即必要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里進行的勞動叫做必要勞動;另一部分是無償地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的時間即剩余勞動時間,剩余勞動時間里進行的勞動叫做剩余勞動。
②剩余價值的本質
剩余價值就是雇傭工人創造的、超過勞動力價值以上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那部分價值,它直接體現著資本家對雇傭工人的剝削關系。剩余價值的來源是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
(2)絕對剩余價值生產
①絕對剩余價值的含義
絕對剩余價值生產指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絕對延長工作日,從而絕對延長剩 余勞動時間來生產剩余價值的方法。
②工作日長度的決定
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涉及到一個工作日的長度的問題。工作日的長度在一定限度內可以伸縮 ,其比較低界限是必要勞動時間,比較高界限受生理界限和社會的道德界限制約。這兩個界限有 很大伸縮性,使工作日的長度成為一個可變量。工作日的長度的確定,比較終取決于階級力量的對比。
(3)相對剩余價值生產
①相對剩余價值的含義
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指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對延長剩余勞 動時間來生產剩余價值的方法。
②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條件
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條件是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因為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關鍵是縮 短必要勞動時間。要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就必須降低勞動力價值。要降低勞動力價值,則必 須降低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為此,就必須提高生活資料生產部門 以及有關的生產資料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率。
(4)絕對剩余價值生產與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關系
①從資本對雇傭勞動的剝削來看,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②絕對剩余價值生產是資本主義剝削的一般基礎,也是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起點。③二者所要求的物質技術基礎不同,在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
(5)超額剩余價值
①超額剩余價值的含義、條件和來源
超額剩余價值是商品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價值。
超額剩余價值生產的條件是個別企業首先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使之高于部門平均勞動生產率。這樣,生產它的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價值低于社會 價值,按社會價值出售商品,就能夠比其他企業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即超額剩余價值。 超額剩余價值的來源仍然是本企業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這是因為,采用先進技術的企業工人的生產力高,在同樣時間內創造的價值(包括剩余價值)比一般企業的工人要多。
②超額剩余價值與相對剩余價值的關系
現實生活中,單個資本家改進技術、改善管理,提高本企業勞動生產率,其直接目的是追求 超額剩余價值。但是首先采用先進技術的企業獲得超額剩余價值,只是一種暫時現象,因為當其他企業相繼都采用新技術后,原來先進的生產條件就成為一般的生產條件,社會價值和 個別價值之間的差額消失,從而他所得的超額剩余價值也隨之消失。但這時由于勞動生產率 的普遍提高,所有的資本家都普遍地由此得到相對剩余價值?梢,個別企業提高勞動生產 率的直接目的是為了獲得超額剩余價值。但所有企業都這樣做的結果,使資本家普遍地獲得相對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是作為各個資本家追求超額剩余價值的結果而實現的。這就是超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關系。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9
2009.04
(1)社會主義的個人分配制度 ① 社會主義社會,個人收入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項基......
29
2009.04
1、實踐是指人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對象性活動。實踐的基本特征:客觀現實性;自覺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29
2009.04
1、實踐主體、歷史主體:主體是指從事著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人,具有自主性和能動性的特征。實踐主體......
29
2009.04
1、科學技術的本質:它始終以客觀事實和規律為依據,以實踐為準繩;它始終以繼承為基礎,以創新為靈魂......
29
2009.04
一、唯物辯證法 1、事物是普遍聯系的,系統和要素是相輔相成的,當各要素以合理的結構形成系統時,系統......
29
2009.04
40.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就闡述了新中國奉行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