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本運行的一般原理
  產業資本循環經歷的三個階段和采取的三種職能形式
  [分析] 資本循環"/>
育路教育網,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新東方在線

2010考研政治高頻考點突破之馬政經四

來源: 時間:2009-05-12 09:48:21
 (四)資本的運行 
  1.資本運行的一般原理 
  產業資本循環經歷的三個階段和采取的三種職能形式 
  [分析] 資本循環是指產業資本依次地經過三個階段,采取三種職能形式,執行三種職能,實現了價值的增殖,并回到原來出發點的全部運動過程。產業資本運動依次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相應地采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貨幣資本的職能是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剩余價值生產準備條件;生產資本的職能是使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結合,生產剩余價值;商品資本的職能是通過商品的出售,收回預付資本價值和實現剩余價值。 
  資本要保存和增殖自己的價值,必須連續不斷地進行循環。產業資本三種職能形式中的每種職能形式上的資本,都要經過循環的三個階段而回到原來的出發點。因此,產業資本循環就有貨幣資本循環、生產資本循環、商品資本循環三種不同的循環形式。 
  產業資本循環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分析] 產業資本實現連續不斷的循環,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必須保持產業資本三種職能形式在空間上并列存在;(2)必須保持產業資本的每一種職能形式的依次轉化,在時間上相繼進行。這兩個條件是相互聯系和互為條件的。因此,產業資本的三種職能形式和三種循環形式的并列存在和相繼運行,是產業資本保持正常、連續循環運動的必要條件。 
  資本周轉 
  [分析] 資本周轉是指不斷重復、周而復始的資本循環過程。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都是資本運動的形式。考察資本周轉,主要是揭示資本周轉速度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 
  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分析] 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是對生產領域中的生產資本的不同構成部分的一種劃分。它以生產資本不同部分在資本運動中的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為劃分根據。固定資本是指以廠房、機器、設備等勞動資料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本部分,它們的價值按每次生產使用過程中損耗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漸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產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經過多次轉移才實現其價值的全部周轉。流動資本是指投在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勞動對象和投在勞動力上的生產資本部分,它們的價值在周轉方式上是一次性投人生產過程,隨著商品的銷售一次性全部收回。應該指出,投在勞動力上的資本與投在勞動對象上的資本,它們在價值形成和剩余價值生產中的作用是不同的,這里僅就價值周轉方式而言是相似的。 
  技術進步和固定資本折舊 
  [分析] 固定資本的損耗分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兩種。固定資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內,由于生產技術進步而引起的價值上的損失,是固定資本的無形損耗。當代科技進步的加快,競爭加劇,使無形損耗呈上升趨勢。固定資本折舊,是固定資本在使用過程中因損耗而轉移到產品中去的那部分價值的一種補償方式。 
  資本的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 
  [分析] 資本的周轉時間,是產業資本從預付一定形式的資本開始,經過資本的循環運動,實現了價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來的資本形式為止所經歷的時間。它包括資本的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資本的周轉時間和資本的周轉速度成反比關系。 
  資本周轉次數,是指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資本所經歷的周期循環的次數。資本周轉次數與資本周轉速度成正比關系。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關系產業資本所能帶來的剩余價值量的多少。產業資本家總是力求加快資本的周轉速度。 
  制約資本運動速度的因素 
  [分析] 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有:周轉時間的長短或資本周轉次數的多少;生產資本的構成,即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比例。生產資本中固定資本占的比重大,整個資本的周轉速度就慢;相反,流動資本占的比重大,整個資本的周轉速度就快。 
  資本周轉速度對商品生產和價值增殖的影響 
  [分析] 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關系到一定數量的產業資本所能帶來的剩余價值量的多少。加速固定資本周轉,一方面可以減少和避免無形磨損帶來的損失;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固定資本的利用率,加速固定資本更新。這樣,就有利于資本家及時采用新技術和新工藝,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取更多的超額剩余價值。 
  加速流動資本周轉,能節省預付流動資本的數量。加速流動資本周轉,其中可變資本部分周轉加快,使實際發揮作用的可變資本量增加,在剩余價值率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提高年剩余價值量和年剩余價值率。 
  馬克思的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對于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不同社會經濟制度的資本運動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社會總資本運行的核心問題 
  [分析] 考察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也就是社會總產品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實物補償(或替換)和價值補償問題。因為社會總產品的實物補償(或替換)和價值補償是社會總資本正常運行的基礎和保證。 
  分析社會總資本運行的兩個基本理論前提 
  [分析] 社會總產品在實物形式上,按其比較終用途可分為用于生產消費的生產資料和用于個人消費的消費資料。與此相適應,整個社會生產也可分為兩大部類:第一部類(I)即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類;第二部類(Ⅱ)即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類。社會總產品在價值形式上,由三部分構成:不變資本的價值(c),可變資本的價值(v),剩余價值(m)。社會生產分為兩大部類和社會總產品在價值上由c+v+m構成,是研究社會總資本運行的兩個基本理論前提。 
  簡單再生產。擴大再生產及其兩種方式 
  [分析] 社會再生產按照它的規模是否發生變化來劃分,可分為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簡單再生產是指生產規模不變的再生產,擴大再生產是指生產規模擴大的再生產。簡單再生產是擴大再生產的基礎和出發點,是擴大再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特征是擴大再生產。社會資本的擴大再生產,必須有資本積累作為追加資本投入生產,追加的資本包括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兩部分。擴大再生產從其實現的方式看,有內涵的擴大再生產和外延的擴大再生產兩種方式。內涵的擴大再生產是依靠生產技術的進步、生產要素質量的改善,以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來擴大原有生產的規模。外延的擴大再生產則是在生產技術、勞動生產率不變的情況下,依靠增加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數量、擴大生產場所的手段來擴大原有的生產規模。
  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分析] 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所應具備的基本實現條件是:第一部類的可變資本價值和剩余價值之和必須等于第二部類的不變資本價值,即I(v+m)=Ⅱc。這個條件表明兩大部類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從基本實現條件可以引申出另兩個實現條件:一是第一部類生產的全部產品在價值上必須等于兩大部類所消耗的不變資本價值的總和,即I(c+v+m)=Ic+Ⅱc,。這個條件表明整個社會的生產資料生產與兩大部類對生產資料的需求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二是第二部類的全部產品在價值上必須等于兩大部類的可變資本價值和剩余價值之和,即Ⅱ(c+v+m)=I(v+m)十Ⅱ(v+m)。這個條件表明整個社會的消費資料生產與兩大部類的工人和資本家對消費資料的需求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上述三個條件不能具備,社會總資本的簡單再生產就不能順利進行。
  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實現條件及其意義
  [分析] 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有兩個前提條件:第一,為了獲得擴大再生產所需要的追加的生產資料,第一部類一年中所生產的全部生產資料,除了維持兩大部類簡單再生產所需要的生產資料以外,還必須有一個余額,用以滿足兩大部類擴大再生產對追加生產資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為:I(c+v+m)>I c+Ⅱc或I(v+m)>Ⅱc。第二,第二部類一年中所生產的全部消費資料,除了滿足兩大部類進行簡單再生產過程中工人和資本家所需要的消費資料以外,也必須有一余額用以滿足兩大部類擴大再生產對追加消費資料的需要。如用m/x表示剩余價值中供資本家個人消費的部分,那么m-m/x就表示剩余價值中供積累用的部分。用公式表示為:Ⅱ(c+v+m)>I(v+m/x)+Ⅱ(v+m/x)或Ⅱ(c+m-m/x)> I(v+m/x)
  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同樣必須使兩大部類相互交換的產品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關系。基本的實現條件是第一部類原有的可變資本價值,加上追加的可變資本價值(∆v),再加本部類資本家用于個人消費的剩余價值,三者之和應等于第二部類原有不變資本價值和追加不變資本價值(∆ c)之和。即 I(v+∆v+m/x)=II(c+∆c)。由此可以引申出另外兩個實現條件,用公式表示為:I(c+v+m)=I(c+∆c)+II(c+∆c);II(c+v+m)=I(v+∆v+m/x)+II(v+∆v+m/x)
  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實現條件表明:兩大部類之間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積累的規模相互制約。只有兩大部類按比例發展才能順利實現擴大再生產,這是一切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社會總資本運動的共同規律。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根源和周期性
  [分析] 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有:危機期間,商品大量積壓或被人為毀棄,大批工廠減產、停工或倒閉,生產急劇下降,工人大批失業,金融企業倒閉,信用關系崩潰,整個社會經濟生活一片混亂。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相對過剩,是生產相對于社會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過剩。經濟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經濟危機就不可避免。
  經濟危機的周期性是指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每隔若干年就爆發一次,周期性地反復出現。它與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緊密聯系,一般說一個再生產周期包括危機、蕭條、復蘇和高漲(繁榮)四個階段。經濟危機周期性的原因,也只能從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自身運動中去尋找。
  2.壟斷階段的資本運行
  資本主義國有制的產生和發展
  [分析] 資本主義國有制及國有企業的存在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重要形式之一。它產生發展的原因,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展要求國家干預、調節經濟的產物。它通過國家收購私人壟斷企業而國有化;通過直接投資興辦國有企業;通過國有資本與私人壟斷資本合資的方式來形成。
  國有壟斷資本和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范圍的結合
  [分析] 國有壟斷資本與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范圍的結合,其組織形式是國私合營的股份公司。這種公司以國有資本的股份為參照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國家掌握股票控制權的企業;另一類是國家不掌握股票控制權的企業。
  國家對經濟活動的調節和干預
  [分析] 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干預和調節,是指資產階級國家從經濟運行的長遠目標。和全局出發,對總體經濟活動進行的調節和控制。國家干預和調節經濟的主要內容:一是規范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規范市場的經濟活動;二是調節國民收入分配,協調資產階級各集團間的經濟利益;三是調節宏觀經濟的運行,實現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國家對經濟調節和干預的方式主要有:運用法律和行政手段進行調節;經濟計劃(通過判定各種短期或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計劃來干預、調節經濟的一種方式);財政政策(主要通過變動政府購買、改變轉移支付、變動稅率和調整公債等實現對政府收入與支出的調整);貨幣政策(主要通過調控利率實現對經濟的調節,中央銀行運用公開市場業務、改變再貼現率、變動法定準備金率等政策工具進行調節);社會福利政策(主要包括社會保障、福利補貼和社會救濟)。
  3.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向國際范圍的擴展
  國際分工和生產國際化 (考試大祝天下有情人忠誠眷屬)
  [分析] 國際分工是指社會分工超越國界形成的國與國之間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新產業革命的發展,國際分工達到一個新階段。國際分工的發展過程,同時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向國際化方向發展的過程。
  生產的國際化,是指生產過程本身超出一國范圍,在國際范圍形成各國生產相互依賴、相互補充的格局,它是生產的社會化超越國界向國際發展的表現。國際分工是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基礎,生產和資本國際化又推動著國際分工的不斷深入。
  壟斷資本主義向國際范圍擴展的主要形式和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
  [分析] 商品輸出、資本輸出、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是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向國際范圍擴展的主要形式。這種擴展,使世界經濟形成錯綜復雜的國際經濟關系,比較突出的是在生產和資本國際化基礎上,經濟走向全球化。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在經濟發展中的矛盾和合作
  [分析] 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各國壟斷資本及其國家的實力對比不斷發生變化,他們爭奪世界市場的矛盾必然加劇,他們要按實力的變化重新瓜分世界,貿易戰、投資戰連綿不斷。由于生產國際化,他們相互之間的依存性增大,因此在矛盾加深的同時,國際調節和合作也在發展。矛盾與合作并存,而合作只是暫時的、不穩定的,矛盾和斗爭是長期的、絕對的。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和協調
  [分析] 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處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在經濟上對發達國家存在依附性,發達國家要維護其既得利益和支配地位,仍變換手法控制掠奪發展中國家。所以,發展中國家一方面作為獨立主權國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生經濟聯系,不存在直接的從屬關系;但另一方面,在舊的國際分工格局中發展中國家的不平等地位并未改變。當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差距仍在擴大,迫切要求改變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發展中國家之間要加強協調合作,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而努力。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有用

25人覺得有用

閱讀全文

2019考研VIP資料免費領取

【隱私保障】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相關文章推薦

12

2009.05

2010考研政治高頻考點突破之馬政經三

  (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及其發展階段
  1.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
  資本流通形式與商......

12

2009.05

2010考研政治高頻考點突破之馬政經二

 (二)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運行的一般原理
  1.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
  社會經濟制度的更替
 ......

12

2009.05

2010考研政治高頻考點突破之馬政經一

 (一)導論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的歷史背景、......

12

2009.05

考研政治春季復習切勿相信劃重點

 2010年考研政治復習重點!當我們說出這個話題的時候,你是否豎起了耳朵?你是否已經準備好書本,等著......

12

2009.05

2010年考研政治復習新策略

馬克思說:“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12

2009.05

四點注意四個要求解答考研政治分析題

 在答題時間上,分析題所用的總時間應該控制在1小時30分鐘左右。平均每道題所用時間應該控制在18分鐘......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么要報考研輔導班? 如何選擇考研輔導班? 考研輔導班哪個好? 哪些北京考研輔導班靠譜? 2019考研輔導班大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欧美 | 无色码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一本久道综合久久婷婷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