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次提出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動”,把這作為“確保權力正確行使”的前提和條件,并提出“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動機制!
2、在黨代會報告中首次使用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提法。鮮明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戰略任務和根本要求。
3、首次使用“文化軟實力”的概念。報告提出,要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4、首次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黨代會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提出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自覺追求,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導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5、首次將“和諧文化”寫入黨代會報告之中,提出“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重視城鄉、區域文化協調發展,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等等。
6、鮮明提出“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求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
7、在黨代會報告中首次鮮明提出“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報告提出,要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8、首次把“社會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一個方面寫入黨代會報告之中,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在黨代會報告中正式得以確認。
9、明確把“改善民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重點。提出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10、在黨代會報告中首次提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目標。把“教育公平”提到“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的高度,強調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加大財政對教育投入,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把十六大提出的“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目標改為“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等等。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