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世界的聯系、發展及其規律
世界的聯系、發展及其規律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世界的普遍聯系 聯系的客觀性
聯系的普遍性
聯系的多樣性
聯系的條件性
聯系與系統
發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發展的永恒性
發展的普遍性
發展的實質
發展的過程性
過程論的內容和意義內容意義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現象和本質含義
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系
方法論意義
必然性和偶然性含義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系
方法論意義
原因和結果含義
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系
方法論意義
可能性和現實性含義
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系
方法論意義
規律及其客觀性規律含義和特點
規律的客觀性
質量互變規律事物存在的質、量、度
事物發展中的量變和質變及其相互轉化
質量互變規律的辯證關系
對立統一規律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及其方法論意義
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及其方法論意義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矛盾觀及其現代意義
否定之否定規律事物發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辯證關系
辯證的否定觀及其方法論意義
一、聯系的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
1.聯系是指一切事物、現象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2.聯系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的特點。
3.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整體。
4.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5.系統就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組成的具有穩定結構和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系統的主要特征: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開放性。其中比較主要特征:整體性。
二、發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發展的實質,發展的過程性(靈活運用)
1. 運動是指宇宙間所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
2. 發展是具有前進性質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3. 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發展的本質:創新):①新事物代表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勢 ②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是辨證的否定過程 ③在社會領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眾的根本利益。
4. 過程指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歷史,都有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世界總過程的主導方向是前進。
三、規律及其客觀性(選擇題)
1.規律是事物內部的本質聯系和發展的必然趨勢。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具有客觀性、穩定性、重復性、多樣性等特點。
2.是否承認事物發展具有客觀規律,在世界觀上表現為決定論與非決定論的對立。
決定論又分為機械決定論和辯證決定論。唯心主義決定論和神學宿命論從物質世界之外去尋找事物發展的決定力量,是一種偽決定論。馬克思主義主張決定論,反對非決定論,同時也反對機械決定論,主張辯證決定論。
四、現象和本質(實際運用)
1.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能為人的感官直覺所感知。現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系,是內在的、全面的和穩定的東西。
2.現象和本質是辯證統一的:
(1)對立表現在:現象是表面的、外部的、可以直接被感知的,本質是內在的、只能通過抽象思維把握;現象是個別的、片面的,本質是一般的、共同的(同類現象中);現象是多變的、暫時的,本質是相對穩定的。
(2)統一表現在:本質是現象的根據,現象是本質的表現形態;現象總是以某種方式表現本質,假象也是對本質的一種表現,它是從反面歪曲地表現本質的現象。
3.假象不同于錯覺。錯覺是由人的感覺上的錯誤造成的,屬于主觀的范疇;假象則是客觀存在的種種條件造成的,它是現象的一種,屬于客觀的范疇。
五、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是指事物發展過程中一定會出現的、合乎規律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發展中并非確定發生的,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的趨勢。
2.必然性與偶然性的辯證關系:
(1)區別:兩者產生的原因(內因和外因)不同;二者在事物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2)統一性: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為必然性開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隱藏著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必然性與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轉化。
3.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會產生機械決定論、唯心主義非決定論等錯誤觀點。
六、原因和結果
1.引起某種現象的現象叫原因,而被某種現象所引起的現象叫結果。
2.因果聯系的特點:總是原因在前結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繼的現象都存在著因果聯系。
3.原因和結果的關系是辯證的:原因和結果的區分既是確定的,又不是確定的;原因和結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原因和結果的關系是復雜多樣的。
七、可能和現實
1.現實性是指已經產生出來的有內在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事物發展過程中潛在的東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預示事物發展前途的種種趨勢。不可能性是指沒有變成現實的根據和條件的幻想。
2.可能性與現實性的是對立統一的:可能性和現實性是兩個內容不同的范疇,具有明顯的區別;二者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立足現實,認識可能性的復雜性,創造條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為現實。
八、事物存在的質、量、度
1.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是一事物成為它自身并區別于其他事物的規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
2.質和量的統一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量的范圍、幅度和限度。認識度才能確切地把握事物的質,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把握適度原則,防止“過”或“不及”。
九、事物發展中的量變和質變(重在理解)
1.量變是事物在數量上的增減,場所的變更,或者是其成分排列組合的變化。質變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突變或飛躍。質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2.量變和質變的相互轉化:
(1)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2)量變與質變又是相互轉化的。質變鞏固了量變的成果,促成了新質的產生,事物開始新的量變。新的量變超出度的限度,就會發生新的質變。
(3)總的量變過程中包含部分質變;質變過程中包含量的擴張。
十、事物發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辯證關系
1.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滅亡的方面。
2.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在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過程中,辯證的否定是決定性的環節。
3.辯證的否定觀認為,否定是事物內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發展的環節和聯系的環節,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否定就是揚棄,即既克服又保留。
4.形而上學否定觀則認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觀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絕對的否定,這就割斷了事物的聯系,又使發展中斷。
5.“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事物的這種否定之否定過程,從內容上看,是自己發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從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進的過程。它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十一、對立統一規律(重點)
1.矛盾即對立統一,是指事物內部兩個方面既統一、又對立的關系。矛盾的基本屬性是同一性和斗爭性。同一性指的是矛盾雙方相互聯系、相互吸引。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分離、相互排斥的性質。
2.同一性和斗爭性之間相互聯系:二者是相對與絕對的關系。
3.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內部對立雙方的統一與斗爭是事物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十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過程中,并貫穿于一切過程的始終,即矛盾無時不有、無處不在。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都各有其特點。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十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1.主要矛盾是在諸多矛盾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于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則是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的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2.二者關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相互轉化。
十四、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及其辯證關系(重點)
1.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中處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則是在矛盾中處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
2.二者的關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相互轉化。
3. 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十五、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分歧
①是否有聯系的觀點。②是否有發展的觀點。③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這是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實質。
十六、科學發展觀與唯物辯證法
科學發展觀是辯證的發展觀。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集中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8
2009.05
第2章 世界的物質性和人的實踐活動 世界的物質性和人的實踐活動物質及其存在方式辯證唯物主義物......
18
2009.05
第1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
18
2009.05
2008年8月28日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八次會議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中國、哈薩克......
18
2009.05
2008年3月3日 聯合國安理會以14票贊成、l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了關于伊朗核問題的第1803號決議。決......
18
2009.05
2008年1月1日 塞浦路斯和馬耳他兩國正式加入歐元區,使歐元區國家增加到15個。目前,歐盟15個老......
18
2009.05
2007年12月3~15日 200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舉行,著重討論2012年后應對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