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計劃時候讀研?是本科畢業之后趁熱打鐵,馬上讀研深造,讓自己在參加工作前有一個更高的起點"/>
何時讀研,你確定嗎?
你計劃時候讀研?是本科畢業之后趁熱打鐵,馬上讀研深造,讓自己在參加工作前有一個更高的起點,還是畢業之后先參加工作,待到奮斗幾年之后經濟獨立,積累一定的工作實踐經驗和社會資源之后,再進入象牙塔?
事實上,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我們只能做出一種選擇,無論哪種選擇都各有利弊。在無法同時體驗兩種選擇各自產生的不同結果的時候,如何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呢?我們可以通過以下跨考學員真實經歷的分享,來體驗一下。本科畢業直接讀研還是工作之后再讀研,這兩類過來人經歷,或許能給大家一些有益的啟發。
再給自己一次選擇的機會
如果你選擇本科畢業直接讀研,就無法立刻體驗步入社會的感受;同樣,如果你放棄直接讀研的機會而選擇工作,那你也意會不到本科畢業接著做學問的滋味。哪種選擇更好?沒有人能給出確定的答案,我們能夠得到的只是別人的啟發。
我大學畢業之后成為了一名中學英語教師,工作多年之后考取研究生。擔任教師工作的時候,我每天很勤奮地備課、上課,經過幾年的努力,我成為了學校的教學骨干。可是,當我度過了那段在工作中的“爬坡期”之后,一切似乎少了挑戰性,看到周圍的同學和朋友都在不斷沖擊新的目標,我也開始動心了。于是我選擇了考研。其實動機很簡單:一方面是獲取新知的本能,當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原來積累的知識需要更新,必須繼續充電學習;另一方面則是客觀環境的需要,周圍的人都在進步,如果不提升自我,生存也會有壓力。
對于在職考研人來說,比較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充分安排好復習時間。工作幾年之后,繁雜事務很多,心情容易浮躁,所以必須具備能坐得住冷板凳的韌性,一心一意備考。另外,足夠的時間是考研的重要保障,考研需要看很多復習資料,做很多模擬題,特別是如今的考研大軍不斷壯大,要想在眾多強勁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絕非易事。
工作之后讀研會更有求知若渴的感覺,因為工作之后動手實踐的機會更多,而考慮學術性的問題較少,重返校園之后會發現太多新的知識需要補充,而如果你考上自己心儀的專業,讀書做研究會成為一種樂事,你會更加懂得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考研對于在職的考生來說,不但要付出心血和時間,還要承受經濟和其他方面的損失,比如讀研的三年可能會錯過很過升遷的機會,但是任何事情有利必有弊。如果經過多年的工作之后,你對自己的狀況并不很滿意,而且對學術感興趣,那么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考研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面對就業門檻,我選擇接著讀研
我2001年考入大學,本科所學的專業是新聞學,這是我非常喜歡的專業,當時一心想著本科畢業之后就參加工作,早日成為一名向往已久的記者,能夠像水均益這樣的著名記者一樣,既可以奔赴戰場采訪報道,做一名戰地記者,也可以做“高端訪問”,采訪世界各國政要,和高層人物對話。那時候各大新聞媒體招聘記者時,對學歷的要求并不像現在這么高,一般只需要本科文憑就可以了,專科畢業當記者的也不少。我就讀的學校是一所全國重點大學,心想應聘記者不會有什么難度。
可到我上大三的時候,就業形勢卻急轉直下。新聞專業是近年來的熱門專業,雖然在我們學校新聞專業的師資力量和中文系、歷史系等老牌專業相差甚遠,但新聞專業的招生分數線和錄取人數卻一直居高不下,比中文和歷史高出很多,招生的人數也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各個高校甚至一些財政、經濟類專業院校都積極設立新聞專業,開始大量擴招新聞專業的學生,一時間,新聞專業的畢業生“人滿為患”,很多畢業生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單位。另外,由于我國新聞事業和媒體機構的迅猛發展,許多媒體招聘記者時不再僅僅考慮新聞專業,而是考慮各種各樣的學科背景,比如跑金融口的記者多有金融或相關專業背景,跑法律口的記者多有法學方面的專業背景。這些更是讓新聞專業的畢業生感到“雪上加霜”。
正在我猶豫的時候,突然看到我心儀已久的一家大型報業集團含蓄地表示“只招七大名校”的本科生,另外還有研究生,而此前該報業集團一直招聘我們學校的本科生。很顯然,這是該報業集團對新招記者全面提高要求的一項重大舉措,同時也是因為我們學校在該報業集團工作的畢業生太多,從集團領導到部門領導,再到各個部門的記者和編輯,幾乎有一半都是我們學校的畢業生,這項措施也是為了解決記者整體學歷背景趨同、知識結構單一問題,增加“多樣化”知識背景和結構的舉措之一。但無論如何,僅憑我的本科學歷,是進不了這家報業集團了。
面對這樣的就業形勢,我只能直面現實。我重新了解了新聞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在現代社會做一名優秀的記者所要具備的素質,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報考本校研究生,繼續認真學習,從一開始就站到一個更高的起點上,一方面繼續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也是拿到碩士學歷這塊敲門磚。
2005年,我順利考上中傳研究生,2008年,我參加該報業集團的招聘,經過激烈的競爭,終于爭取到了進入該報業集團工作的名額,實現了我的夢想。
現在回頭想想,雖然當時決定讀研有點處于無奈,很大程度上只是想拿到敲門磚,但事實上,三年的研究生學習給我奠定了更好的專業基礎,讓我從一開始工作就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其實更有助于我的長遠發展。
在職讀研,水到渠成的選擇
我上大二之后,身邊的同學都陸陸續續開始關心考研的事情,開始向學長們打聽有關考研的信息,了解本專業的考研情況,也有很多同學從網上查閱各個學校招收研究生的資料。而此時我還不了解考研和就業的情況和趨勢,只是覺得我來自邊遠的農村,能考上一所重點大學已經很不錯了,只想著大學畢業后就該早點參加工作,減輕家庭負擔,因此不再考慮讀研的事情。
從大二起,我就開始爭取各種社會實踐的機會,并比較終確定了自己在新聞宣傳工作方面的興趣,開始為自己的興趣和將來的工作奔波。大二開學后不久,我就爭取到校報實習鍛煉的機會,雖然這里沒有勤工儉學的補助,只有一點象征性的稿費,我還是覺得在這里可以學到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有很多新聞實戰的好機會,因此,課余時間我一心一意地在校報實習鍛煉。在校報的經歷和我的社會學專業相互補充,給我后來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到大二結束的時候,很多同學已經選好了專業和學校,確定考研方向,大三便開始復習備考。其時我對考研的情況也有所了解,并不反對考研,只是更加明確我的努力方向,因為當時覺得考研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考上研究生之后還要花三年的時間讀研,就業的形式越來越嚴峻,研究生畢業之后的就業形勢也難以判斷,早一年就業,也許就意味著多一些機會。另外,讀研也要一筆不小的費用,這將給我本來就不寬裕的家庭經濟帶來更大的壓力。經過再次慎重考慮,我還是決定本科畢業后參加工作,早日自食其力,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于此同時,我發現有很多同學并不是自己有什么明確的目標,主動確定考研深造以實現個人的理想和抱負,而是認為“現在大家都考研”,只是隨大流而已。這更堅定了我要求自己要有主見、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實際情況做出選擇的決心。
大三開學后,同學們開始準備復習考研,我們班30個人,學院調查摸底的時候,有二十五六位同學填寫“考研”。我們幾個不考研的,立刻成了“另類”,甚至有好心的老師和同學暗示:“不考研你將來會后悔的。”就在這時,有一位老師告訴我,你畢業后可以先工作,工作幾年之后根據你個人的實際情況,可以考慮在職讀研。一語驚醒夢中人,我豁然開朗,不再猶豫。雖然我還沒有確定以后肯定要在職讀研,但是想到還有這個讀研的途徑,就沒有了后顧之憂,開始一心一意地為畢業后參加工作做準備。
大三一開學,我就選擇參加學校組織到另一所著名高校蘭州大學交流訪學的活動,在蘭州大學度過了愉快而又充實的一年,充實了自己的第二校園經歷,這相當于在大學本科期間讀了兩所著名的高校,而很多準備考研的同學,則因為擔心耽誤復習而放棄了這一寶貴的機會。大三暑假和大四開學后,我又積極聯系到濟南日報報業集團和香港文匯報的的內地記者站實習鍛煉,進一步積累媒體工作經驗。畢業后,我應聘到一家文化傳媒公司,參與創辦并編輯一份學前教育類報刊。一年之后,由于我母校的校報缺少編輯人員,鑒于我長期在校報和各家媒體的工作經驗和工作表現,聘請我回到校報工作。到高校工作,這在目前已經是很多研究生都求之不得的事情,而在我來說,能進入高校工作,還是得益于上學期間和畢業之后的學習與工作經歷。
此時此刻,我的經濟壓力已經減小,而在高校工作,要取得更好的發展,從長遠來看,只有本科文憑是難以為繼的。在高校工作的有利條件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迫切要求,促使我做出一個新的決定:在職讀研。事實上,這也是一個水到渠成的決定。
讀研要趁早
此時此刻,我已經坐在中國傳媒大學靜思苑的研究生公寓樓里,回想一年前大三結束時的情景,四顧茫然,不知道該何去何從——考研,還是找工作?因為不知道哪種選擇更值得自己去嘗試,也不知道哪條道路一片光明,哪條道路坎坷不平,所以心中惴惴不安。
用三年寶貴的青春時光讀研,三年的研究生學習究竟能不能讓我們感到滿意,究竟值不值得用這比較寶貴的三年時間換取研究生學歷?這是我一直拿不定注意的原因所在。但是,本科畢業后接著讀研,盡早拿到碩士學位或者更高的學位,有一個更高的工作起點,對于終歸要步入競爭激烈的社會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也是非常現實的問題。早點讀研的好處自不待言,現在越來越多的單位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連落實戶口都是學位高的優先考慮。研究生畢業,拿到碩士學位,就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好一點的單位,這是比較現實的好處。而因為沒有研究生學歷,很多同學就已經被很多心儀的用人單位用“要求研究生以上學歷”這一必須的條件拒之門外了。
從另一個角度考慮,要進一步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學校無無疑是比較好的學習環境,趁著年輕,在學校可以免去各種雜事的干擾,可以潛心學習和研究,真正學習積累一些有用的知識,而一旦參加工作,社會關系越來越復雜,各種雜事也越來越多,很難再靜下心來真正研究學習。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再三考慮之后,我覺得讀研也要趁早,我決定考研。也有的同學參加了工作,而且工作很好,但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自己的路只能靠自己去走。也有的同學認為考研太難了,所以放棄考研。事實上,正如一位跨考老師曾經對我對我說的一樣,考研其實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很大一部分是在考驗你的耐力,因為很多人在中途就放棄了,所以他們失敗了。從某種程度上說,只要堅持,就是勝利。
讀研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得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學歷,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掌握了學習和思想的方法,培養了科研的能力,從而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相信在研究生畢業的時候,我們會在知識、能力、思想各個方面,走上一個新的高度。
工作之后更懂得怎樣學習
當年不是沒想過本科后直接讀研,按媽媽的說法,趁著學生的感覺還在,一次把文憑讀完,再走向社會也不遲。不過事與愿違,報考復旦新聞沒有成功,反倒是隨便找的幾個工作都很順利。相比較之下,天津電視臺的編輯工作既符合我的職業目標,又在本科學校的附近,于是我開始了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
由于本科期間作過大量的實習工作,工作之后上手也比較快,大概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我就大體掌握了工作流程,接下來開始按部就班的工作。工作以后我發現,技術上的東西很快就可以掌握,而編輯寫作則是一個不斷往外掏得過程,如果你是一個懂得自省,不想安于現狀的人,你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有被掏空的危機感。掏空了以后整個人是飄浮著的,外人看來光鮮亮麗,自己卻感覺腦子里面空空如也。有人說可以在工作中充電,實際上在我的工作中,強度大,時間緊迫,充電的難度要遠遠大于求學時的悠閑。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自己對文字更有興趣,紙媒比電媒更加適合,但是,無論如何,只有更多的人文積淀才能維持我今后的可持續發展。于是,試用期滿,我拒絕簽約,選擇了考研。
現在一年的研究生生活已經結束了,帶著參加工作之后形成的緊迫感,我的閱讀量超過了大學四年的總和,并且完成了研究生的課程。有了這一年的準備,我更有信心投入向往已久的大都市了。研一暑假,我開始到上海的大報實習。
有人可能會說,還不如直接讀研呢,反正要回去充電。但就我的經歷來說,我覺得工作的經歷是值得的,甚至是必須的。如果沒有那一段短暫的工作經歷,我不可能真正體會到上述感覺。工作以后如果順風順水自然很好,但是如果遇到大的挫折,那么考研就是第二次調整和充實自己的機會,這時候就會更加懂得珍惜學習的機會,更加懂得校園生活的寧靜與寶貴。而且在真槍實彈的工作考驗之后,你會發現自己欠缺的是什么,回頭再去學習的時候也更有目的性,效果會更好。
換句話說,第一次的工作是給自己的第一次試跑,如果順利,就一路跑下去;如果受傷,就是用心調養,充實力量,準備再次出發。但比較重要的是,無論如何,都要珍惜眼前的時光,盡可能的在大學期間充實自己,只要時機成熟,就奔跑吧。不跑,你怎么知道自己要不要選擇第二次起跑的機會呢?
相關鏈接
保留研究生資格的“就業”
目前有很多學校推行選拔部分優秀本科畢業生保留其研究生入學資格的工作(簡稱保資),具體做法是,選拔部分優秀本科生參加西部支教、擔任輔導員或參加學校管理工作崗位,一年或兩年之后考核合格者,允許其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后另行就業;考核不合格者,將取消其攻讀碩士研究生的資格,按本科畢業另行就業。
保資一般比較適合學習成績較為優秀但達不到直接保研資格,又有一定的校內工作經歷的學生。例如中國農業大學在2008屆本科畢業生中選拔保留研究生入學資格一年參加研究生支教團的通知中要求,基本的報名條件是:黨員(含預備黨員),有一年以上主要學生干部或“學生輔導員”工作經歷;前三學年平均學分績點列本專業前50%(國家理科基地學生為70%),前三學年綜合測評列本班級前60%(國家理科基地學生為80%),外語成績達到國家外語四級65分或460分以上或國家外語六級60分或425分以上;在校期間沒有受過紀律處分;身體健康。在校期間受到市級以上(含)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干部、優秀團員等表彰的,可優先推薦。該校2008年參加“支教團”的名額為5名。
山東大學2006年保留研究生入學資格人員中,有33名擔任學生輔導員或在管理崗位工作,至2007年7月15日,學校考核小組綜合個人工作情況、單位意見及歷年考核情況,確定考核結果。考核不合格者,將取消其攻讀碩士研究生的資格,按本科畢業另行就業。考核時,學校一般根據全校崗位需求總量,結合所在單位考核結果,學校決定從考核合格以上等次人員中,選拔部分成績突出者,在職攻讀研究生學位,同時根據個人申請,繼續從事輔導員工作或者管理崗位(申請繼續從事學生工作的人員需在職攻讀“學生發展指導與學生事務管理”專業),崗位選聘、崗位安排工作由學校統一組織。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9
2009.06
17日,濟南市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通知,公布了502名直接進入濟南市2009年選聘高......
17
2009.06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將目光投向香港,而對于香港大學的碩士申請,很多學生因不了解香港方面的一......
16
2009.06
為了培養中國現代化建設人才及促進內地和澳門的文化學術交流,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澳門大學繼續在北......
16
2009.06
6月11日,得知體檢結果后的大四畢業生楊強,終于可以安心地去辦理他的研究生緩讀手續了。此前,他......
15
2009.06
■記者與叫賣試卷者在QQ上的對話。李詠祁/攝 稱試卷是“偷”來的,省考試部門提醒考生勿上當 ■新快報......
15
2009.06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關于做好二OO九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報名工作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