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材料1: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過按事物的性質不同,矛盾的性質也就不同。
社會主義的矛盾同舊社會主義的矛盾,例如同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資本主義的社會矛盾表現為劇烈的對抗和沖突,表現為劇烈的階級斗爭,那種矛盾不可能由資本主義制度本身來解決,而只有社會主義革命才能夠加以解決。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對性的矛盾,它可以經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不斷地得到解決。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不過社會主義社會的這些矛盾,同舊社會的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 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質和情況罷了。
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關系已經建立起來,它和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的;但是,它又還很不完善,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產力的發展又是相矛盾的。出了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發展的這種有相適應有相矛盾的情況以外,還有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又相適應又相矛盾的情況。-1957年2月27《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材料2: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關于基本矛盾,我想現在還是按照毛澤東同志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的提法比較好。毛澤東同志說:"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策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他在這里說了很長一段話,現在不重復。當然,指出這些矛盾,并就完全解決了問題,還需要就此深入的具體的研究。但是出從二十多年的實踐看來,這個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當。至于何森美是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時期全黨和全國人民所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或中心任務,由于三中全會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方面來,實際上已經解決了。我們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很低,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和國家的需要,這就是我們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就是我們的中心任務----1979年3月30日《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1) 毛澤東提出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歷史背景及這些理論的重大意義(6分)
(2) 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基本矛盾"深入的具體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論成果主要有哪些(4分)
37.材料1:
從1978年到200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45億元增長到2495萬億元,平均實際增長9.8%,是同期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的3倍多,我國經濟總量上升為世界第四。從1978年到2007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提高到31737萬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三位。外匯儲備從長期沒有到達10億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15萬億美元左右,成為世界上擁有外匯儲備比較多的國家。從1978年到2007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實際增長6.5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則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實際增長6.3倍;農村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1400多萬。
----摘自胡錦濤在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材料2: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的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比較更本的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摘自中共十七大報告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