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真理與價值
1.真理及其客觀性
真理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觀性:一是真理中包含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二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社會實踐。承認真理的客觀性,就是堅持唯物主義一元論。就某個確定的問題和對象而言,真理只能是一個,即與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相符合的認識。真理和謬誤是相伴而生的,它們既有原則的區別,又是相互包含和轉化的。
2.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 真理的具體性
真理是個發展過程,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這是真理問題上的辯證法。真理的絕對性或絕對真理的含義:(1)就真理的客觀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都包含不依賴于人的客觀內容,承認客觀真理,也就必然承認絕對真理;(2)就人類認識的本性來說,完全可以正確認識無限發展的客觀世界,每個真理的獲得都是向無限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的接近,承認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認絕對真理;(3)從真理的發展來說,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構成絕對真理,承認認識發展的無限性,也就必然承認絕對真理。真理的相對性或相對真理是指人們在一定條件下的正確認識是有限度的:(1)從廣度上說,它只是客觀世界的一定范圍、方面的正確認識,有待于擴展;(2)從深度上說,它只是對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層次的近似正確認識,有待于深化;(3)從進程上說,它只是對事物的一定發展階段的正確認識,有待于發展。
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同一客觀真理的兩重屬性,任何客觀真理都是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統一。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相互聯結、相互包含的,絕對真理寓于相對真理之中,相對真理包含著絕對真理的顆粒。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又是辯證轉化的,真理是由相對真理走向絕對真理的永無止境的過程,任何真理性的認識都是由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轉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這就要求我們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和一切科學理論。
真理是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表明真理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體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主觀對客觀的符合,它要受條件的制約,并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離開具體的時間、地點和條件,真理就是抽象的、無意義的。
3.檢驗真理的實踐標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觀和客觀的一致、符合。實踐是溝通主觀和客觀關系的橋梁,它不僅具有普遍性的優點,而且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優點。只有實踐才能把主觀同客觀聯結起來并加以對照,從而檢驗主觀是否同客觀相符合。
實踐標準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實踐標準的絕對性即確定性是指: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此外再無別的標準;實踐也一定能夠檢驗認識的真理性;凡經過實踐檢驗過的都包含絕對真理的因素。實踐標準的相對性即不確定性是指:一定歷史階段的具體實踐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證明或駁倒某一認識的真理性;實踐檢驗真理是一個過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實踐檢驗過的真理還要繼續經受實踐的檢驗。
4.價值及其客觀性和主體性
作為哲學范疇的價值,是指客體以自身屬性滿足主體需要或主體需要被客體滿足的效用關系。價值由兩方面構成,一是主體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體的某種屬性或性能,價值是在二者的關系中生成的。因此,價值既有客觀性,又有主體性。價值的客觀性表現在在:價值必須以客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屬性為現實基礎;人的需要是受社會實踐和歷史條件制約的。價值的主體性表現在客觀事物的某種屬性是否具有價值急何種價值要已人的需要為基準;同一客體對于不同主體的價值是不同的,帶有主體的個性特征;主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是主體在實踐中確立的同客體之間的一種創造性關系。
5.價值評價及其尺度 截止選擇及其實現
價值評價是主體在對客體屬性、本質和規律進行認識的基礎上,把自身需要的內在尺度運用于客體,對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系進行評價。科學的合理的價值評價應當符兩項基本要求:一是對客體狀況的正確認識,二是對主體需要的正確認識。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會、人類主體生存發展,有對個人或群體有意義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體利益的具有客觀必然性的需要。整個人類主體的根本利益是確定主體實際需要的比較高尺度,因而也是價值評價的比較高尺度。
價值的形成過程表明,價值是主體在實踐中選擇的結果。價值選擇的方式是千差萬別的。影響人們價值選擇的既有功利、情感、道德、審美等主觀因素,又有社會條件等客觀因素。所以價值選擇是多樣性與統一性的內在統一。價值是作為過程而存在的,它要通過價值的實現才得以完成。價值實現的過程實質上是從價值觀的確立到價值實踐完成的過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實現價值的首要前提,為實現特定的價值目標而進行的實踐活動即價值實踐是實現價值的唯一途徑。
6.真理和價值的關系
追求真理和創造價值,是人類活動的兩大目標。真理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價值是客觀事物對人的需要的滿足。真理和價值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即凡是真理必有價值,凡有價值的東西應不與真理相悖。但真理與價值又是有區別的,它們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真理強調的是人的認識與客觀對象的一致,價值則強調客觀事物滿足人的需要的特點,而人的需要有合理與不合理之分,滿足人的不合理需要的這類事物所體現的價值,與真理常常是相悖的。只有通過正確反映對象并能動地改造對象以滿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甚至是比較高價值,才能實現真理與價值的統一。在實踐基礎上實現真理與價值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內在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條基本原則。
7.認識論與思想路線 黨的思想路線及其意義
認識論與思想路線是一致的,認識論是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思想路線是認識論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是實際工作中的認識路線。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其核心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歷史經驗證明,思想路線是否正確,關系到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成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新確立和發展了黨的正確思想路線,不僅為確定和發展黨的政治路線奠定了思想基礎,而且也為開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局面提供了正確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
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就要勇于和善于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創新,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就要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現實中的重大問題,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內在要求,也是貫徹黨的思想路線的根本目的。
四、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1.思維方法的本質及其在認識中的作用
思維方法的本質是主體化了的客觀規律和關系,是人們在客觀規律和關系的基礎上依據主體需要而形成的思維規則、程序和手段,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中介。思維方法對思維操作的有序進行起著規范作用,具有對信息的選擇、組織和解釋功能,它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認識活動的成果。辯證思維是立足于客觀事物的辯證本性而展開的思維,它以概念、判斷、推理、假說和理論等思維形式的矛盾運動,深刻地反映客觀世界和人類實踐活動的內在本質。辯證思維的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辯證發展、矛盾運動的方法,是理論思維的工具。
2.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的統一
辯證思維方法是一個整體,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區別又相聯系的方法所組成的,其中主要有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的統一等方法。
歸納和演繹是比較初也是比較基本的思維方法。歸納是從個別上升到一般的方法,演繹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方法。歸納是演繹的基礎,演繹是歸納的前提。
分析和綜合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質的方法。分析是把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然后逐個加以研究的方法;綜合是把分解出來的各個部分加以整合,達到對事物整體的認識。分析是綜合的基礎,綜合是分析的完成。
抽象和具體是辯證思維的高級形式。抽象是對客觀事物某一方面本質的概括或規定,思維具體是許多規定的綜合,它不同于感性具體。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邏輯起點經過一系列中介,達到思維具體的過程。
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邏輯思維過程同客觀事物的歷史過程和認識的歷史過程應當符合,也就是邏輯的和歷史的統一。歷史是邏輯的基礎,邏輯是歷史在理論上的再現,是修正過了的歷史。
3.辯證思維方法與科學方法、思想方法
現代科學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綜合相統一的時代特征,已使辯證思維方法成為現代科學思維方法的前提。這是因為:辯證思維的基本精神滲透在現代科學研究方法之中,廣泛作用于現代科學研究;辯證思維方法是實現經驗知識向科學理論轉化的必要條件;辯證思維方法為科學創新提供理論支持和動力。現代科學思維方法也豐富和深化了辯證思維方法,從各個方面充實了辯證思維中的世界圖景。自覺提高辯證思維能力,運用辯證思維方法,有勵于我們順利開展科學研究。把哲學的觀點運用到思考和工作中,就轉化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他們是哲學思維方法的具體化。把辨證思維方法、現在科學剛法和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結合起來,就能更全面地掌握科學的方法論系統,更有效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7
2010.02
第四章 認識的本質和過程 一、認識的發生和本質 1.認識發生的現實基礎 馬克思主義哲學把認......
07
2010.02
三、對立統一規律 1.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唯物辯證法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包括一系列的......
07
2010.02
第三章 世界的聯系、發展及其規律 一、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 1.聯系的客觀性、普遍性和......
07
2010.02
第二章 世界的物質性和人的實踐活動 一、物質及其存在形式 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及其意義。物質......
07
2010.02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 1.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
07
2010.02
2010考研落下帷幕,初試的結束意味著接下來的復試該提上日程,和初試相比,復試的不同在于不是絕對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