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熱潮稍退,考研仍是目前象牙塔里比較流行的選擇,不但有鐵了心一考到底的考研一族,而且許多比較后選擇去工作的畢業生也都紛紛經歷過考研大戰的洗禮。跨考教育咨詢專家提醒大家:流行并非理性,無奈不等于妥協,讀研比較終適不適合你,還得事先分析清楚,不要糊里糊涂地上了南轅北轍的發展道路,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讓專業說話
著名作家林語堂的教育理念頗值得思量。他的二女兒太乙愛好文學,林語堂認為學文科應該在社會上學,因此太乙中學畢業沒有進大學繼續深造,卻憑著出色的文學修養去耶魯大學教中文,后來還長期擔任美國《讀書文摘》中文版的總編輯,出版了多部小說和文集,成為著名的旅美華人女作家。而三女兒相如喜歡理科,林語堂則讓她一氣呵成讀下去。相如從哥倫比業大學化學系畢業后,又入哈佛大學研究院深造,比較終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后來長期擔任香港大學生化學系的主任,并在美國休斯敦大學從事研究工作。由此可見,不同的專業應該有不同的求學之路,只要切合實際,都會獲得成功。
專業出身和未來的發展規劃是決定你是否考研的重量級砝碼。如同人生百態一樣,不同的專業也有不同的性格,有些專業適合一路讀下去,因為讀下去容易有好出路;有些專業則必須讀下去,因為就業需要高學歷;有些專業更強調行業資格證和實踐經驗,因為越老越吃香,行業內有足夠的時間大浪淘沙;有些專業則需要吃“青春飯”,年齡和工作經驗比學歷的分量更重;還有些專業適合“遠嫁他處”,整合不同的知識背景,更有利于叫板職場。所謂“一樣米,百樣人”,專業林林總總,要想比較終討得職場歡心,就不能違拗專業本意,好好揣摩專業個性就是做決定前的重中之重。
醫學是比較特殊的專業,對理論和實踐能力要求都很高,針對性和壟斷性又極強,就業市場也相對穩定。但醫學畢業生不像其他專業可以大跨度橫向選擇,他們只能是縱向就業,從大城市到地區級城市、縣級城市、城鎮和鄉鎮,從三甲醫院到中小醫院,往往是一級級過濾擇優錄取,這樣的就業態勢決定了醫學專業學生在求學路上的不斷進取。如果想走行醫路并有個好出路,比較好在學校一口氣讀完10年,拿到博士學位再去敲求職大門,這樣的職業規劃更容易一步到位。
地球物理也是一個適合一路讀下去的專業。本科生的出路一般是進各地的礦產能源勘探隊,然后被派往新疆、西藏和內蒙古等礦產能源豐富的地區進行野外工作,雖然工作不難找,收入也不算低,但相對來說比較辛苦。如果拿到碩士和博士學位,就有很大機會進各大城市的研究所和能源公司做研發和數據分析,無論是工作內容還是薪酬福利,都有更高的檔次。適合讀下去的另外一個理由,與醫學專業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地球物理身處冷門,競爭指數較低,好考!小胡高考考了兩年,比較后被調劑到地大的地球物理專業,4年下來成績不溫不火,在本系繼續呆了3年之后,他決定挑戰自己,報考了中科院的知名導師。現在,快要拿到中科院博士學位的他已經準備向北京的石油公司和各地研究所投簡歷了。
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就業情況遠不如研究生,這是大家都已經熟悉的事實,理由不需多說。全球IT行業經過前幾年的低迷,已經走出低谷,日益恢復蓬勃生機,大有卷土重來之勢,面對IT行業對高端人才的巨大需求與本科生泛濫的教育市場,研究生憑借深厚的理論功底與動手能力相結合的綜合素質,更受職場的歡迎。
如果學了生物之后不打算改行,那么繼續深造幾乎是唯一的出路。從目前的情況看,真正能接納生物技術人才的,是高校、研究所和醫藥生物公司的研發部門等,這些單位無一不要求高學歷。如果選擇了生物學為終身職業發展方向,就等于選擇了一條需要不斷深造的道路。
法學是與現實結合特別緊密的學科,它有自身嚴密的知識體系,也有嚴格的行業準入制度。從一定意義上說,考取律師資格證比考上法學研究生更有助于事業的發展。一個有了律師資格證的本科畢業生可以在公檢法領域獲得實習機會,進而單獨受理案件,能入行大展拳腳了;而如果沒有律師資格證,即使是研究生也沒有單獨接案的機會,只能當助理,不能成為律師。當律師講究的是經驗,辦案經驗越豐富,人脈越廣,接案的機會就越多,事業就越容易發展。由此可見,入行資格證是律師事業良性循環的起點,而高人一等的學歷與此并沒有直接聯系。從一定角度來看,醫學專業畢業生也可以走類似的路:本科畢業進醫院積累實踐經驗,同時考取執業醫師資格證,然后自己開診所接診病人。但與法學人才傾向于自由發展相比,醫學人才更需要得到良好的平臺,才能積累豐富有益的實踐經驗,而且承擔公職更能消減巨大的執業風險。
做律師和醫生是越老越吃香,而做新聞卻像在吃“青春飯”。做社會新聞記者需要的是活力和體力,這份工作更適合年紀較輕、對社會尚有一股闖勁的本科生。新聞專業傳授更多的是技巧和理念,如果本科讀了新聞,還想繼續深造下去,比較好去學一門有思想含量、對社會有洞察力的學問,這樣的知識背景與技術背景相結合,更有利于在新聞行業長遠發展。一般來說,做社會新聞做到30來歲就應該考慮往深度報道或者管理層面發展了,年齡和工作經驗始終是新聞行業潛在的衡量標準之一,而高學歷卻未必是入行的優勢。市場營銷等直面社會一線的專業也同樣如此,剛開始工作需要的是年輕活力,事業的發展需要的是經驗、人脈,這些都不是和學歷直接掛鉤的。很有可能的是,一個本科畢業生通過幾年工作成績的積累,已經上升到管理層的時候,同齡的剛剛畢業的研究生才開始接觸社會、四處求職。
“本科選學校,讀研選專業,讀博選導師”,這句話對于基礎學科的學生尤其適用。本科學習要的是扎實的理論功底和響亮的學校牌子,到讀研以后再選擇一個與自身基礎相結合的應用專業,打造復合型的知識結構和教育背景,更有助于在職場上打敗只有單一學術背景的競爭對手。比如說,本科學歷史,拿的是歷史學學位;到研究生學科技史,拿的是理學學位;到了博士學科技哲學,拿的是哲學學位——這樣的文理哲之路完美地展現了知識體系的交叉融合,對今后的事業發展非常有利。國外知名大學的校長有相當比例都是跨專業的哲學博士出身,這一現象對其作了有力的注腳。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5
2010.05
我今年報考的是南京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總分385,專業課142,總的來說成績還算不錯。下面我就跟大......
05
2010.05
考研確實是一件既費力費錢,又費時費心的“苦差事”。那么,同學們在考研備考的過程當中,如......
05
2010.05
考研確實是一件既費力費錢,又費時費心的“苦差事”。那么,同學們在考研備考的過程當中,如......
05
2010.05
2010年的[參數1]過去了,對于我們這些準備了一年的[參數1]學子來說,那是充滿笑與淚的一年,[參數......
05
2010.05
[參數1]可以用戰爭來形容,我們學子都是兄弟連,我[參數1]的時候有兩個非常好的朋友慧和海,可以說......
05
2010.05
最近許多考生都在討論研究生的招考、待遇、學位論文、就業等問題。不過,是否報考都是大事,關系到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