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貪碩士班”質疑聲中正式開課 發起人深度解析培養緣由與前景
反腐人才培養專業化或成大勢所趨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大力培養職務犯罪偵查人才,而各地的一大共同點就是致力于提高職務犯罪偵查人才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水平。而由高等學府與比較高級別反貪部門所聯手打造的“反貪碩士班”,無疑是反腐人才專業化趨勢的集大成者。
目前,反腐人才的培養還缺乏系統的理論和模式,開辦“反貪碩士班”,一方面是從人才的培養上,可以儲備更多素質較高的、業務優秀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是從學術研究上,通過這個方向研究生的培養,加強對職務犯罪偵查的研究,可以為實踐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撐。
“反貪碩士班”發起者坦言:
我覺得之所以受到這么多關注還是因為我們國家現在腐敗問題比較嚴重,這是公眾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所以我開玩笑說我們這個班是沾了腐敗的光了,如果腐敗問題不是這么受關注,我們這個教學改革可能都走不出校園。
開設“反貪碩士班”只是因為實務部門需要這樣的人才,如果做得好,慢慢地積少也會成多,因為現在針對職務犯罪偵查這一塊從來沒有相關的培養,希望能持續辦下去,更高層次的就是博士生。我們堅持做下去,相信會有作用的。反貪首先事關職業道德,而不只是所學的知識。
反腐人才的培養還缺乏系統的理論和模式,而這也是希望通過反貪碩士班的開辦來得到積累的
國慶假期結束后,國內首個“反貪碩士班”的30名研究生一年級學生正式進入了他們的課程學習。
比較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局長陳連福、比較高人民檢察院瀆職侵權檢察廳廳長李文生、比較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副局長徐進輝、比較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副局長馬海濱……從這個“反貪碩士班”的導師名單上,可以看到一連串來自實務部門異常權威的名字。
事實上,“反貪碩士”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備受各方人士關注,“屠龍術”、“無用功”的爭議一直不絕于耳。
作為首個“反貪碩士班”的發起者,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家弘告訴記者,“反貪碩士”只是人們通俗的叫法,正式的名稱應為“職務犯罪偵查方向法律碩士班”,因為職務犯罪具體可分為貪腐和瀆職。
對于各方的熱烈關注,何家弘坦言:“當然會有很大的壓力。比較初有這個想法時,也沒想到這個事在社會上有這么大反響,但同時也有正面的促進作用,我們會全力把這件事情做好。”
“碩士”能否成為“斗士” “反貪碩士”開課引爭議
根據何家弘介紹,除了目前開始學習的,如刑法、訴訟法、刑偵學、犯罪學等基礎課程外,2011年春季開學后,會結合職務犯罪問題再專門開一些刑法專題,主要講涉及職務犯罪的幾個類別。
“在原來正常的犯罪課程里,這部分講得很少。到研究生二年級時,學生們將進入專業技能學習階段,我們要講職務犯罪偵查技能,職務犯罪偵查實務,這些內容由來自實務部門的兼職教授來講,具體的還包括犯罪偵查方法比如測謊等等;在這些專業知識之外,再加一個實習的環節,讓他們在畢業后能夠比較快地上手。”何家弘說。
“會接觸到測謊儀等專業設備。”何家弘說,由于職務犯罪的特殊性,學生將重點學習如何獲取有效“人證”,尤其是在獲取“人證”時,學習觀察人的表情,推測人的心理。
“如果學生有學習的意愿,還可以重點學習測謊,今后能成為這方面的專家。”何家弘說。
作為一項新生事物,有業內人士評論說“反貪碩士”或許是我國職務犯罪手法不斷復雜化的必然產物,也是國家顯示反腐決心的一種手法。
清華大學廉政治理中心主任任建明認為,這是一個好的事情。在他看來,“反貪碩士”的培養可以使反貪隊伍更加職業化和專業化,對于反腐敗尤其是職務犯罪方面有著很強的針對性。
對此,著名反腐學者、中央黨校教授林喆也認同開設“反貪碩士班”對于社會反腐的積極意義。在她看來,這種意義不一定能帶給我們多少反腐人才或者成果,更重要的是讓人們認識到,反腐敗是包括學校等教育部門在內的各部門都不能置身事外的事情,這不光是反腐部門的事情。
不過,對于“反貪碩士”的開課,不同的聲音仍是不絕于耳。
中央黨校教授王貴秀便公開對此進行批評。在他看來,“反貪碩士班”的成立顯然不足以說明什么問題,反倒是像在往“沒用的地方使勁”,對于反腐本身而言只能算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反貪碩士班”的開設仍然只能屬于表層的、有限的工作。在“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難”的情況下,即便是培養出了“反貪專業碩士”又能怎樣?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這些年來,有關反腐臺歷、廉政撲克、廉政手冊、廉政公積金、做廉潔自律保健操等等手段,可謂是花樣翻新,但結果怎么樣呢?還是治標不治本,花拳繡腿的多,“看上去十分熱鬧,但形式反腐是盛行了,真正的反腐敗卻有所疏漏”。因而,當人們聽說“反貪碩士班”的時候,出現一些不以為然的反應,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本來這只是學校的一項教學改革。因為我之前在比較高檢掛過職,所以就跟他們把這個想法講了,比較高檢也覺得很好,雙方通過一些交談,達成了這個協議。我覺得之所以受到這么多關注還是因為我們國家現在腐敗問題比較嚴重,這是公眾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所以我開玩笑說我們這個班是沾了腐敗的光了,如果腐敗問題不是這么受關注,我們這個教學改革可能都走不出校園。”對于外界各式各樣的評價,何家弘不愿多說。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