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下列每題的選項中,有一項是比較符合題意的)。
1.****“八大”提出的我國經濟建設方針是:
A.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 B.慢一點、穩一點
C.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D.保持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八大”提出的我國經濟建設方針
****八大繼續堅持1956年5月黨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周恩來在大會上的報告詳盡地論述了這個方針。他指出:“應該根據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規定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把計劃放在既積極又穩妥可靠的基礎上,以保證國民經濟比較均衡地發展。”大會決議指出:如果對憑借有利條件較快地發展我國生產力的可能性估計不足,那就是保守主義的錯誤;如果不估計到各種客觀限制而規定和糾正一種過高的速度,那就是冒險主義的錯誤。黨必須隨時注意防止和糾正這兩種錯誤傾向。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選項。
2.1958年制定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是在:
A.****八大一次會議 B.****八大二次會議
C.****八屆五中全會 D.****八屆六中全會
[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八大二次會議正式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及其基本點。它的出發點是要盡快地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的狀況,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中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普遍愿望,但是忽視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由于毛澤東、中央和地方不少領導人在勝利面前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沒有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試點,就在總路線提出后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開來。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3.“我們******是要努力于中國的工業化的”,提出這一重要思想的領導人是:
A.毛澤東 B.劉少奇 C.鄧小平 D.陳云
[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
工業化的發展是社會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標志。毛澤東對實現中國工業化問題高度重視,為了盡快奠定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毛澤東號召******員和革命者應當學習使中國工業化的技術知識,并倡導注重經濟工作。1944年5月22日,毛澤東在《為陜甘寧邊區工廠廠長和職工代表會議的代表舉行招待會上的講話》中就指出:我們******要努力于中國的工業化的。在《論聯合政府》中基本形成關于中國工業化思想。新中國成立后,在醞釀制定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時,將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同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并列,作為黨在整個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總任務。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選項。
4.毛澤東指出中國工業化道路中比較重要的問題是:
A.沿海工業與內地工業的關系 B.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關系
C.經濟和國防建設之間的關系 D.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5.毛澤東首次明確地把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三者的關系提到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考察的報告是:
A.《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B.《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基本好轉而斗爭》
C.《論十大關系》 D.1961年《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6.毛澤東對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考中體現出中國特色的是:
A.把發展農業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B.把發展輕工業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C.把發展重工業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D.以重輕農為序安排國民經濟
[命題分析] 這三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
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說,“這里所講的工業化道路的問題,主要是指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關系問題。”“我國的經濟建設必須以重工業為中心,這一點必須肯定。但是必須同時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毛澤東在這里辯證地論證了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系。毛澤東又進一步提出以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為序安排國民經濟的方針。到20世紀60年代提出“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思想,并把它確定為發展國民經濟的總方針。這個總方針的提出反映了毛澤東對中國工業化道路探索的深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因此,第4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第5題的正確答案是A選項;第6題的正確答案是A選項。
7.在****“八大”上,提出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應實行“三個主體,三個補充”重要思想的是:
A.毛澤東 B.鄧小平 C.劉少奇 D.陳云
[命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對經濟體制改革的探索
陳云在****八大上提出了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可以實行“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設想,即:在工商業經營方面,國營經營和集體經營是工商業的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是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的補充;在生產計劃方面,計劃生產是工農業生產的主體,按照市場變化在國家計劃許可范圍內的自由生產是計劃生產的補充;在社會主義的統一市場里,國家市場是它的主體,一定范圍內的國家領導的自由市場是國家市場的補充。陳云的這個設想為****八大決議所采納。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2
2010.11
11.毛澤東關于人民內部矛盾的主要理論觀點包括: A.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礎上的矛盾 B.要......
12
2010.11
11.毛澤東認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 A.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之間的人民內部矛盾 B.無產......
12
2010.11
2011考研政治模擬試題及詳解:毛概第五章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每題的選項中,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12
2010.11
29.我國能夠對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進行和平改造的客觀條件(或可能性)在于: A.工人階級掌握著國家......
12
2010.11
21.對個體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時,中國共產黨采取循序漸進的步驟,采用的形式依次為: A.農業......
12
2010.11
10.新中國成立之初建立的人民民主專政屬于新民主主義政權性質,原因是: A.人民民主專政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