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整理“2011考研政治核心知識精粹及典型真題”供廣大考生備考使用。 (二)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1.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物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動力;根源于社會基本矛盾的階級斗爭、社會革命、社會改革等在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同的重要作用。
(1)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這兩對矛盾貫穿于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始終并規定了社會發展過程中各種社會形態、社會制度的基本性質,制約著社會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決定社會歷史的一般進程,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規定并反映了社會的基本結構的性質和基本面貌,涉及社會的基本領域,囊括社會結構的主要方面。
(2)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作為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首先,生產力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比較基本的動力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比較終決定力量。
其次,社會基本矛盾特別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一切歷史沖突的根源”,決定著社會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比較后,社會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解決方式,并從根本上影響和促進社會形態的變化和發展。
2.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階級斗爭是社會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的表現,是階級對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和階級斗爭既是經濟范疇也是歷史范疇,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的社會現象。在階級社會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通過階級斗爭表現出來。階級斗爭是階級對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斗爭對階級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突出地表現在社會形態的更替中,但階級斗爭的作用是歷史的、變化的。
堅持階級分析方法,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和階級斗爭觀點去觀察和認識階級社會的社會歷史現象。階級分析方法為我們透過紛繁復雜的階級社會現象,認識階級社會的本質和規律提供了科學的指導。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正確認識和處理階級斗爭問題。
3.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動社會發展特別是社會形態更替的重要動力。革命亦稱社會革命,是階級斗爭的比較高形式,是社會形態的質變,實質是革命階級****反動階級的統治,用新的社會制度代替舊的社會制度,解放生產力,推動社會發展。社會革命根源于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是“社會進步和政治進步的強大推動力”。
4.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又一重要動力,社會基本矛盾及其規律作用的結果,不僅表現為通過革命實現一種新的社會制度取代舊的社會制度,而且表現為通過改革實現社會的自我調整和局部改善,即實現在社會基本制度不變的前提下對舊的社會體制的變革。改革是同一種社會形態發展過程中的量變,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會制度而在社會各個領域采取的革新舉措。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社會基本矛盾,促進生產力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有效途徑和手段,應該看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是一場偉大的改革。
5.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科學技術作為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志,對于推動社會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科學技術革命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杠桿。(2)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具有兩重性。既能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以造福于人類,也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消極后果(2009年多選題第19題)。
典型真題
(2009年多選題第19題)“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已的一切社會關系,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義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這段話表明科學技術是
A.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
B.歷史變革中的唯一決定性力量
C.推動生產方式變革的重要力量
D.一切社會變革中的自主性力量「AC」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