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考試閱讀推薦」
在高校現有的培養格局中,工科生占1/3,目前,中國工科在校生已超700萬,位列“世界第一”。然而,更注重科研的教學模式,讓大部分工科生喪失了比較基本的工程能力,也使這個“世界第一”缺乏國際競爭力。昨天,在上海交大舉辦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工作進展交流會上,教育部高教司理工處處長李茂國透露,為了對接國家需求、培養工程能力和意識強的精英型人才,教育部今年篩選了61所高校,首次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
記者了解到,這61所高校共涉及283個專業點,目前已經加入“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在校生人數達3萬余名。預計到2020年,該計劃將比較終覆蓋10%的工科專業本科生,約10萬人,以及50%工科研究生(論壇) ,約6萬人。
學生必須“下企業”
以前大學生被安排到企業實習基本都是“行政指令”,隨著企業轉型、行業脫離辦學主體后,大學要么沒辦法開展實習,要么大幅度刪減實習時間……在李茂國看來,卓越工程師培養和學游泳一樣,“必須下水才能學會”。因此,無論是哪一類型的高校,都要把“下企業”排到工科生必修課的課表中。
據上海交大教務處處長江志斌介紹,該校今年在6個優勢工科專業(電氣工程與自動化、信息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土木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啟動試點“卓越工程師計劃”,從大二學生中選擇首批200名本科生參與,并從大四學生中選拔170名直升工程碩士。值得關注的是,在交大的培養方案中,要求學生在本科階段的4年中要有累計不少于半年的時間在企業中學習和實踐,碩士階段學生必須有1年以上的時間“下企業”。
允許半工半讀
另外,優先聘請高工“兼課”,也將成為提升師資力量的“捷徑”。李茂國告訴記者,除了去企業“挖人”,我國還會在特大型、大型企業新建多個“實訓中心”,鼓勵提出創新課題,讓學生把企業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點作為畢業設計的主攻方向。
據李茂國介紹,如果學生在本科畢業時有很好的工作機會,他可以保留研究生入學資格,先去工作,2、3年后再回來繼續讀研。靈活學籍拉長“有效期”,是此次“卓越工程師計劃”學籍改革措施的重點。李茂國甚至表示,上班后重回學校深造不一定非得是“全日制”,同時允許半工半讀、彈性就讀。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4
2010.12
「育路教育網考試閱讀推薦」 寧夏高校研究生創新學術論壇12月10日上午在北方民族大學開幕,這是......
13
2010.12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13
2010.12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13
2010.12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13
2010.12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13
2010.12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2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