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
一、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這段論述明確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內容。
(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比較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第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第二,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要求,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
第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總之,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偉大實踐之中,決不能把它們分割開來或對立起來。
二、人民民主專政
(一)民主是國體和政體的統一。
所謂國體,就是國家的階級性質,即國家的權力由社會的哪個階級或哪些階級掌握。所謂政體,主要是指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即體現國體的具體政治制度。
(二)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
1.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規定表明:人民民主專政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對人民實行民主和對敵人實行專政的國家政權。人民民主專政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同我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斗爭中的一個創造。
2.我國現階段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專政,這主要表現在:第一,性質相同。第二,作用、職能相同。第三,歷史使命相同。
3.人民民主專政是適合中國國情和革命傳統的一種形式,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第一,從政權組成的階級結構來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及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期,參加國家政權的不僅有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在一定歷史時期中還有民族資產階級。進入社會主義以后,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工人階級、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階級、一切擁護社會主義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都屬于人民的范疇,在比較廣大的人民內部實行民主,只對極少數人實行專政。
第二,從黨派之間的關系看,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這種新型的政黨關系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一個成功的創造,也是我國政治制度中的一個特點和優點。
第三,從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確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專政這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鄧小平指出,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也就是無產階級專政,但是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更適合于我們的國情”。
(三)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實質,就是要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切實保護人民的利益,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統一與穩定。
2.堅持人民民主專政,首先要堅持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保證人民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3.堅持人民民主專政,還必須充分履行國家政權的專政職能。
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體,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在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長期奮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1954年正式建立以后,經歷了一個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和人民代表大會的工作得到不斷推進,人民民主不斷擴大和深入。
(二)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同資本主義國家的“三權分立”制度根本不同。
所謂“三權分立”,就是把國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種權力,分別由議會、法院和政府獨立行使,同時又相互制約,維持權力均衡。這種制度相對于封建專制統治與個人獨裁是一種進步,它有利于調整資產階級內部各黨派、各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矛盾,有助于維護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和保持資本主義社會的穩定。但這種制度是與資本主義國家的私有制經濟基礎、資產階級國家性質、階級關系和政黨制度相適應的,是為維護資產階級統治服務的。
在我國,人民內部雖然還存在各種復雜的矛盾,但全國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決定了人民可以統一行使自己的國家權力。在國家機構體系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比較高權力機關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實行民主集中制,集體行使職權,集體決定問題;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合理分工、協調一致地工作,保證了國家統一有效地組織各項事業,保證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正如鄧小平指出的:"我們實行的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院制,這比較符合中國實際。如果政策正確,方向正確,這種體制益處很大,很有助于國家的興旺發達,避免很多牽扯。"(三)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比較鮮明的特點。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50多年來,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實踐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能夠保證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比較高實現形式,也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比較好實現形式,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載體。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鞏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例題。多選題」(2001年)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這一制度是( )
A.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B.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長期奮斗的重要成果C.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D.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參考答案」ABCD
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這一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和統一戰線學說與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準則和基本方針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但這種領導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都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三)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一種社會主義的新型政黨制度,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兩黨制或多黨制有根本的不同1.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兩黨制或多黨制,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之上,實質是資產階級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競爭在政治上的反映。表面看來是不同政黨“輪流執政”,實際上只不過是資產階級把政權從左手換到右手,又從右手換到左手,比較后受益的是資產階級而不是廣大人民群眾。
2.我國政黨制度的特征。
第一,在我國的政黨制度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不是在野黨,更不是反對黨。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這是我國政黨制度的顯著特征。
第二,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有著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標,都以四項基本原則為共同準則,以實現不同時期的總任務為共同綱領,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共同理想。
第三,各民主黨派都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
第四,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都受到憲法的保護,享有憲法規定范圍內的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具有重要作用。
3.判斷一個國家的政黨制度究竟好不好,要從它的基本國情出發來認識,要從它的實踐效果來分析。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政治穩定的成就,充分彰顯出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
(四)政治協商制度1.人民政協的性質。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也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2.人民政協的主題和職能(1)團結和民主是人民政協的兩大主題。
(2)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
3.人民政協的作用。
人民政協成立以來,堅持貫徹中共中央關于人民政協工作的方針政策,始終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旗幟,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切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自覺服從和服務于國家大局,廣泛團結海內外一切熱愛祖國的中華兒女,在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和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大力加強人民政協工作,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新任務,這就是:支持人民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職能,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制度建設;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完善民主監督機制,提高參政議政實效;加強政協自身建設,發揮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重要作用。
五、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們黨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涵。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比較多,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世界上的多民族國家在處理民族問題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如聯邦制、邦聯制、民主自治等,中國采用的是民族區域自治。民族區域自治是在統一而不可分離的國家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實行區域自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我國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享有廣泛的自治權利。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二是享有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權利;三是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四是享有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按照傳統風俗習慣生活及進行社會活動的權利和自由。此外,還擁有自主安排、管理、發展經濟建設事業,自主發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項權利。
民族區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務的權利。實行這種制度,體現了我國堅持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合作和共同繁榮的原則,體現了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歷史因素與現實因素的統一。
(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依據。
這一制度是中國共產黨根據我國的歷史發展、文化特點、民族關系和民族分布等具體情況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發展要求。
第一,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長期存在和發展,是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歷史依據。第二,近代以來在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形成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基礎。第三,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區資源條件和發展的差異,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現實條件。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黨和各族人民的一個偉大創舉。
實踐證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相結合,把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相結合,把歷史因素與現實因素相結合,是黨和各族人民的一個偉大創舉。
六、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一)基層民主的含義。
基層民主是我國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階層人士,在城鄉基層政權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基層自治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權利,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民主權利,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具有全體公民廣泛和直接參與的特點。它不僅是一種基層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為國家制度民主的具體化,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
目前,中國已經建立了以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為主要內容的基層民主自治體系。廣大人民在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對所在基層組織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民主自治,已經成為當代中國比較直接、比較廣泛的民主實踐。
(二)黨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疇。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對干部實行民主監督,是人民當家作主比較有效、比較廣泛的途徑,必須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重點推進。”
這是因為:一方面,發展基層民主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保證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行使管理國家、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權利,首先必須保證他們在基層的經濟、政治、文化和其他社會事務中當好家作好主,這是實現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整個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當家作主的基礎。
另一方面,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比較廣泛的實踐,發展基層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養,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進一步創造條件。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育路為您提供專業解答
04
2011.01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04
2011.01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04
2011.01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04
2011.01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政治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04
2011.01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
04
2011.01
育路教育網特別為您搜集整理2011年考研英語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