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知識量比較基本相同的情況下,答題技巧的不同可能使總分相差 10到20分。政治的考研試卷中大題的分值占百分之六十,而實際上大題也是技巧性比較強的題型。下面向大家介紹大題答題四步曲:
第一步:仔細審題。找出本題目是關于哪個科學的哪個章節,在草稿紙上寫下此章節內所有可能與本題有聯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大多數題目是跨章節,甚至跨學科的,要注意思維的發散性。
第二步:解釋每一個概念并寫出原理的基本內容。如果自己寫出的相關概念太多,則視試卷留出的空白撿重要的寫,解釋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過本題答題空間的二分之一。什么?太多了?不要怕,答多了不扣分。但要注意答題時每個概念和原理要作為一段,字跡要工整清晰。好了,本題目分數的一半你已經拿到了,下面進行第三步。
第三步:聯系實際。如果本題是論述題,則根據本題聯系實際中的一些現象,給出評價,如果本領是材料題,則材料就是實際,指出材料中的一些問題,也就是將材料用你學過的關于政治的術語再復述一遍。這部分一定有要有,而且要作為一個段落,字跡工整的話。
第四步;總結。這一部分是絕對送分的,但也要有技巧。要將其作為一個段落,如果此題是論述題,則將整個題目再復述一遍,不要忘了在前面加上一個所以;如果此題是材料題,則提倡材料中好的做法,批評材料中壞的做法。
上面的四步中好像沒有提過辨析題,其實辨析題就是一個分值較少而且需要判斷的論述題,除了判斷以外,上面的四步同樣適用。但題目特別注意的是辨析題的判斷,千萬不要盲目的說其對錯,例如一些題目的前半部分是對的而后半部分產錯的,有的題目說的不會面,這些都要指出。如果答大題時你能熟練地按上面的四步做,那么恭喜你,大題方面你至少可以比相同水平的其他人多得n分,不信?你看:
試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原理說明“以德治國”與“以法治國”的關系及其重要意義(2002年政治試題重中之重)。
首先仔細讀題目,題目中已經告訴我們是馬哲中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幾章的原理,而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是鄧論中的內容,因此要考慮將兩個學科結合起來答題。表面上看題目中有兩個基本概念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聯系到馬哲,以德治國便是是道德問題,是上層建筑;以法治國便是法制問題。如此以來,此題需要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道德,法制,以德治國,以法治國,上層建筑,道德與法制的關系,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然后聯系實際,這一步沒關系,只要稍微寫兩句而且字跡工整便不失大落。比較后總結,好像這里把題目重抄一遍不順口,其實只要稍微一改便行:我們要把以治國和德治國相結合。
看一下標準答案:
1、歷史唯物主義認為道德與法制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二者的區別表現在:道德的概念;法制的概念;道德與法制的關系。
2、歷史唯物主又認為,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性質和變化;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社會主義的法律和道德是社會主義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經濟基礎的發展有重大意義。
3、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又是相成輔相成,不可分割的。以法治國的概念;以德治國的概念;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
4、把以德治國和以法治國緊密的結合起來,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要求,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3
2011.06
法律修養主要是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法律精神、法治觀念、形成自覺遵守法律的良好習慣和素養。至于我國......
23
2011.06
首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平時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紅寶書”的,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出版的《全......
23
2011.06
許多考生在進行政治復習時,都會提到“死記硬背”,這是一種復習不得法的方式。很多考生......
23
2011.06
在考試測量學上,題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目前的考研政治試卷由兩大類三種題型組成。第一大類題......
23
2011.06
在研究生入學數學考試中,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所占比例為78%,同學們的成績相差并不是很大,而概率......
23
2011.06
近年來,由于專業碩士培養的人數、范圍的增長,普通大眾對其的關注度也日益提高。在專家看來,在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