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看,今年大綱馬原理的變化很小,沒有實質內容上的大變化,就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社會主義這兩部分內容來看,新大綱里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考點共98個。與2011年大綱相比其變化如下:第五章只有一處表述變化:將相對人口過剩表述為相對過剩人口。第七章刪除兩個知識點,有一處表述變化:刪除知識點社會主義的改革;刪除知識點改善黨的領導;將發展的前進行和曲折性表述變為社會主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刪除的這兩處知識點其實仍在考研范圍內,在毛中特這門課程中都有對社會主義改革和改善黨的領導有更詳細的論述。而表述的變化更加精確了。
重點看一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社會主義的學科線索:
首先介紹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主要的研究內容以及研究的目的是什么。這是我們學習任何一門新的學科都必須清楚的問題。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生產關系,并且是廣義的生產關系。即人們在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環節中所結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我們考研范圍內重點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我們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目的或者任務就是要發現并總結出經濟規律。
再看一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要內容。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主要介紹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以勞動價值論為理論基礎分析介紹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以及資本運動的一般原理。
具體的理論內容包括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貨幣和貨幣流通理論、剩余價值生產理論、資本主義工資理論,資本積累理論、剩余價值分配理論、資本運動的一般原理以及壟斷資本主義理論等。其中剩余價值生產理論、資本主義工資理論、資本積累理論和剩余價值分配理論合起來也可稱為剩余價值理論。剩余價值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基石,剩余價值規律,即剩余價值的產生及其增殖的規律,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
資本運動的一般原理,主要內容包括資本循環理論、資本周轉理論、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理論。資本的運動理論,從單個資本看,表現為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資本循環理論重點是分析資本連續運動的條件及其矛盾。資本周轉理論重點是分析資本運動的速度,以揭示資本周轉速度對商品生產和價值增殖的影響。而從社會總資本的運動來看,則表現為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重點是分析社會總資本再生產所要求的基本比例關系協調問題。在此基礎上,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固有的內在矛盾與經濟危機。
科學社會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的組成部分和核心內容,主要研究資本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的規律,以及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規律。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深入剖析資本主義社會及其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的基礎上,揭示資本主義社會必然被社會主義社會所代替的客觀規律和歷史發展趨勢而得出的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結論。
這一科內容同學們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理論聯系實際,科社對于我們的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都指明了正確的方向,起到了風向標的作用。因此在復習過程中要注意與其他學科之間聯系和有機結合。比如我們應當注意正確處理科學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
在2010年考研政治試卷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22分中,除了單項選擇題第4題用直接發問的方式考查了“勞動力商品的特點”之外,其他所有題目都要求考生結合具體的實例來解釋和說明問題,有的是格言、名言,有的是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有的是名人典故,整個試卷給人非常豐滿的感。
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大眾化的過程,不但有利于馬克思主義真正深入人心,也對考研政治的復習和應試提出了新的要求。試題的靈活性和多樣性,顛覆了傳統的“死記硬背”的復習方法。怎樣才能很好地應對馬克思主義原理命題的這一趨勢?一言以蔽之,重視練習,重視習題課程,重視答題方法,將得分能力而不是記憶能力作為復習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研招信息:教育部2012研招通知簡章 ♦2012研招六變化 ♦首發2012年比較新考研大綱
報考指南:2012考研報名時間 ♦ 報名入口 ♦網上報名指南 ♦ 預報名流程 ♦院校專業報考
研招簡章:2012全國研招簡章 ♦各高校2012研招簡章 ♦推免生招生簡章 ♦如何看懂簡章
復習備考:各科第二輪復習策略 政治 英語 數學 專業課 ♦公共課真題 ♦專業課真題
輔導課程:海文 海天 啟航 文都 跨考 考研專業課 法碩輔導 考研英語保過班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