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研三學生夏原野等人研發的《RFID技術在汽車生產制造控制過程中的應用》(RFID即射頻識別)獲一等獎。
“學院開設的《管理數據分析》創新綜合實驗課,對我們提高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有幫助。”夏原野說,在研發過程中,他們還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了多篇相關學術論文,開發的“整車制造跟蹤可視化系統”獲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合肥工大現有研究生9200人,工科研究生約占全校研究生總數近80%。在全國工科院校積極探索中國“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工科研究生培養質量、探索建立符合工科研究生特點的培養體系,成為合肥工大思考的重要問題。近年來,該校通過實施研究生培養質量工程,建立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七個平臺”,完善工科研究生培養體系,尤其是在全國高校率先面向所有研究生(包括文科研究生)開設創新綜合實驗課程,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顯著增強。
在“實驗課程平臺”建設中,該校規定,每位碩士研究生必修一門一個學分的創新綜合實驗課程,以提高實驗動手能力、運用實驗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使用常用基礎工具的能力。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該校面向學科群已開出13門研究生創新綜合實驗課程,每門課至少有10個實驗。課程內容多以覆蓋學科群的實驗為主,其中機械、電氣類專業的研究生以測量實驗為主,化工、生物食品專業的以分析實驗為主,人文、藝術、數學、外語專業的以建模實驗為主。目前,全校有93個專業1970多名碩士研究生通過學校專門開發的研究生實驗課程管理系統,完成了這門課程。
記者在該校化學工程學院升華樓702實驗室,碰到2010級生物化工專業研二學生耿燁,她正拿著學院發給的可獨立操作液質聯用色譜儀、元素分析儀“上崗證”,忙著做碩士論文實驗。“通過化學分析技術與測試實驗,學會使用化學分析大型儀器,不僅能提高科研能力,還提高了就業競爭力,將大大縮短工作適應期。”耿燁說。
據該校化學工程學院教授馮乙巳介紹,在沒開創新綜合實驗課前,大部分化工學院研究生不能獨立使用化學分析相關大型儀器。而現在,每位研究生都能獨立、熟練地操作2~3種化學分析相關大型儀器,并能正確地進行相關的數據處理與結果分析。
與此同時,該校投入300多萬元,依托學院新建或共建若干研究生公共實驗室,并按照不同學科門類,開設若干類公共實驗、實踐課程,保證有足夠數量的公共實驗課程供研究生選學;完善一級學科專業基礎課程實驗環節,制定相關要求,并加強現有校內外研究生實習、實踐基地建設,保證公共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
除“實驗課程平臺”外,該校還建立了“語言與寫作課程平臺”、“公共基礎課平臺”、“一級學科專業基礎課平臺”、“二級學科及方向專業選修課程平臺”、“創新能力培養平臺”等另外六個平臺。同時,對研究生培養各環節提出了規范要求。
“三年來,學校圍繞培養體系改革、培養方案修訂、培養過程質量評估與監控、培養條件建設、精品教材建設、精品課程建設、創新能力培養、導師隊伍建設八大研究生培養質量工程,進行了重點改革和建設。”該校副校長趙韓教授說,目前基本形成了體系完整、條件保證、過程規范、開放活躍的研究生教育環境,研究生培養質量明顯提高。
報考指南:教育部研招通知 ♦2012考研網上報名指南 ♦考研院校專業報考指南
研招簡章:2012全國研招簡章 ♦各高校研招簡章 ♦推免生簡章♦如何看懂研招簡章
復習備考:考研大綱全解析:政治 英語 數學 專業課 ♦各科復習指導及試題
輔導課程:海天考研政治輔導班 沖刺班 模考班 點睛班 任汝芬面授 點擊報名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7
2011.11
從合肥工業大學了解到,該校面向各學科群開設的13門研究生創新綜合實驗課程,近期全部通過校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