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團)是原郵電部的二大研究院之一,是直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100余家國家大型企業之一,是“武漢.中國光谷”的科研核心龍頭企業。集團于1974年正式成立,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形成覆蓋光纖通信技術、數據通信技術、無線通信技術與智能化應用技術四大產業的發展格局,是目前全球唯一集光電器件、光纖光纜、光通信系統和網絡于一體的通信高技術企業。集團旗下擁有多家上市公司、控股公司、全資公司與合資公司,資產規模逾百億元。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是集科研、生產、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機構,經國家批準為:“光纖通信技術和網絡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光纖通信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光電子工藝中心(武漢分部)”、“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 “亞太電信聯盟培訓中心”和創新型企業等。我院牽頭的“光纖接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式被科技部等六部委批準為首批試點之一,并牽手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單位發起了“武漢·中國光谷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發行《光通信研究》等核心期刊。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是首批獲得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的招生單位,是教育部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試點單位,是國家批準的博士后工作站,擁有1個一級學科、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教授、高級工程師800余人、博士生導師7人和碩士生導師150余人。自1974年建院以來,我院共取得了500多項重大科研成果,承擔了我國從“六五”到“十一五”計劃、“863計劃”光纖通信領域和新材料及光電子領域的絕大部分重點課題,并在一系列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做出了重大貢獻;擁有數百項重大的專有技術和專利,數百個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通信行業標準的編制,使武漢郵科院為我國民族通信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幾年獲國家科學進步獎10余項,部委級、省級科技進步獎30余項。武漢郵科院9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均實現了產業轉化。先后承擔了包括京漢廣干線工程在內的三萬多個重點通信工程,目前累計在網運行的通信系統設備數量超過30萬端,為我國基礎通信網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圖書館成立于1951年,館藏總量20萬冊,館藏以通信、電子、計算機類為主,尤以光通信專業見長,在收藏國內外光通信專業會議、ITU-T標準、國際國內光通信專業標準方面已形成特色。
我院以培養通信、電子、軟件領域的高級研究開發應用人才為己任,研究生的理論課集中一年上完,從第二學年開始進入課題研究,長期以來,我院的研究生教育逐漸形成了一個既出科研成果、又出通信人才的良性循環。我院研究生畢業前都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過1篇以上的學術論文。國際電聯標準ITU-T X.85等重要國際標準的起草人、國際電聯盟第15研究組副主席、院總工、副院長余少華博士捐資設立“烽火科技獎學基金”,以獎勵品學兼優、銳意進取、勇于科技創新的青年學子,激勵青年學子努力學習、奮發進取、報效祖國。
依托我院寬厚的科研實踐平臺、前沿的研究課題,研究生在培養階段就參加實際科研項目。我院培養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大多留在我院烽火通信等各大通信制造商和運營商公司工作,工資起薪較高。30多年來就業率一直保持在100%。并且相當一部分畢業生現已成為國家通信領域的專家、學者、技術骨干,在我國通信事業的發展中作出了顯著成績。作為工信部、商務部及科技部指定援外培訓機構,我院從1994年起至今,共承擔各類涉外培訓項目80多期,接待了來自亞、非、拉、歐、大洋洲90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余名高級技術人員和官員,我院每年組織部分研究生參與援外培訓各項工作,幫助研究生擴大視野,參與援外培訓的工作經歷和經驗積累使得研究生在相關崗位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高度評價,此外還為申請國內外知名大學讀博的成功獲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依靠國家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和企業多年的積累,武漢郵科院已建立了光通信傳輸技術研究、光纖光纜研究、無源器件和集成光電子器件研究、光有源器件和光模塊研究、接入網技術研究、IP數據通信技術研究、無線通信及3G技術研究、軟交換和NGN技術研究、微電子設計技術研究的相關研發機構。立足光通信技術基礎,形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SIC設計、應用與嵌入式系統軟件設計、光電子設計與制造工藝、光纖工藝設計與制造四大核心技術。目前,武漢郵科院(烽火科技集團)的科研以及成果轉化已進入一個水平更高、范圍更廣、技術更新的發展階段,在產業化能力上實現了跨越式增長。烽火光纜成為中國名牌,光無源器件和有源器件產品的國內占有率雙雙名列第一,成為全球知名的光器件主流供應商。武漢郵科院在無線通信領域也得到長足發展,系列移動網絡優化產品(GSM、CDMA、3G等直放站)成為國內主要品牌,在第三代移動通信產品、測試儀表和移動網增值業務開發方面已取得成果,并通過與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強強聯合,為運營商提供3G系統設備和全套解決方案。武漢郵科院還是中國光纖到家FTTH產業積極的倡導者、推動者和主要的標準制定者,依托武漢郵科院三大產業實力,可提供互聯網、話音和視頻等三網業務全套中國光纖到家FTTH解決方案和配套產品。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我院極為重視,胡錦濤、溫家寶、李克強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來我院視察。
我們熱忱歡迎計算機、軟件、通信、電信、光信、網絡、自控等相關專業的有志青年來我院學習、工作,為通信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單位代碼:84011 聯系電話:027-87691546 聯系人:陳老師 王老師
Email地址:wriyzbchen@163.com xlwang18@wri.com.cn
通信地址:武漢市洪山區郵科院路88號(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部)
郵政編碼:430074 網上報名網址:www.chinayz.com.cn 學院網址:http://yjs.wri.com.cn
說明:招生指標以當年教育部審批的名額為準,各專業均接受211、985高校的保送生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非定向)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人數
|
初試考試科目
|
復試考試科目
|
|
0809電子科學與技術
080901物理電子學
11 光電子器件與模塊
12 光通信無源器件與模塊
080904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13光纖傳輸理論與光波導技術
14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的應用
15新一代移動通信
|
5
|
公共科目: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301數學一
專業課:
④ 801物理學(電磁學、光學)
⑤802信號與線性系統
⑥ 803 C語言程序設計
(801、802、803任選一門)
|
專業課:
① 501微機原理應用
② 502脈沖與數字電路
(501、502任選一門)
綜合測試:
英語口語、英語聽力、綜合素質面試
|
|
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
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16數字通信 17光通信系統
18 互聯網技術 19 通信軟件
081002信號與信息處理
20 數字信號處理
21多媒體信息處理與傳輸技術
22 物聯網技術
|
85
|
|||
參考書目:
|
||||
初試專業課參考書目
|
《大學物理教程》 鐘韶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信號與系統分析》金波等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C語言程序設計》 譚浩強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
|||
復試專業課參考書目
|
《微型計算機系統原理及應用》 周明德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數字電子技術》 張雪平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
(本院不提供往年專業課真題、不舉辦輔導班)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