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l~45小題,每小題2分,共9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凱洛夫《教育學》曾對我國教育理論與實踐產生過重大影響,其思想的主要特點是()
A.用心理學解釋教育學過程
B.強調教學過程比較優化
C.強調知識的系統學習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D.重視智力發展和創造性培養
2.教師幫助和指導學生學會身份認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覺按照角色要求為人處世。這體現了教育的()
A.個體社會化功能
B.個體個性化功能
C.個體謀生性功能
D.個體享用功能
3.有西方學者研究發現,美國大多數教師出身于中產階級,習慣用中產階級的價值觀作為獎懲的標準,即不合乎他們的要求就要受到處罰。這實質上是教師在利用教育對文化進行()
A.傳遞
B.選擇
C.創造
D.傳播
4.教育之所以能促進兒童發展,根本在于兒童發展上具有()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可塑性
5.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認為,實現人的社會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是()
A.發展生產力
B.消滅社會分工
C.普及教育
D.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6.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規定,下列屬于我國基本教育制度的是()
A.學區教育制度
B.成人教育制度
C.教師教育制度
D.教師資格制度
7.某類課程的組織形式如右圖所示:這類課程是()
A.相關課程
B.融合課程
C.廣域課程
D.核心課程
8.學生圍繞自己和教師訂立的學習契約開展自學和獨立作業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A.文納特卡制
B.道爾頓制
C.特朗普制
D.曼海姆制
9.為避免灌輸與說教而大量使用道德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角色認取(role taking)和主動思考的德育模式,除道德模式外,還有()
A.體諒模式
B.價值澄清模式
C.社會學習模式
D.集體教學模式
1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學生受教育權的具體內涵是()
A.學生有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的權利
B.學生有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分提出申訴的權利
C.學生有按照國家規定獲得獎學金或助學金的權利
D.學生有畢業或結業時獲得學位證書,學位證的權利
11.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教育改革逐步由外延式發展轉向內涵式發展,鮮明反映這種轉型努力的標志性文獻是()
A.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B.《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
C.《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D.《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12.當代中等教育發展的總體趨勢是()
A.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向融合
B. 普通教育與通用教育向融合
C. 普通教育與初等教育貫通
D. 普通教育與高等教育貫通
13.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挪威各地用了將近20年的時間陸續將義務教育的結束年齡從14歲延長到16歲。有研究者根據50年代末—60年代初挪威征兵時的智力測驗數據,對那段時期10.7萬人應征入伍的19歲青年男子的智商得分進行研究。統計與分析發現上學9年者的智商平均得分比上學7年者高出7分,比上學8年者高出4分,經檢驗差異顯著。這項研究成果表明()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