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決定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向所有納入國家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全日制學術學位研究生收費標準,原則上每年碩士生不超過8000元、博士生不超過10000元。這標志著我國研究生教育“公費”時代即將結束。
雙軌制亂象結束
對于剛剛參加完考研大戰的學子以及“備戰”的學子來講,讀研的性價比發生變化,是否要讀研值得重新考慮。對于科研院所研究生培養機構來講,這一改革勢必帶來研究生培養一系列的變化。
“這一改革實際解決了雙軌制的問題。”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工作部部長郝洪濤說。
目前我國研究生的分類有兩種,一種是計劃內和計劃外,也就是俗稱的公費生和自費生;一種是學術型和專業型,分別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和就業為導向。
“這兩種分法又互相交叉,導致許多管理難題。比如學生的醫療,計劃內公費生是公費醫療,自費生上當地醫療保險,北京市醫療保險不針對個人,要學校統一辦理。醫療保險規定研究生一年級不給報銷,醫療費用1000元以下也不報銷。研究生這個階段實際上用到醫療報銷的人非常少,學生沒有積極性辦理,但是不辦理,萬一有大病就麻煩很大。研究生管理工作在類似問題上要花費不少精力。”郝洪濤說,取消了雙軌制,將來只剩學術型和專業型一種分法,這方面的問題就減少了。
解決雙軌制,研究生收費這不是第一次嘗試,早在2006年教育部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曾提出同樣的思路,后來停頓。但是部分學校在這方面的改革實踐一直在繼續。
據新華社報道,2008年從秋季學期起,南開大學就開始實施以獎助學金體系代替原有的公費、自費研究生培養制度。研究生每年獲得由學校提供的不同等級的獎學金(含研究生培養費和生活費),從0.94萬元到1.92萬元不等。
“研究生階段收費是國際通行的做法,此次改革應該是國家關于研究生教育投入政策的一種理性回歸;改革的目的并不是增加學校的辦學收入,其根本目的是建立新的研究生培養機制,打破平均主義,獎勵優秀,比較終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質量;這項改革有利于激勵學生在學業上積極進取,同時拉開優秀人才與一般性人才在學期間收入和待遇的檔次、差距,體現教育公平;據測算,大多數研究生所獲得的獎助額度將可能在原有基礎上有較大提升,學生在經濟上付出會更小,而將更多精力放在學業上。”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張弛說。
不會成為貧困生的“門檻”
研究生全部收費,許多公眾的第一反應是會不會成為那些家境困難學子的“門檻”?許多學子沒辦法“拼爹”“拼錢”,只好“拼學歷”,研究生自費政策會不會提高貧困人口向上流動的經濟成本?
“在很多理科專業,優秀的研究生是稀缺資源,博士生時期是創新能力很強的時期,導師花錢搶都搶不過來。真正優秀的研究生,導師給他出學費都愿意要。”郝洪濤說。
在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觀點,北京農學院研究生部擔憂這一政策對貧困生有很大影響。北京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李華教授說,目前,涉農院校貧困生的比例約在20%-30%,估計2014年實施上述政策后,貧困生占研究生的比例可能將會明顯下降。因為國家2014年獎學金的覆蓋面為4.8萬人,大約為2012年博士、碩士研究生總數的10%,即使全部給貧困研究生也不夠。所以,自費對貧困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從研究生屬于非義務教育的角度來看,收費是一種邏輯必然和大勢所趨。但應根據行業不同采取分類指導政策,應該考慮對國家需要的專業、收入比較低的行業院校,采取一些優惠政策吸引研究生,比如在本科教育階段,北京市對農口專業是減免學費的,在研究生階段也可以采取此類優惠政策。”北京農學院研究生部副部長姬謙龍說。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8
2013.02
美國研究生8萬-25萬RMB/年去美國就讀主要有兩方面費用花銷,一是學費,二是生活費。美國私立大學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