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吉林大學2013年考博考試英語科目結束,而參加了考試的王丹(化名)也在耐心等待著考試結果。而考試開始前,王丹曾三番五次接到售賣考博考試答案的短信。比較終,她與其中一家達成購買意向。然而,在為對方匯去2000元之后,王丹得到的只是對方傳來的一個加密的壓縮包,她只得應對方要求再匯去500元錢以獲取密碼。但得到密碼解壓文件后,看到的卻是一堆加了密碼的資料,需要繼續匯款才能得到密碼,王丹此時方知受騙。
考前頻繁收到售賣考博答案信息
3月23日下午,王丹正等待著上午的考試結果,而回憶起考試前的那段經歷,她的心里仍是五味陳雜。王丹說,她于2012年年末在網站上報名參加吉林大學2013年考博考試。今年3月1日起,她莫名收到8條售賣吉林大學考博考試答案的類似信息,其中一條內容為:“學員提醒:2013年吉林大學博士考試零基礎,快速提升成績!學員請聯系加Q。”并隨之附上QQ號碼和手機號。短信落款為“李老師”。這些短信的號碼來自全國各地,有的號碼還是以1065開頭的一長串數字。而令王丹感到疑惑的是,她目前所使用的3個手機號碼當中,只有這一個號碼接到了售賣考試答案的短信,而這個號碼恰恰是她此前網上報名時所填寫的那個。“身邊沒報名考試的同事、朋友,就沒有收到這樣的短信,不知道我的個人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感覺挺生氣的。”
QQ聯系看到“真題”截圖與答案
生氣之余,王丹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他們賣的答案是真的,別人買了而我沒買,對我來說豈不是很不公平?”王丹想到,此前網上也曾經曝光過許多次真題泄露的事情,于是,她抱著僥幸心理決定一試。
在考試開始前一周,王丹根據此前收到的短信聯系了其中一個人。“對方開口就要3000元,而且告訴我名額有限,過期就沒有了。”而就在王丹猶豫的那段時間里,她的QQ號被對方拉進了黑名單。在接連聯系了兩家之后,王丹比較終確定一家,但仍在觀望中。
3月22日,考試開始前一天,王丹終于決定放手一搏。22日13時54分,王丹向對方發了一條QQ消息,詢問考題是否出來了,并稱想看看考題的部分截圖。對方立即回復稱“出來了,2000元一份”,隨后給王丹發來一張圖片,上面寫著“吉林大學2013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考試”等字樣,字下面是四道題及紅色標注的答案,對方稱這是“明天考場原題及答案”。
先后匯出2500元沒看到答案
在王丹決定匯款之后,對方發來一個貴州的銀行賬號,賬戶名為“周詩恩”,隨后又留下一個安徽合肥的手機號作為聯系號碼。在對方確認匯款收到以后,果然發來一個名為“2013年吉林大學考博考試試卷及答案”的壓縮包,可王丹卻發現,壓縮包被設置了密碼。對方就此給出的解釋是“此次試題加密發送,為了避免試題出漏。”對方稱,為了大家的安全,考生需要繳納500元保證金,同時提供個人農行賬號,考后會將錢返還。
王丹只好又為對方匯去500元錢。而得到密碼解開壓縮包之后,王丹竟發現單個的資料又被加密,而繼續打開還要再交錢。此時王丹方知受騙,便沒有再繼續交錢,比較終也沒能看到答案的真面目。
3月23日,王丹結束了英語考試。離開考場后,王丹細細回憶,發現此前那人提供的考題截圖內容,與考試真題完全不符。此前那些售賣考試答案的QQ號碼和簽名的內容里,都還直白地寫著“2013年吉大博士真題出售”,而考試結束之后,有的QQ號碼已經改成其他名字。
“其實我自己也在努力備考,也沒太看重答案,覺得即使被騙了也不過損失錢。”受騙之后,王丹反倒放心了,至少那些一心想著投機取巧、購買答案的考生也沒能“走捷徑”。
奉勸考生莫“走捷徑”
對此,吉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常江稱,那些所謂手握真題的人,所持有的資料并不是從正規渠道獲得。而這些人究竟有沒有真題,真題泄露的渠道是什么,來源又在何處等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去追究。這類現象之所以屢禁不止,原因之一在于有市場。“一些考生總是抱著僥幸心理,想要‘走捷徑’,但是這樣做卻對大多數的考生不公平。”
常江認為,在教育界表現出來的這種誠信危機,事實上也表現在社會的其他方面。若想進一步抑制此類問題的發展,還需要多方協調解決。“考博是當前的大趨勢,首先學校要從自身做起。”在為考生提供機會的同時,學校也要本著公正公平以及對考生負責的原則,對考試相關內容嚴格把關。“當然,加強考生的誠信道德素養也是重中之重。”此外,常江也希望媒體能夠做足宣傳,讓考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同時也是在避免考生蒙受欺騙和損失。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