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學發展觀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
(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是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根本依據。
(2)我國在新世紀新階段的階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學發展觀的現實基礎。
(3)當代世界的發展實踐和發展理念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借鑒。
2.科學發展觀回答的問題
科學發展觀,繼續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使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3.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范疇之一,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執政以后,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發展是硬道理。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以比較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以人為本,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基本原理,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要求。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我們所追求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協調的發展、可持續的發展。全面,是指各個方面都發展;協調,是指各個方面的發展要相互適應;可持續,是指發展進程要有持久性、連續性。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堅持統籌兼顧,就是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
4.科學發展觀的地位和指導意義
(1)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2)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3)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5.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1)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
(2)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主張,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要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為發展提供良好社會環境。
6.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意義
(1)科學發展觀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了30 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國家在發展進程中的經驗教訓,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了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
(2)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關系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8
2013.04
(一)毛澤東思想的理論貢獻 根據1981年中共十—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
28
2013.04
(五)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社會歷史條件 辛亥革命后,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生了......
28
2013.04
可以說,在中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是中國革命的主要經驗和主要綱領。 南京國民政府堅持大地主大資......
28
2013.04
②必須堅持在革命統一戰線中對資產階級采取“又聯合、又斗爭”的方針。 所謂聯合,就......
28
2013.04
著作名稱 發表年份 ......
28
2013.04
我政治今年考了80分。雖然不算太高的分,但是仍希望我的經驗能給大家一點幫助。 (1)唯物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