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考研生存指南:學習篇
中山大學是國家985工程的首批重點建設大學和211工程院校。學校有33個學院系和89個本科專業,四個校區,總校區面積大約6.17平方公里。中山大學共分為四個校區——廣州南校區、廣州北校區、廣州東校區、珠海校區,分別坐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
廣州南校區位于廣州市海珠區,占地1.17平方公里。南校區以文理學科為主,設有人文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嶺南學院、管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教育學院和傳播與設計學院等15個學院以及研究生院、高等繼續教育學院和網絡教育學院等。
廣州北校區位于廣州市東山區,占地0.39平方公里。北校區以醫科為主,設有中山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等5個學院。
廣州東校區位于番禺小古圍島大學城北端,占地面積逾1.0平方公里。按規劃,中山東校區在擴展原有的部分學科優勢的基礎上,突出學科為工科和傳播設計學科。
珠海校區位于珠海市唐家灣鎮,占地3.48平方公里,分為荔園和榕園兩個區。所有的文科、理科和部分醫科的1至2年級的本科生,以及部分網絡教育學院和高等繼續教育學院的學生。
因為校區分散,同學們可根據自己報考研究生專業的方向選擇在哪一個分校區周圍生活學習。
中山大學周邊備研生存手冊之學習篇
自習場所
1、南校區
第一教學樓
簡稱“一教”,號稱南校區比較大教學樓,近年教室經過改裝后煥然一新。整棟教學樓有大小教室50多間,其中包括多功能教室(演示室)數間,共可容納學生4000多人。一教是人氣比較旺的一棟教學樓,比較受同學們青睞,即使周末亦常常人潮如涌。
第二教學樓
簡稱“二教”,現僅剩一間軍事電教室,即原來的2107。雖然只是孤獨教室一個,但仍可容納350多個學生共學于一室。
文科樓
即人文科學學院樓,整棟樓兼辦公和教學兩用。二樓以上用作人文學院各系的辦公用室及系圖書館等。一樓用作教學上課,共有十來個教室,可供1000多個學生同時上課。此樓亦是自修的好去處,而且這里經常舉辦精彩講座。
第三教學樓
簡稱"三教"。與文科樓相向而立,用途頗多。以前曾是外語學院的"舊居",現仍作為對外漢語研究中心,留學生學漢語即在此樓上課。用于平時普通教學的只有一樓,但也有近千個座位供學生上課自習用。
第四教學樓
簡稱"四教"。也即是舊生物樓,與外國語學院相對,毗鄰生科院(曾憲梓堂)。現已修葺一新,并兼用作辦公樓。可容納學生1100多人。
珠海校區
珠海校區主教學樓呈南北向延伸,全長571m。教學樓共5層,總面積約77000m。其中第一層為架空層,第二至第五層為教室。
南端樓頂有臺階與圖書館大樓相連接。按樓梯口為界,教學樓由南向北分為A、B、C、D、E、F六區,其中A區為基礎教學實驗室區,B-F區為課室區。各區課室分別編號,東側課室編單號,主要為150人以上規模的大教室,安裝固定型桌椅;西側課室編雙號,主要為60人左右規模的教室,安放活動型扶手椅。編號B201表示B區二層樓1號教室。
圖書館也是學習自習的重要地方,中山大學圖書館系統由總館、北校區圖書館、基礎圖書館與貯存圖書館、學院圖書館(分館)與系所資料室組成。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5
2013.05
中山大學考研生存指南完整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