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政治輔導:重點知識及典型例題(84)
一、選擇題Ⅰ:下列每題的選項中,有一項是比較符合題意的。
11.構成生產關系的基礎并決定其性質的是:A.生產和交換的關系B.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C.生產力的發展水平D.分配和消費的關系[命題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產資料所有制。
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生產和分配、交換、消費諸方面的經濟關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和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又決定著產品的分配形式、交換形式,它們又共同制約著人們的消費關系。因此,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它決定著生產關系的性質,是區別不同生產關系類型的主要標志。同時,生產資料所有制又總是通過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各個環節得以實現的,這些環節及其相互關系在一定條件下對生產資料所有制起著反作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
12.在生產資料中發揮重要作用,并成為衡量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志是:A.勞動資料B.勞動對象C.勞動工具D.勞動技能[命題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產工具是衡量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勞動工具也稱生產工具。它是勞動者用來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的器具。馬克思稱之為“骨骼系統”和“肌肉系統”,是比較重要的勞動手段。勞動工具的地位和作用具體表現在:第一,在勞動資料系統中,勞動工具是主干,是其他物質資料得以成為勞動資料的前提;第二,在生產過程中,勞動工具是人所達到的勞動生產率的比較重要的標志,并且對生產的規模、生產的總類都有直接的規定作用;第三,在勞動者和人類發展史上,勞動工具的創造和改進標志人們獲得了改變自己身體結構的新的器官,表現為手的延長、體力的增強和腦力的補充和提高,進而使人類生活出現新的面貌;第四,在社會經濟形態發展上,勞動工具的變化成為社會經濟形態變化的基礎,它的變化從根本上導致了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變化。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13.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生產的物質內容,生產力包括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其中物的要素是指:A.勞動資料B.勞動工具C.勞動對象D.生產資料[命題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產力的構成要素。
在生產力的構成中,包括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人的要素是指具有一定生產技能和經驗并實現著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者,它在生產中起著比較根本的作用。物的要素是指生產資料,其中生產工具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生產工具的變革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是劃分經濟發展時期的主要標志。同時,在生產力構成要素的結合中,科學技術、管理、信息等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
14.經濟規律體現的是社會經濟運動的必然趨勢,經濟規律產生的條件是指:A.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制度所決定的經濟體制B.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上層建筑C.由一定社會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社會發展水平D.由一定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系15.經濟規律要發揮作用需要一定的客觀經濟條件,這里的客觀經濟條件主要是指:A.一定的生產力的發展水平B.一定的生產關系C.階級力量對比的狀況D、一定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狀況[命題分析]這兩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經濟規律客觀性。
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一樣,具有客觀性。任何經濟規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觀經濟條件基礎上產生和發生作用的,并隨著客觀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所謂客觀經濟條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生產關系狀況。任何經濟規律都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人們既不能消滅、廢除和改造經濟規律,也不能創造或制定經濟規律。但是,人們可以在認識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利用經濟規律為社會謀福利,即在承認經濟規律客觀性的前提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因此,這兩題的正確答案都是D選項。
15.社會生產的總過程包括四個環節,這四個環節是:A.生產、流通、分配和交換B.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C.生產、管理、分配和消費D.生產、分配、交換和再生產17.在社會生產的總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環節是:A.生產B.分配C.交換D.消費18.分配、交換同生產、消費之間的關系是:A.分配是聯系生產和消費的中間環節,交換不是B.分配、交換都是聯系生產和消費的中間環節C.交換是聯系生產和消費的中間環節,分配不是D.分配、交換與生產和消費無關19.馬克思說:“生產就其單方面形式來說也決定于其他要素。例如,當市場擴大,即交換范圍擴大時,生產的規律也就增大……比較后,消費的需要決定著生產。”這段話表明:A.生產決定消費B.消費決定生產C.消費積極地反作用于生產D.生產反作用于消費[命題分析]這四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社會生產的總過程中四個環節及其相互關系。
政治經濟學不僅考察直接生產過程,而且考察社會再生產過程。它包括生產(即直接生產過程)和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構成的辯證統一的運動過程。人們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生產出產品之后,要按照各自在社會再生產中所處的地位和享有的權利,分得自己應得的部分,這就形成了人們對物質產品的分配關系。在存在社會分工的條件下,人們所獲得的產品往往不是或不完全是自己所直接需要的,必須通過交換來滿足各自的需要,這就形成了人們之間的交換關系。人們把通過分配和交換所獲得的產品用于個人消費,就形成了消費關系。在社會生產總過程中,生產和分配、交換、消費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其中,直接生產過程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環節,它決定著分配、交換、消費的對象、方式、數量和性質;分配和交換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中聯結生產和消費的橋梁和紐帶,對生產和消費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比較終目的和動力。人類社會的物質資料生產就是在這四個環節的不斷更新、相互交錯的過程中循環往復。生產決定分配、交換和消費,交換、分配和消費反作用于生產。18題的題干主要是說明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如果生產出的東西賣不出去,大量積圧,必然會影響生產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消費的需要決定著生產。因此,16題的正確大答案是B選項,17題的正確答案是A選項,18題的正確答案是B選項,19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31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輔導:重點知識及典型例題匯總 2014年考研政治輔導:重點知識及典型例題(83) ......
31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輔導:重點知識及典型例題匯總 2014年考研政治輔導:重點知識及典型例題(82) ......
31
2013.05
2014年考研政治復習思修法基切入真題四維度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某圖書館向所有讀者免費開放......
30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輔導:重點知識及典型例題匯總 2014年考研政治輔導:重點知識及典型例題(76) ......
30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輔導:重點知識及典型例題匯總 2014年考研政治輔導:重點知識及典型例題(77) ......
30
2013.05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輔導:重點知識及典型例題匯總 2014年考研政治輔導:重點知識及典型例題(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