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以及吸取前輩的經驗基礎上寫出來的。任何復習計劃只能作為建議。大家千萬不要作為準則!更不要作為評價自己復習效果標尺!其實考研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有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適合的計劃,適合的方法。外加勤奮。和搜集信息的能力。比較后還有些注意事項。希望能對你的考研有所幫助。可能大家感覺有點多。但是請看完。這里有我的經驗還有很多教訓。對你以后會很有幫助的。
首先必須明白考研是什么?
考研是選拔性考試。高考是一個水平測試。從選拔性來解釋考研就是——越少人過越好。也就是比較后留下來的就是強者了。作為一個考研強者具備以下能力(不一定全具備):
1.聰明;
2.勤奮;
3.強的社會關系(自己想吧)。
記得我準備考研的時候有一個師哥問我:你感覺自己憑什么可以考上研究生?我回答:不清楚。師哥又問:你感覺自己足夠聰明嗎?我說:智商中等,不能算聰明。師哥又問:那你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成為研究生嗎?我回答:沒有。比較后師哥語重心長的告訴我:那就好好努力吧。現在我把這些話總結下就是這樣了:考研是一個選拔考試。一般是或者聰明或勤奮或關系(有時候)。所以如果你不是聰明到看看書就能考高分或者是不用費勁就通過關系就成為研究生那么你就只能像我一樣努力了。選擇努力這條道路,也就意味著自己將付出很多。也失去很多。但是得到也很多。
初試的準備占到了考研準備過程的三分之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準備初試的時間一般為一年或者半年。如果從一年開始準備的話建議暑假之前一般以英語和數學為主攻方向。其中英語一般是背考研的單詞,
一、數學篇
數學我按照09年一位考了145分的數學高人的方法。可惜我沒有完全遵循下來,所以考的不是很好105分。不過這正從反面證明了,不按照這個方法會犯錯的。因為我感覺這個就是比較好的數學復習方法了。下面我就給各位呈現下:
(一)重視基礎
數學復習請記住:基礎基礎再基礎,做題做題再做題,千萬不要眼高手低千萬不要只看不做。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會了就不寫了。千萬不要因為簡單或者過于復雜的題目自己就不寫了。尤其是看課本和做參考書第一遍的時候!以上是數學復習的重中之重。請一定記住!以下為145分高人的方法(可行性很強!)。
基礎基礎再基礎,做題做題再做題,做題量是一定要保證的。但前提是你有扎實的基礎,否則拼命做題就是空中樓閣。舉個例子:課本(就是基礎,這才是比較經典的參考書),就好比深厚的內功。有了深厚的功力再練一些拳法就可以四兩撥千斤,以不變應萬變。但是如果只是做題(好比只有拳法)沒有深厚的功力,那么一旦碰到自己沒有做過或者不熟悉的題目就會死的很慘。畢竟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課本!沒有弄明白課本之前,不要作參考書的題目。記住記住!
復習數學之前下載一個去年的數學考試大綱(每年都差不多)。考試大綱有四種要求:掌握,理解,會,了解。這四個概念關系式:掌握>會>理解>了解。對于掌握和會的知識點,你一定要務必的透徹。往年的大題出題點一般不會超出這兩個要求范圍。我的建議是:拿著大綱將標有掌握和會的知識點標出來,然后盡比較大努力全面掌握。比如拉格朗日定理不僅要會用而且還要會證明!等到今年考研大綱出來。對照上面的知識點看看和去年有哪些不同。自己有哪些沒有看到。補充下就可以了。
課本是用來研究的而不是用來看的。如何才叫研究呢?課本上的例題(這些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一定要弄懂)沒有不會的。課后的題認真做過(哪怕是在草紙上做,就算是一眼可以看出的答案的題目也要寫下來。這一遍要求培養合理用草紙的習慣。每當做完一章題就可以從草紙那里分析出自己哪一步做錯了。原因是什么。這個習慣很重要。如果你還是有草紙上有一個空就開始演算那就要改改了。)每看完一章請仔細把后面的練習題做一遍。
一定要動手。不管多簡單的題目。做完之后再回頭對對答案。課后的習題從基礎到難都囊括了。做課后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需要注意的細節在那里了,錯了的題目可以這樣標記下:G——good。經典的題目。W——wrong表示做錯了可能粗心或者計算。N——表示這個題很難。拿著沒思路。就說明知識點沒掌握。這些可以按自己的習慣來。不必大家都一樣。)有人說了課本的題目太多了應該挑著做。但我覺的同濟版的課后題都是非常經典的。遠遠勝過市面上的參考書,它們像你想的那么簡單。這一點你可以不同意但是如果你沒有好好做的話。你會吃虧的。定義性質定理公式一定要透徹。弄清楚其中幾個點而不是硬生生的背下來。而且要多思考下。你也許會說定義有個P用。
這就錯了。當你一個題目模糊不會做的時候定義才是根本的出發點。舉個例子:什么是極大值點?你可能會說,就是這個點的函數值比其它點都大。如果你這樣想拿就說明你典型的基礎不扎實,考研會吃虧的!極大值有三個點要注意:X0某鄰域內有定義,其去心鄰域中f(x)
和大家說這么多就是想說明:考研數學考的就是知識點。考研數學題目都是按照考研數學大綱的知識點出題。所以你只要把書研究透,把大綱的知識點掌握了。你去看考試題目的時候一眼就知道它考的是哪個或者那幾個知識點,不管題目如何變,不會考大綱以外的內容,所以一定要掌握知識點一定要好好研究書本!老實說,掌握這些知識點真的很麻煩。很讓人煩。但是如果不認真看課本光去參考書的題目。做來做去不知考的是什么知識點。而且如果出題風格變化了。那就會死的很慘。考研不容易。何必拿自己的命運開玩笑呢。考完才后悔自己哪里沒有仔細看。那就晚了。
(二)參考書
下面介紹幾本數學用的經典參考書:
課本:高數——同濟版的第五或者第六版。個人比較喜歡第六版。兩者沒有大的區別。再買一本配套的課后習題答案書。
線性代數——我用的同濟版的感覺不錯。買一本課后習題答案。還有就是一本經典的參考書:李永樂的《線性代數輔導講義》很薄。但是很強大!這本一定要買。
概率與數理統計——浙大版的吧。可能有人會說內容多。
參考書用的時候不要寫答案。但可以寫標記,如w G N。盡量整潔些。畢竟有的要用兩次或者3次!你都寫上答案了。就沒意思了。
《基礎過關660》李永樂(做過3遍);
這本書是選擇和填空。幾乎說窮盡了填空選擇所有的能見到的題型。
《考研數學焦點概念與性質》徐兵(做過兩遍);
這本書我是在淘寶上買的。它把考研中容易錯的知識點羅列出來并且以判斷的形式給出后面還有例子幫助你更好的掌握。總之這本書很不錯。高數部分經典。其他的部分有時間就看看。沒時間就算了。
《復習全書》李永樂(做過三遍);
關于復習全書好還是陳文燈的復習指南好。一直存在爭論。從總體上來說。感覺全書整體上好些。指南有些題目太過刁鉆了。關于指南那本書有兩個部分很不錯:分部積分法和微分方程的算子法。很牛。應該掌握。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講義》(基礎篇)姚孟臣(做過兩遍);
這本書窮盡了幾乎所有的概率題型。用過之后你會有質的飛躍這本書還有一個提高篇,不過千萬別買!里面的東西考研不考!基礎篇才是考研用的!
《歷年試題解析》李永樂(做過一遍);
這本書把試題分類了。這一點不錯。關于真題。我沒有特別在意,如果你基礎向我說的那樣復習真題不在話下。況且其他參考書中就有真題。所以仔細研究的意義不大!不過可以用來練習時間。拿出白紙,3小時之內(可以小于3小時。復習時間寶貴。做完感覺差不多就可以對答案了。)將題目像考試那樣仔細完成(一定要有考試的那種勁頭做題!)紙上寫清楚步驟!就當你在考試現場!做完后。對答案。每做完一套題就在前面寫上錯誤分析。找出自己錯在那里。到底是知識點不清楚還是粗心大意。如果是知識點不牢的話就回頭看看書搞明白。其實做真題的目的就是——找出自己的差距!
《經典400題》李永樂(做過兩遍);
這本書很難。比考研數學要難。但是絕對是查漏補缺用的必備佳品。這里一個題目綜合幾個知識點。而且是容易錯的和忽視的。這本書就是計算量很大。稍不留意就錯了。這幾套題大家應該像考試那樣卡時間而且一定要多練幾次。否則到了考場就不知道怎么分配時間了。這本書使用建議:做完其他參考書并且感覺不錯的時候做。第一遍用來卡時間找差距,看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第二遍的時候就是考前幾天找幾套來找找感覺。
關于做幾遍的問題。第一遍(這一遍一定要認真寫。解題速度就是在這個時候連成的!)的時候把所有的題目都寫了并且做好標記——例如N W G。第二遍的時候就做這些標記的題目,比較好把他們記錄到一個錯題本上。第三遍的話(如果有需要的話就第三遍)把第二遍的看一下。有必要的題目做一下(要動手!不要光看!記住記住)。
關于數學的時間安排,因為我考的是數二,時間安排參考的是這位高人的。所以就寫他的吧。呵呵。這個時間因人而異。只供參考千萬不要照搬!適合自己才是比較好的!
大概是放暑假前。看書本。暑假的時候仔細的又研究了一遍課本。一般是有時間就看數學。看完書本之后開始做復習全書。然后是660題。然后是焦點概念。九月初做完后感覺有點累。就出去玩了三天。回來后開始做全書第二遍。和660第二遍(第二遍比較省時間—)九月低左右完成。十月的是偶開始做姚孟臣的概率講義。一個禮拜結束。然后開始第二遍。緊接著開始復習全書第三遍和660第二遍。十月下旬開始做真題。
開始的時候是一天一套后來從2000年后的題就一天兩套。十一月初結束。然后研究了幾天解題的步驟該怎么寫。結束后開始400題,一天一套。結束了開始回頭看課本例題定理證明。后來感覺時間不夠了線代和概率就看了筆記(筆記很重要呀!)。比較后一個月一定要回歸課本!記住呀!看筆記看定理。同時回想自己做的題目和知識點的關系。自己錯誤的知識點。第二遍記錄錯題的時候用紅色的鋼筆在旁邊記錄錯誤的原因以及錯誤的知識點。平常也要多看。別寫完就不看了。那就虧了。同時把自己想到的用紅色鋼筆寫到筆記上!
比較后強調下:數學一定動手!不要眼高手低!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