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的作用: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三個必須”,第一次把中國道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三大要素有機統一起來,清晰概括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方向。
道路就是生命,實現中國夢就要堅持中國道路。“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黨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征相結合而探索出的一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選擇。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 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實踐雄辯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也能夠繼續拓展和走好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我們應當有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拓展和走好中國道路,就要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不動搖、不能丟掉“老祖宗”,同時又隨著實踐和認識的深化,切實強化社會主義的理想引導,強化實踐現實的自覺反思,強化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能力鍛造,不斷豐富其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
海天考研政治名師孫冬臨提醒廣大考生,堅持“三個自信”將是2014考研政治毛中特多選題的重要考點。而有關“中國精神”的論述是考研政治中《思修與法基》第二章的核心考點,因此廣大考生要著重注意。
精神就是支柱,實現中國夢就要弘揚中國精神。夢想就是理想。實現我們的夢想,不僅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而且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一個沒有理想信仰的民族,無論擁有什么樣的物質條件,都談不上真正的民族復興。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把我國56個民族、13億多人緊緊凝聚在一起的,是我們共同經歷的非凡奮斗,是我們共同創造的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貫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中國夢的提出,就是向全黨全社會發出了高揚理想旗幟的戰略號召。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精神綿延不絕,成為照耀我們民族奮勇前行的燈塔。隨著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調整,思想意識領域也相應發生了深刻變化,尤其是精神懈怠的危險,異常嚴峻地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對于當下全社會尤其是全黨精神領域問題的清醒認識和把握,成為中國夢提出的深層依據。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新始終是激勵我們在時代發展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實現中國夢就必須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比較大限度地凝聚共識,匯聚起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精神動力。
力量就是保證,實現中國夢就要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力量是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是13億中華兒女的力量。凝聚中國力量,對實現中國夢具有根本性和決定性。習近平同志指出:“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斗,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中國夢是億萬人民的夢,沒有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各階層的同心同德,任何夢想都不可能實現。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力量的源泉。我們必須以共同的夢想、共同的事業、共同的追求團結比較廣大人民群眾,同心協力、和衷共濟。必須始終不渝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引領群眾,善于從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中尋找金點子、妙法子,把社會各個階層、各個群體的智慧和力量匯聚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來,激發和凝聚實現中國夢的深厚偉力。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2
2013.08
中國夢的實現形式:歸根結底要實干興邦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人類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而......
02
2013.08
中國夢的理論意義: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展的新境界 理論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
02
2013.08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