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第二章“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主要講授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幾大階級對國家出路進行探索的歷史。學習第二章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內容提要
本章主要講述了鴉片戰爭后中國人民主要是三大階級對國家出路的探索,即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洋務派和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三次探索,共三節。第一節農民群眾斗爭風暴的起落,介紹了農民階級的反帝反封斗爭,即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第二節洋務運動的興衰,講述了地主階級洋務派對國家出路的探索,即洋務運動;第三節維新運動的興起與夭折,講述了資產階級維新派對中國出路的探索過程,即戊戌維新運動。
二、命題規律
本章在以往的考試中,經常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主要考點為這三次早期探索活動的起因、主要經過、性質、主要成果、歷史意義、失敗原因和經驗教訓。2013年考查了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的區別。
三、命題趨勢
本章今年有可能以選擇題形式,在《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的基本內容與評價,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失敗的原因及教訓,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主要內容、失敗標志及歷史作用,維新派與守舊派的論戰,維新運動的意義、失敗原因和教訓等知識點進行考查。
四、考點解析
本章重點把握對三次早期探索的起因、主要經過、歷史意義、失敗原因及教訓。要注意通過對三次早期探索的過程的分析,既實事求是地肯定其歷史意義,又指出其失敗的原因,特別是總結經驗教訓。
學習本章需要注意的重要考點有:
1.《天朝田畝制度》是起義農民提出的一個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比較完整的社會改革方案,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會的基礎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因為它確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2.《資政新篇》是一個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方案,也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比較系統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因為它要求在中國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按西方資本主義模式改造中國。
3.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農民階級不是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在這里要做好區分,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是工人階級。但是太平天國運動證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農民具有偉大的革命潛力。中國共產黨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
4.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中體西用,這在2013年出了選擇題。在這里要與維新運動做出區分,即洋務運動沒有進行制度上的改革,只停留在技術層面。洋務運動失敗的標志是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5.洋務運動客觀上為中國的早期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是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對外國具有依賴性、企業管理具有腐朽性。這些也體現了民族資產階級天生具有軟弱性。
6.維新運動是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維新派與守舊派的論戰的實質是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維新運動意味著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第一次登上政治舞臺進行表演。
7.維新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維新派具有局限性。即不敢否定封建主義,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懼怕人民群眾。也意味著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行不通,所以出現了后面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
所以,跨考考研政治教研室劉曉亮老師認為,在學習第二章的時候,務必要理解這幾次探索之間的聯系,更要延伸至后面章節的考點內容。明確了解各階級探索活動的失敗原因和經驗教訓,才能正確理解后面章節中的一系列歷史活動,把握各個考點之間的聯系,從全局的角度進行復習。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1
2013.08
考研政治史綱重點: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一、內容提要 本章是本課程的第五章,主要講述土地革命戰爭......
01
2013.08
考研政治史綱重點: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一、內容提要 本章是本課程的第六章,主要講述抗日戰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