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范大學2014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省屬重點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大學,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學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個校區,校園面積4100多畝。學校現有27個二級學院(含獨立學院——漓江學院),在職教職員工2326人,全日制本科生18539人,博士生87人,各類在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5286人,各類長短期留學生1200多人,函授、進修生等10000余人。建校80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尤其是廣西培養了22萬多名教師和其他專業人才。
學校創辦于1932年,原名廣西省立師范專科學校,曾六次更名,八次遷址,四度調整。1936年與廣西大學合并;1941年,重建廣西師范專科學校,1942年更名為省立桂林師范學院,1943年升格為國立桂林師范學院,開始獨立舉辦本科教育,1946年遷址南寧并改名為國立南寧師范學院;1950年遷回桂林,再次與廣西大學合并;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廣西大學奉命撤銷,在原廣西大學文教學院、理學院的基礎上組建廣西師范學院;1983年更名為廣西師范大學。
在80年的辦學歷史中,學校始終秉承“尊師重道、敬業樂群”的校訓精神,努力培養各類師資和社會所需人才。抗戰時期,與西南師范學院、昆明師范學院一起,成為抗日大后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師范院校,并被譽為“西南民主堡壘”。1943~1978年,是廣西唯一一所培養本科學歷教師人才的高校。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繼承傳統,彰顯特色,引領和服務廣西基礎教育,充分發揮了廣西教師教育的龍頭作用。
學校是廣西具有博士授予權的3所高校之一,擁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0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和71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有18個廣西(高校)重點學科,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大門類,形成了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師范與非師范性專業協調發展、教育層次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是廣西實施“人文強桂”建設工程主體單位和廣西中小學師資隊伍建設“21世紀園丁工程”的技術支撐單位;設有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中國語言文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合)、中小學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國家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研究基地、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廣西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廣西高校政工干部培訓中心、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研究基地、國務院僑辦廣西華文教育基地、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培訓基地等國家或自治區級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機構。國家文科基地在終期驗收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是全國唯一被評為優秀的地方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文科基地。
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417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763人,占54%,具有碩士(含)以上學位1110人,占78%。教師中有國家引進海外人才“千人計劃”人選1人,漓江學者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人,廣西優秀專家11人,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3人,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3人,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資助計劃和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30人,校級拔尖人才78人。有1個廣西人才小高地,有1個廣西人才小高地共建載體,8個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創新團隊,8個自治區教學團隊,19個校級教學團隊。
學校把科學研究作為促進教學、提高辦學水平的重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十一五”期間,學校共承擔863計劃課題、973前期研究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28項,獲得各級各類科技經費總計2.77億元;獲得各類科研成果8502項,其中各類著作344部、SCI等三大索引收錄論文897篇。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169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五完成單位);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均為“十一五”期間廣西高校唯一獲獎的成果;獲廣西科技進步獎15項,其中一等獎1項;獲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14項,其中一等獎6項。學校科研平臺建設工作成績顯著,目前,學校共有42個廳局級以上的重點實驗室和研究基地,比“十五”期間增加34個,其中包括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
學校積極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努力推進辦學國際化進程。截止目前,先后與4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約200多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積極開展師生交流交換項目,每年選派大量師生赴海外交流學習和開展教學實習。學校留學生人數得到快速增長,近10年來共接收了來自30多個國家的長短期留學生10000余名。學校目前是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獎學金"、廣西政府獎學金留學生接收單位,同時也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院校(全國63所)。學校與泰國宋卡王子大學和印尼瑪瑯國立大學合作共建了2所孔子學院。培訓和派出志愿者前往東盟國家開展漢語教學,并為東盟國家培訓和培養漢語師資及教育管理干部。籌建的"越南學校學校紀念館"成為了中越人民緬懷歷史、傳承友誼的良好平臺,不斷擴大學校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我校現有2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0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014年計劃招收碩士研究生1850人。
一、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必須符合下列學歷等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自考本科生和網絡教育本科生須在報名現場確認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方可報考);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5.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6.我校不招收在讀大學本科1-3年級學生。1-3級本科生報考我校一經發現將取消考試和錄取資格。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