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考生復習好,以下是為大家收集整理的考研政治經典材料分析題,供大家參考。
根據材料分析中國50年代和2002年十六大提出的“兩條工業化道路”
「材料1」
重工業是我國建設的重點,必須優先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但是決不可以因此忽視社會資料尤其是糧食的生產。……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系,必須處理好。
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還要適當地調整重工業和農業、輕工業的投資比例,更多地發展農業、輕工業。重工業還是投資的重點,……但是,農業、輕工業投資的比例要加重一點。
我們現在發展重工業可以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少發展一些農業輕工業,一種是多發展一些農業輕工業。從長遠觀點來看,前一種辦法會使重工業發展得少些和慢些,……后一種辦法會使重工業發展得多些和快些。——摘自毛澤東《論十大關系》這里所講的工業化道路問題,主要是指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關系問題。我國的經濟建設是以重工業為中心,這一點必須肯定。但是同時必須充分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
發展工業必須和發展農業同時并舉,工業才有原料和市場,才有可能為建立強大的重工業積累較多的資金。……沒有農業,就沒有輕工業。……農業和輕工業發展了,重工業有了市場,有了資金,它就會更快地發展。——摘自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
「材料2」
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艱巨的歷史性任務。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改善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中國共產黨十六大報告》2002年11月
問題1:根據材料分析兩條工業化道路的基本內容。
問題2:說明兩條工業化道路的內在聯系和重要區別。
「答案要點」
(1)毛澤東工業化道路的主要思想是: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先導,工農輕重并舉;十六大報告提出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主要內容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2)兩條工業化道路的內在聯系:
①都強調實事求是,一切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力量,獨立自主,從中國自己的工業化道路出發;
②都強調社會主義的工業化道路,依靠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加快我國工業化進程,同時以工業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
③工業化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讓中國比較大多數人共享工業文明的成果。
(3)兩條工業化道路又存在著重大的區別,發生了一些重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變化:
①體制基礎不同,現階段的工業化道路的基礎已經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型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轉型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
②國際環境不同,建國初的工業化是在封鎖、被封鎖的條件下進行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在對外開放和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進行的,盡管存在著西方發達國家的種種不平等競爭和高技術限制,但與建國初相比,國際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
③科技和生產力基礎不同,毛澤東時代的工業化基本上沒有受到新科技革命的影響,而新時期以來的新型工業化在科技革命和以信息技術為主要特征的“新經濟”基礎上,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與“以工業為先導、農業為基礎、工農輕重并舉”的傳統工業化的產業格局有著重大的差別。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4
2013.10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經典材料分析題精粹匯總 為了考生復習好,以下是為大家收集整理的考研政......
24
2013.10
考研政治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的內容及其意義: 一、對立統一規律 基本概念: 矛盾,......
22
2013.10
2014年考研政治大綱解析根據黨的十八大報告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在去年大綱解析的基礎上,對......
21
2013.10
考研政治時政補充考點3:請2014年考研同學關注"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危機!----考點鏈接---資本主義政......
21
2013.10
以下小編為考生整理的2014年考研政治近現代史綱要復習方法,希望對考生們有所幫助,取得2014考研的......
21
2013.10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在考研政治課中屬于基礎學科,其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邏輯性的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