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政治中國近代史綱考點記憶
方向一:如何看待帝國主義的侵略
考點1:帝國主義侵華的嚴重后果是什么?
1、 通過四種手段,控制了中國,破壞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組織了中國的進步與發展;
2、 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兩大社會主要矛盾,引發了近代中國革命。
考點2: 中國并未被瓜分亡國的原因是什么?(P2)
1、 原因在于列強之間的矛盾和制約,這是比較重要的原因。
2、 比較根本的原因在于中華民族進行的不屈不撓的反侵略斗爭。
考點3: 為什么說資本-帝國主義在侵華的過程中也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P2)
1、 它在變中國為半殖民地的過程中,給中國人民帶來極大的苦難,中華民族受到極大屈辱。
2、 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機器技術帶入中國,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生。
3、 它主觀上千方百計壓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阻撓和破壞中國社會的進步。
考點4:近代但侵略戰爭失敗的原因(主要看主觀因素)(P2):
1、 客觀:敵強我弱,落后的封建主義難敵新興資本主義列強。
2、 主觀:一是社會制度的****,二是經濟技術的落后,前者是比較根本的原因。
方向二:如何評價舊民主主義革命
考點1:如何看待近代農民斗爭的革命性和局限性?
1、革命性:近代社會中,首先奮起反抗封建壓迫和外來侵略的是農民群眾,他們的斗爭,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動搖了其統治,顯示了革命主力軍的偉大力量。
2、局限性:農民階級不是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無法提出完整、正確的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無法克服領導集團自身****的滋長;無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
比較:為什么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農民的斗爭能夠不斷走向勝利?
1、農民占人口的大多數,深受帝國主義、官僚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蘊藏著極大的革命性;
2、有了無產階級,即共產黨的領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而克服了小生產者的狹隘目光和自身弱點,成為了無產階級的可靠同盟軍,具有了新的革命前途。
考點2: 如何評價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革命。(P6)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突出表現有:
1、 有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政黨的領導;
2、 提出了革命綱領;
3、 產生了一位大歷史人物——孫中山;
4、 實現了一次歷史性巨變。
考點3: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失敗
它雖然帶來巨大變化,但未能改變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完成反帝反封的歷史任務,中國還處于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之下。
考點4: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和教訓。(P6)
1、 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史行不通的。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連同官僚資本主義一起勾結絞殺了這場革命。
2、 主觀方面來說,在于領導這場革命的資產階級的弱點和錯誤,主要是提不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不能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不能建立穩固的革命政黨形成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這些弱點和錯誤來自于民族資產階級的經濟上的軟弱性和政治上的妥協性。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